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院子

如萍

<p class="ql-block">  现代人不缺房子,缺院子!</p><p class="ql-block"> 尽管现在的人一说起房子就愤愤然,抱怨居得如何寒碜,但往细里想,其实没多少人是住在露天地里的,无非是租房的想买房、买了房的还想更大的房。但现在的人尤其城里人享有一个自己的院子的的确不多。</p><p class="ql-block"> 旧时,人们没得高楼住,全住在自己盖得屋子里。屋子很简陋,一间用来睡觉、一间用来见客就很不错了。</p><p class="ql-block"> 屋子虽简陋,但几乎都有一个自己的院子。有钱人用那种好看的砖墙砌一个院子,没钱人用竹篱笆草草扎一个院子。再没钱的人干脆什么也不围,屋前整出一块平地,放上几把椅子,累了乏了坐坐。</p><p class="ql-block"> 许多大户人家还常常不止一个院子,而是数个院子沿中轴线层层递进,组成一个又一个有纵深感的空间,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即指这种几进几重院落结构。</p><p class="ql-block"> 可别小看院子!它既没有屋子的封闭,又不像旷野那么开放,前者不易交流,后者没有安全感。院子其实就是一种过渡、一种铺垫!是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的一种过渡,自然到人工的一种铺垫。如同学校的寒暑假,虽不用工作,可又不等于退休,是工作到赋闲的一种调节!</p><p class="ql-block"> 来人了,先在院子里寒暄一番。若是深交,有些儿私密话,便迎到屋子里去。若只是一般串门,便在院子里坐了下来,一边观街景一边闲聊。因此上,院子避免了好些个社交尴尬场面——譬如一个不太熟捻的人敲开了你的们,你是让进还是不让进?堵在门口,显得不礼貌,迎入室内,又太过了点。</p><p class="ql-block"> 院子还有一个好处,平日里一些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家什譬如清洁用具笤帚簸箕拖把之类的便可以放在院子不起眼的角落里,用之则行,舍之能藏。若是电梯洋房就不然了,放在杂物间和其它吃的用的挤在一起不卫生,扔在阳台和花卉盆景掺和吧又影响观瞻。百儿几十平方的一个空间,还真没个笤帚簸箕拖把的安置处!</p><p class="ql-block"> 因此上,院子不仅是人存在方式的一种过渡,还是器具家什的一种过渡。</p><p class="ql-block"> 间尝思之,现代人思维之所以古怪,只会即此非彼,中间缺乏过渡、缺乏缓冲,没有回旋的余地,怕是跟现代人住的公寓要么进来,要么出去,缺少一个过渡的院子有关联!</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过去人们向往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早早实现了,可院子却越来越远去了。文明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以往穷人只能住竹篱围着的平房,有钱的人才居电梯洋房,现在调了个個,穷人住上了梦寐以求的高层楼房,有钱人却忙不迭地从高处撤下来住有院子的矮房去了。</p><p class="ql-block"> 人,从根子上说,是属于大地的。只是随着文明进化,人才逐步离开大地,先是上树,继之上楼。等到人升到半天空、登上月球,这才醒悟,哪都不是人自己的家,唯有大地,才是我们的家。</p><p class="ql-block"> 有德国思想家言,现代人有三重疏离,首当其冲是人与自然的疏离(其他是与上帝的疏离以及与他人的疏离)。有如连接母体的婴儿脐带,院子是人与自然的最后一点牵绊。故此,院子里那些沿篱攀爬的绿藤、花草树木,无不诉说着人对自然的那种欲离不舍的暧昧、弃之不甘的无奈。</p><p class="ql-block"> 借用海德格尔的词语,屋子是“世界”,院子是“大地”。“世界”向我们敞开人类文明如此这般地逃离自然以及超越自然,“大地”则呼唤误入歧途的终有一死者,使其重新植根于自然。人只有切近“大地”并且满足于神圣的切近才有可能达乎安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发表:《散文》2010年5期,《广州日报》2010-02-16。转载:《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2011年第10期。《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15期。并收录为中学生阅读教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