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可以碰出灿烂烟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题记 </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优教庆阳”工程,聚焦核心素养,提高课堂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镇原县东街小学于4月18日至25日组织开展了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暨研讨活动。学校班子成员和全体数学科任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异构”内容为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和《鸡兔同笼》,由四年级任课教师分两组作课展示。同一知识点,不同的教法,不同的风格,同样的精彩。8位老师各具特色的生本课堂,为大家呈现了高效课堂的精彩魅力,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p> 用心打磨 精益求精 <p class="ql-block"> 课前,老师们集体备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反复打磨教学内容,仔细研究授课方法,求同存异,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精彩呈现。共研共讨,使数学核心素养“落地”有声。</p> 同课巧思 异构纷呈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在很多“同”的要求下,凸显出多元各“异”的教学魅力。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探同课异构之形,品异曲同工之妙。课堂中,各位老师都能从不同角度诠释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实现了教学优势互补。</p>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例 <p class="ql-block">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例中,作课老师把“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用自己的方式完美演绎,围绕核心素养,将教学创新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度学习,听课者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教学的魅力,共享数学教学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杨小刚老师以"问题引领、动手操作、探究规律"为教学思路,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李梦涵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经历量—画—比—算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归纳规律。董晓雅老师课堂气氛活跃,适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用温情感染每一位孩子,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动手实践,快乐求知。白应霞老师注重细节,学具设计独具匠心,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p> 《鸡兔同笼》课例 <p class="ql-block"> 《鸡兔同笼》教学中四位老师都注重了学生素养和数学文化的渗透,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逐步感知模型、建立模型、应用模型。</p> <p class="ql-block"> 白淑娟老师以《孙子算经》中古代趣题引入,化繁为简,渗透简化思想,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层层递进,加深了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薛昕华老师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在经历“猜想一验证一调整一再验证一再调整”的探究过程中发现快速寻找答案的方法,直击数学本质,渗透“优化”思想。马兆辉老师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巧妙地运用画图法和列表法,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数学素材,把抽象的鸡兔同笼问题具体化,通过观察图形和表格,获得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掌握数学思想。韩宏伟老师课堂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拓展性和实用性与一体,既面向全体,又突出了个性发展, 符合“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要求。 </p> <p class="ql-block"> 教学中各位老师都遵循“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的课改思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有效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焕发了课堂的生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p> 课堂活动 灵活多样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老师的,也是学生的,但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老师们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机会还给学生,把体验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从“要我学”逐步走向“我要学”的境界,真正地落实了“双减”,创造了精彩的高效课堂。</p> 反思评课 交流共进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源头连活水,教研启新篇。4月25日,学校领导班子及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了评课。</p> <p class="ql-block"> 水相荡而生涟漪,石相击而发灵光。作课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年级组教师代表和兼职教研员分别对每节课进行客观地评课、议课,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真正达到了聚焦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能力在互动中提高。教务主任李文洁和教研室主任刘兴玲两位老师从新课程标准和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对今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和要求,可谓有的放矢、点石成金。副校长柳帅军号召大家积极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式,立足课堂,见贤思齐,取长补短,深耕课堂提质,对标“双减”引领教学。</p> <p class="ql-block"> 优教在路上,教研无止境。“同课异构"就是为了拓展视野,丰富教育教学的艺术,为了碰撞智慧,更新观念,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优化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更好地诠释了教无定法的理念,也更好地督促教师们在教学道路上永无止境地钻研探索,携手并进,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真实的教育永没有尽头……</p> <p class="ql-block">总编:张国栋</p><p class="ql-block">编审:赵希君</p><p class="ql-block">编辑:张芙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