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拉萨地区景观

沙地萝卜

<p class="ql-block">坐上火车去拉萨</p> <p class="ql-block">拉萨街景</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p> <p class="ql-block">拉萨八廓街: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西藏拉萨老城区,是拉萨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道,环绕大昭寺,临街的房屋多為出售传统藏族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八廓街也成为到拉萨旅游者必到的“淘宝”之地。八廓街环形路是由八廓东街、八廓南街、八廓西街、八廓北街组成。</p><p class="ql-block">八角街转经道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们--有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有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八角街区、衣着亮丽的……总之,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项无声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阵骚动之后,便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下去。</p><p class="ql-block">八角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八角街内的商品充满西藏民族特色,随处都可以看到西藏民族手工艺品、大小各异的转经筒,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也有老式的首饰、宗教器具、藏香、藏靴、藏帽、藏袍、藏刀、鼻烟壶等各式日用品,还有从印度和尼泊尔远道而来的各种商品。</p> <p class="ql-block">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遗址:</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17]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p><p class="ql-block">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走进布达拉宫:布达拉宫门票要提前在网上预定,凭预定票排队入内购票,门票100元(65岁以上半价)。</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俯瞰雪域拉萨</p> <p class="ql-block">走出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拉萨药王山: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 ,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尤其是半山腰。清晨的药王山,经常可见些许摄影爱好者汇集与此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广场: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位于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正对面,布达拉宫广场东西长六百米,南北宽四百米,道路广场总面积一点八万平方米,可容纳四万人举行大型集会活动。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拉萨市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中外游客集中观光的旅游景点之一,是一座融休闲、文化、集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广场南面,矗立着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这座2001年建成的纪念碑,南以远山绿树为背景,北与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相距三百五十米,主体呈灰白色,总高37米,碑体南面铭文上端设五条金带,代表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碑身造型是抽象化的珠穆朗玛峰,表现出纪念碑高耸入云的气势和与天地同在的永恒性。</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广场南端,建有音乐喷泉,人们悠闲地观赏着音乐喷泉千变万化的舞姿,耳边此起彼伏地传来《天路》《坐上火车到拉萨》等动人歌曲。布达拉宫广场迎来了又一个热闹、迷人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广场东侧布宫白天到傍晚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拉萨龙王潭:拉萨的布达拉宫后有一片水清林幽之所,古柳蟠生,碧波清澈。这就是拉萨著名的园林--宗角禄康。宗角禄康是布达拉宫附近最著名的水域,所有水中倒影的布达拉宫照片都是从禄角宗康方向拍摄的。在藏语中,“宗角”的意思是:宫堡后面;“禄康”,意为鲁神殿。鲁神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对居于地下和水中的一类神灵的统称。“鲁神”往往被汉译为“龙神”,进而又被误传为内地人所说的龙王,“龙王潭”这个俗称因此出现。</p> <p class="ql-block">拉萨宗角禄康公园:宗角禄康公园位于布达拉宫山后,又称“龙王潭公园”,藏语“宗角”意思为“宫堡后面”(宫堡指布达拉宫),“禄康”意为“鲁神殿”。鲁神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对居于地下及水中的神灵的统称。“鲁神”常被汉译为“龙神”,进而被误传为汉人所称的龙王,所以汉语称宗角禄康公园中的湖为“龙王潭”。目前,宗角禄康公园已经成为拉萨市民每天进行晨练和休闲的场所,也是距离布达拉宫最近的转经场所。</p> <p class="ql-block">拉萨药王山崖画:位于布达拉宫西南侧,山背面的绝壁上刻满了大小佛像5000多尊,为 西藏 之最。 药王山摩崖石刻群,以金刚不动佛为主供,向四周扩展。在宽三十米,高近十五米的崖壁上共凿刻有近五千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整面的红色岩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的佛像,非常壮观。在 拉萨 市民中,遇到家境贫寒的人家有人过世,如果请不起度亡的唐卡,就可以买一点儿颜料,到药王山把摩崖石刻佛像刷新一遍,便可起到与度亡唐卡佛像同样的功德。这种习俗至今仍在延续。 站在药王山下观看如此众多的精美石刻佛像,你会被藏族悠久的文化历史所淘醉。这里凝聚着 西藏 不同时期的人类智慧结晶和丰富的佛教思想,通过这些石刻艺术品,记录并创造着自己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拉萨罗布林卡:罗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经过200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被誉为拉萨的颐和园,现在是拉萨著名的园林式公园,</p> <p class="ql-block">拉萨慱物馆: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p> <p class="ql-block">拉萨大昭寺: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p><p class="ql-block">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拉萨哲蚌寺: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的晒佛塔</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拉萨色拉寺: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处处,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寺东和寺南有普布觉寺、米琼热尼库寺、贡巴萨寺、帕奔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丽尼姑寺;寺后还有珠康日却、色拉却顶寺等等。</p><p class="ql-block">色拉寺全称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北面3千米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脚。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的辨经园:色拉寺的辩经园就在通往正门通道的北端。在西藏,很多的寺庙都有辩经,但色拉寺的辩经,不论是规模场面、动作规范、严谨激烈的程度都更具特色,因此最有名气,已成为游客来拉萨不可不看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的辩经已有六百年的历史。 在色拉寺,除了周日,每天下午3点―5点都可以看到辩经,僧人们针对当天上午的授课内容进行辩论。 </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众多身穿红袍的僧人鱼贯而入,简短的开场仪式后,几十名僧人分成不同的人数组合,有的一对一,有的一对多,站者提问,答辩者席地而坐。在辩经过程中,双方唇枪舌剑,言辞激烈。 辩经最有趣的就是观看僧人那手舞足蹈的动作和激动多变的表情。 提问者通常借助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怒目而视,单脚独立,大力击掌,以壮声威,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答辩者必须不加思索地进行反驳或解答。 答辩者若不能准确地回答上午学习的内容,就心要利用晚上时间再去学习,直到熟记于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问者提问时高举手臂向下挥落,象征着用文殊菩萨之剑砍掉无知;或将手掌压下,也就压掉了自己心中的贪嗔痴;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 而双手相击则有三层含义,一是喻示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和合的产物;二是用掌声代表五常,说明一切都稍纵即逝;三是清脆的掌声唤醒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驱走恶念。按照规则,辩经时,答辩者不可顾左右而言它,只能针对提出的问题回答:“是”、“否”或“不一定”,若非提问者请答辩者深入解释,答辩者则不能详细陈述。 而对于辩经的内容, 比如提问者问:“白马是否是白色?”。 答辩者则不能根据日常的思维做出肯定的回答。因为白马是马,而并非一种颜色。</p> <p class="ql-block">  看到辩经,是在拉萨色拉寺的一片树荫下,一群身着红袍的僧人,采用各式各样夸张的手势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时而手挥念珠,时而怒目而视,时而单脚独立并大力击掌,言词非常激烈。 乍一看,还以为是在吵架。 据介绍,这是辩经,是藏传佛教僧人们一种别开生面的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激烈的问答、辩论,互相检验学经成果。</p> <p class="ql-block">登上色拉寺后山顶俯瞰拉萨</p> <p class="ql-block">拉萨小昭寺:小昭寺(Ramoqê Gönba),藏语称为“甲达绕木切”,位于西藏拉萨八廓街以北约500米处,始建于7世纪中叶641年(藏历铁牛年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小昭寺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另有诸多珍贵文物。因此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