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炳之,民国时澄江口的袍哥,仁字社副社长,人称“张大爷”。仁字社是由澄江口的大地主、大商贾一类人员组成,有袍哥200多人,与“义”字社、“礼”字社共同组成澄江袍哥总会。张敏之家底殷实,在澄江口有田产、商铺。其公馆位于澄江口中街(澄江路155号),对面是王爷庙,与百年老字号“万家药铺”相邻。公馆虽不算大,但独树一帜,是澄江口唯一有阳台的一幢小洋楼。因为当年澄江口匪患严重,阳台招土匪、强盗攀爬,大家都不设阳台,但张敏之却例外,不但设了阳台,镶嵌了玻璃、鹅卵石等现代建筑材料,仿欧建筑,象牙白外墙,一层大理石铺设,楼上红木地板,拱劵门窗,装饰豪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炳之公馆 (底层门窗被改造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炳之公馆被列为市级历史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天,有一仆二主三人来到张炳之的公馆,徘徊良久,找到张大爷说明来意,原来他们是三个“下江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男主人五十多岁,女主人三十多岁,下人三十多岁,要租两间房屋暂住。其实张大爷并不缺钱,但获知三人是因避战乱,也就爽快的答应了。张敏之安排下人把楼上楼下各腾出一间房,让这车马劳顿,一脸疲惫的三人住了下来,楼上住夫妻两人,楼下住下人。</p><p class="ql-block"> 与大多数避难人不同,尽管澄江的北温泉公园、缙云山都风景如画,但他们却不去游山玩水,也不去茶馆戏院喝茶看戏,平日里多是在呆在自己的房间,最喜欢的是翻看《三峡日报》,最关心的是日本侵华动向,男主人偶回老家一段时间,回来后多是愁云满布,很少与人交流,张大爷也不便打听,甚至不知道他们老家在哪里,家有什么人、干什么职业,他们一住就是很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着太平洋战争暴发,日本人失利,突有一日,三人告知张敏之,说家里有事,要回去一段时间打理好家中事务再来,便行色匆匆地离开了澄江。</p><p class="ql-block"> 哪知他们一去杳无音信,张大爷这才想起这些人走时联系地址都没留下。张敏之懂礼数、讲规矩,房客虽走,房没退,就只好原铺原盖等他们回来,不想一等就是两年多,租期也早过,于是张敏之进入出租房查看,发现客人的床下居然还有个皮箱子,打开箱子,瞬间把他惊呆了,里面是一箱金条和美元,数量惊人。张敏之便利用袍哥身份,多方打听三人行踪,有人说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海难,在三峡峡口打烂了船,全部葬身鱼腹;也有人说他们在路上遇了土匪,全部被杀;还有人说是下人起了歹心,与女主人勾搭害了男主人,总之从此三名“下江人”再也没回来。</p><p class="ql-block"> 张炳之好像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陷饼砸中,从此发了横财。又在澄江购置了许多产业,家大业大,成了澄江首富。但他并不昧良心,由于当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便以购买田地的方式保值,心想一旦人家回来也不至于亏得太多,另一方面,他又捐款维修了“菩萨沟”的尼姑庙,装修了袍哥总堂口同义福茶馆处的寺庙(这个寺庙据说叫“岳王庙”,解放后庙拆了,人们叫这儿为“阿弥陀佛”),又捐了部分钱财给私立三峡中学,并出任“校董”,做了不少好事。 </p><p class="ql-block"> 张大爷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且做了不少善事,在民国时期的澄江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敏之公馆侧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嘉陵江(袍哥总堂口“同义福”茶馆后嘉陵江温塘峡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