<h3>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这句话出自《<u></u>海<b></b><b></b>阳竹枝词》。相传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汉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齐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望去,李夫人摇曳生姿,栩栩如生。因此诞生了皮影戏。</h3> 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自十三世纪更新出国门以来一直受到欢迎。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皮影戏历史绵延两千年以上,流传极广,遍布华北、西北、华南、东北、华东各省。因地区的差异,又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皮影戏主要分为七大系统:秦晋影系、滦州影系、山东影系、杭州影系、川鄂滇影系、湘赣影系和潮州影系,每个系统都以一两地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 "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呈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这句诗已经把皮影的表演特点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以皮影戏催发了古都西安数千年兴风云,定乾坤的灿烂星河,去品味十三朝古都的风骚和古韵。多少人为它魂牵梦绕,多少人对它期盼先睹为快。 陕西省被认为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认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br> 西安是汉唐的政治中心,皮影戏的传说发生地在西安。陕西皮影大都是根据汉唐的人物碑刻和陶俑的风格来刻制的,形象设计洗炼,面部线条虽然不多,但人物性格卓然可现。陕西皮影有东路、西路两种。其中东路皮影形体较大,多刻通天鼻形,构图严谨概括,图案简洁大方。陕西皮影女性额高且鼓,鼻直眼长,脸方圆,眉梢、眼角、嘴唇有精细的刻画,小嘴,眉细入鬓,显得端庄纯真,很有唐代"宫娃"遗风。西路皮影风格精巧细腻,形象多豹头深眼。陕西皮影在雕刻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有成熟的程式化表现。如眼睛的刻法,就有凤眼、刺眼、圆眼的区别;又如胡子,可分为胖胡子(正面人物)、皮胡子、肉胡子、三胡子等。陕西皮影的设色以红、绿、黄三色为主,以墨色加以柔化。 陕西皮影唱腔多样,如"老腔皮影",流行在陕西潼关、华阴一带,据说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开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声调豪放、激越,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惟挑竿的为唱者之主,其他人员帮腔。乐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紧张时,一人用力拍板节奏,形成特色,故称"拍板皮影"。"弘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及大荔等地区。 皮影戏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增加新的内容,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常见的传统剧目,以文戏唱曲较多,如《高良德》、《孟日红》、《师马都》、《 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武戏唱曲较少,场面则较为热闹,有《西游记》、《狄青平南》、《孙膑下山》、《薛仁贵征西》、《薛仁贵征东》、《济公传》与《郑三保下西洋》等剧。抗战时期,皮影戏加入了抗日的内容;革命战争年代,皮影创作了《送郎参军》、《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等剧目;解放后,又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皮影戏的形式上分单本戏、连本戏和折子戏。 晚上吃罢晚饭,暮色当空,小镇比城市更早进入休眠状态。在黑夜略显空旷的街上,由于晚上有一场皮影戏,人们比平常热闹很多,夜幕中,大家三三两两从家中出来,手中拿着椅子或者小板登,不紧不慢的好像相约一样来到表演的场地。“当当当”三声锣响之后,原本熙攘嘈杂的环境像是被抽空了一般,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屋内的蜡烛都已熄灭,在黑平平的几秒钟内连每个人的呼吸声仿佛都能听到。突然,台中央的白幕后亮起了光,一个个手掌大小的人物形象跃然幕上,皮影戏开始了。<br> 皮影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刻画都极为精妙,连妇人的朱唇睫毛,头上的玳瑁和腰间的珠光都极为生动。在一方小小的白幕上可以有千军万马,可以是十万八千里,全凭幕后“操控者”的意念,一个形象五个关节却能被演绎的如此生动不仅靠手上功夫,还讲究“唱念”本领,再和着“乐队”的伴奏,无论怎样的天地,怎样的故事传奇,都被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白幕上。<br> <h3> 影是光的魂,光下拥有着“操纵者”的精神。一灯一影,一闪之间的方寸表现出来或喜或悲,悲怨交加。一抬一唱。浩荡之间,千军万马。小小方寸之地,在线宏大的历史画卷。跌宕起伏之间有二人含情脉脉,有暴风骤雨秋风扫叶之气势,情节跌宕起伏,让观者为之动容。所以民间常说:”牛皮人人淌眼泪,为古人担忧”的俗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