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慢城,遇见花涧堂<br><br><br> 来南京最大的收获要数高淳区的花涧堂了。 <br><br> 短短的一天半,朋友陈锋用心做了安排,行程周密:明城墙、玄武湖、总统府、中山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图书馆、夫子庙、秦淮河……南京的人文与自然,前世与今生,恨不得都要给我。我在杭州学习期间,锋就已经把动车票都买好了,这份执着是我学习完毫不犹豫北上南京的理由。<br> 挤挤攘攘的秦淮河,恢宏的牌楼,复古的肆铺,密密的人群,热闹的叫卖声,似置身于清明上河图。在河畔边的乌衣巷里走过,你会想起那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仿佛名满天下的风流才俊、风华绝代的秦淮八艳,转角就可遇见。可是人那么多,船那么热闹,哪里还看得到堂前的飞燕,桥边的野草花,灯光再迷离,也找不到朱自清、俞平伯笔下的韵味了。<br> 南京,六朝古都,有京都繁华气象,亦有败臣亡国遗恨,承受了太多的历史份量,爱恨离愁,国恨家仇,繁华落寞,交相缠织。而我,在生活由不得的苟且中,只想暂时做一个生活的逃离者,并不曾想去承接这个厚重。<br> 满满的一天行程后,锋的先生汪总却对我们说,要带我们去一个叫高淳的乡下,睡一个宁静的觉。<br> 驱车两小时,到了高淳,到处是打着慢城的标志。后来从网上得知,国际上有个慢城联盟,要求人口规模五万以下,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br> 晚餐是在一个叫海上风的风情园里,老板是台湾的,六十来岁,短暂交流,就知对方是一个阅历丰富又不失创意梦想的人。园里种满了水果瓜菜,繁花杂树相间,小径旁是修得整齐而好看的竹篱,一些奇特的雕塑错落在园里,枝头满缀时令水果,藤架下有秋千,墙上有抽象的油画,当幕色四合,我有些喜欢上这个地方了。吃饭的人不多,吃完饭时间才七点多,服务员却准备要下班了。从餐厅往外望去,盈目的一片绿意在暗淡下去的黄昏中感觉有点点荒凉,对于一个不喜欢热闹的人来说,刚刚好。<br> 住宿的地方说是在乡下,我原以为是农家乐,想象着有梯田的陌上行,也欣然。没想却是一个很安静的人文客栈。听说,高淳是没有夜生活的,这里入夜就开始复归宁静。办了入住手续,趁着还早,就去一里开外的高淳老街里走了一回,听汪先生说高淳老街是江苏省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群,有“金陵第一古街”之誉。晚八点的老街已很寂静了,防火马头墙下的灯笼,明明暗暗,老街闲淡而慵懒,自顾自地打着自己的盹,偶尔有一两家还有灯火,只是平常生活,并非为了生意。而我们也在这宁静与光影中还原了自己。突然明白我们奔赴那么远,要的只是一场静。而高淳这个慢城,并不在乎游人多少,它只是在等那些真正喜欢它的人。<br> </h3> <h3> 回到客栈,才认真打量了下。进门是中式黑色油漆木门,大门上是极萧逸的“花涧堂”三字,人进去,门又自动关上了,有古宅探幽之神秘感。</h3> <h3> 一切与中式古典有关的元素,字画,古琴,陶瓷,脸谱,奇石,恰到好处地安排在拐角处,在抬头间,惊喜无处不在。每间客房的房号都是印在门前的灯盏上。<br> 房间里还配备了水果和古朴的茶具,汪总热情邀我们去他那一坐,他为我们频频倒茶,递水果,锋得寸进尺地笑说:今晚,你就当我们俩个的男仆吧。<br> 好像他们并不曾是现世里烟火味十足的夫妇,而我们俨然是三个志趣相合的朋友,释放着各自内心不曾显现过的一些东西。在这么美好的夜里,是该有那么一场倾心的交谈的。我们的谈话很文艺,放下了生活的琐碎与世俗气,闪着早已湮没的理想的光芒,也很自然,不需任何的掩饰与解释。<br> 不知不觉就到了零点,谈了什么都记不得了。就好像一篇文字你很喜欢,却找不到明显的金句,小时候怀念的东西,却往往很朴素。回到房间,看到窗帘后连着一个小廊台,小廊台外竟然还有一个四合的小庭院,青瓦白墙,一丛疏竹,几块各异的石头,三两树蕉叶,拙趣十足的原木凳,小庭院不大,但足以望见天空里的星星,朋友几乎要跳将起来,要去喊汪先生一起继续喝茶。可是她回来转述先生的话:夫妇这么多年了,难得你这么浪漫嘛,不过,下次吧,我身体要充电了。并告诉她,客栈三面临水,每间客房都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一个角落的布局都是现场灵感的迸发,没有事先的安排设计图纸,但都有独立庭院。<br> </h3> <h3><br> 我很欣喜于他们这种温馨,朋友过得好是她给予我们友情的最好安慰。<br> 遇见一个诗意的所在,就如遇见一个心仪而止于礼的男子,遇见一个理性却偶尔一丝娇羞与慌乱的女子。这里符合一切想象。意料之外,理想之中。<br> 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我却失眠了。美常与遗憾为邻。我总是在美的地方释放内心的欢,转身,却是遗憾的凉。<br> 有的初见便付与初心。就如这,不惑的我在这一刻回归了自己。而我明白,仅只这一刻的沉沦。<br> <br> 在这里,我呈现我的弱,只为享有这里所给的安全与宁静。漫,慢,蔓,一种回归,同时又有着一种延伸和浸润。<br> 人人都在寻找, 寻找符合自己心境的桃花源。我们往往会喜欢上一个地方,是因为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并愿裸心相对。人世行走,有些心情,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悲喜自渡。<br> 三点才睡着,可一夜无梦,沉且香。我很感谢朋友,驱车两小时,奔波的只为在这样的地方住上一晚。<br> 回来跟挚友小微说起,越是在那样的地方,越是想念他们,想那地方也是他们所欢喜的,挚友笑我,在外眼界那么宽,仍只是想起刘老师和她,真没出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