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教研篇(五)

鄠邑教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编者按: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迈步新征程,砥砺再出发!为引导广大教师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回望中展开教育反思,在反思中深化教育理解,在理解中强化专业成长, 在成长中升华教育理想,鄠邑区教科局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全区广大教师积极响应,热情撰稿,用自己精彩的教育故事,书写了新时代鄠邑教育人踔厉奋发、砥砺奋进的教育华章。现摘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一个月的持续推送,希望全区广大教师相互借鉴学习,铭记使命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携手助力鄠邑教育高质量发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充盈时光的行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鄠邑区东关初中 张海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经过了一万五千多天的飞驰,时光的高铁已经抵达我人生中的第43个站台,回首自己走过的25个教苑春秋,仿佛一段日渐充盈的逐梦之旅历历在目……</p> 启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各方面条件十分差,师生的教和学局限于有限的教学资源。“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是当时很有名的一句话。年龄比学生大不了多少的我,稚气尚未脱尽,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心中自诩以己所学来应付学生应该绰绰有余,于是每天只是按部就班的上下班,完成写教案、上课、批作业等常规工作,钻研教学、专业成长等这些话题,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段初为人师的教育旅程,没有波澜,谈不上有什么高尚远大的教育梦想,即使有,也应该是短浅而幼稚、隐秘而朦胧的。</p> 加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陷入了迷茫,不断地扪心自问:难道甘心做一个平凡的“教书匠”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1年左右,省市中小学教师“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犹如和煦的春风吹绿了一线教师的成长旅程,也吹醒了我的教育初心。我暗暗在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那就是坚守校本教研这方广袤的沃土,尽快使自己成长为“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的受益者和中坚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云:“居之不倦,行之以终。”有梦想,不努力,梦想就是空想;有梦想,不坚持,梦想就会夭折——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做起来,谈何容易?因为追逐梦想的旅程是艰难而漫长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3年,我被评为“西安市教学能手”,梦想的种子扎根了。兴奋之余,是否可以停滞下来?当然不!因为在成长为市能手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教育前辈、名家和同龄优秀者,我的视野变开阔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浅陋,心中的那颗隐秘的种子苏醒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4年,我被评为“西安市骨干教师”,梦想的种子开始发芽。我深受鼓舞,最难忘的是在参评的过程中,和众多一线教师的深度交流,他们的许多优秀做法和宝贵经验让我醍醐灌顶,思维和思想经受到巨大洗礼,真有一种“燕雀方知天高地大、井蛙方知江海辽阔”的隔世感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舞之下,我继续朝着梦想的方向挺进。2016年,梦想的种子终于绽放——经过层层评选,我从全省众多优秀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想参评“省能手”的全过程,真是艰辛、漫长而亲切。我全面深入地钻研了初中阶段六册语文教材共计130余篇课文,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情遴选最佳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篇课文的教学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过程促使我对初中语文做到了深入系统的全方位把握,我的专业成长亦如一江春水般曲折向前!</p> 起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欲远方,眼界须阔;欲清流,源头必活。视野的开阔也让我的逐梦之路迈出坚实的一步、又一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年,区教育局成立了鄠邑区初中语文“名师+”研修共同体张海朋工作室。在这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里,我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语文人,随之而来的是心中的梦想也越来越明晰。担任工作室主持人,我先后组织了数十次区级教科研活动。虽然每一次活动的准备过程都是一次“炼狱”般的考验,但当落幕之后,都让我有着脱胎换骨的全新感觉,都为我的梦想之路注入着更多的源头活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远必自迩,追求无止境。一次次的逐梦路上,我的梦想之花也渐渐地变得丰盈而美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3月,历经三个多月的市级选拔和省级决赛的艰辛备赛,我顺利成长为陕西省第七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并成立了工作坊,如惠风吹散了人到中年易于滋生的职业懈怠的阴翳,我的专业发展路上又萌发出新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0月,西安市教育局成立了100个“名师+”研修共同体,我被选定为主持人之一,结识了更多怀揣梦想的语文人,我们一起研课磨课、撰文抒怀,在繁忙中打造着诗意的心灵栖息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1月,我意外地被区教科局选入师德宣讲团,面向全区中学和部分小学完成了15场巡回报告,讲述自己的教学教研故事,着实地当了一回地方“名人”,引领他人的同时更是倒逼着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更重要的是,平台的不断提升让我用更理性的目光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和教研,我初步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尝试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我的教学教研呈现出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蓬勃生机。</p> 坚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83岁退居书斋,每天静坐书桌看书,自学电脑写作;93岁时,出版《比较文字学初探》一书;100岁时,《百岁新稿》一书问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在心中一直鼓励自己的一句话。我也希望和我一样的同道之人,能永葆教育青春,永怀教育的梦想和初心,在漫漫教育旅程中做一名前行不辍的行者,用炽热的情怀不断充盈自己的行囊,助推自己在教苑逐梦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p>

梦想

教育

教学

教研

教师

成长

自己

旅程

能手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