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山街道:五个“一”,守住“疫”扇门——基层社区党委书记抗疫纪实

泉小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州市泉山区奎山街道有这样5位社区党委书记,他们性格迥异,风格各异,他们是大家眼中的“一口清”“一直在”“一颗心”“一阵风”“一脚泥”书记,他们是抗击疫情社区战场的第一勇士,他们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他们的五个“一”,守住“疫”扇门,用他们的无悔初心,编织起全民抗“疫”的同心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口清”书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塔南社区党委书记袁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奎山街道塔南社区党委书记袁玲却不需要烂笔头,对于她来说,社区防控工作的数据就像自家宝贝一样——一清二楚,9个小区,58栋楼,2112户,现住3409人,哪家需要隔离,哪家需要送菜,她都能脱口而出,活生生的“一口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内的独居老人、居家隔离人员,同时加强小区进出管理,她第一时间组建了“泉小奎”送菜服务队,提前一天统计居民的送菜需求,第二天一早到菜市场采买,第一时间送菜上门,确保居民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袁玲说:“每天我都要走一遍各个小区的路,小区居民就像是我的家人”。不仅数字“一口清”,袁玲书记对人头也特别熟,偷懒不想下楼做核酸的“重点户”,总逃不出她的脑袋。“一口清”书记善于发挥“一口清”志愿者的作用,她在塔南社区开设了“社区轮班制”“社区巡查制”“社区核检全天候”等志愿机制,在“一口清”书记的带领下,志愿者、市级机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精准服务,让自己安心,也让百姓放了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直在”书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 ——奎果社区党委书记刘光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直在”是奎果社区刘光启书记的口头禅,不管社区的大事小事,他总是回应“你们忙你们的,我一直在”。他埋头耕耘,低调内敛,从不把麻烦交给组织,一直在为大家排忧解难,因而被群众亲昵地称为“一直在”书记。他“一直在”核酸检测的现场,“一直在”卡口引导居民进出口登记,“一直在”带领社区人员学习上级文件。特别是这轮疫情以来,他连轴转,“一直在”完成各项任务,“一直在”办公室值守,他从不拒绝上级部署的任务,“一直在”帮助街道工作人员解决问题,而当自己遇到麻烦的时候,却“一直在”自我消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两眼布满血丝,眼袋几次肿成小水球,两鬓又添银发,脸颊多了沟壑,每天的户外核酸检测也把他的脸晒的黝黑,但他“一直在”承受自己的疲惫。直到街道召开调度会的时候,被街道党工委书记发现面色不好,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时,他只说了一句,血压这两天有点高。其实,他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合眼,一直在社区处理各种事情,复盘各种问题,血压一度飙到180。</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阵风”书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 ——奎东社区党委书记侯书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起路来像一阵风”是很多党员群众对奎东社区党委书记侯书美的评价。干净利索的短发、雷厉风行的性格、果敢担当的特质都在她身上一一体现。奎东社区的居民近1万人,老年人多、出租户多、还有城中村的村民,如何将动态的疫情防控要求与城中村居民的需求有机结合,让奎东的防疫工作更深入人心,政策执行更接地气儿,这也考验着社区书记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侯书记带领奎东社区制作“趣味起床”宣传片、喇叭播放“土味核酸检测” 话语、纸质张贴“入脑入心”的宣传标语,“今天你不做核酸,你的心里安不安”“早做核酸早回家,做完抓紧去吃饭”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话语,这种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解决了奎东人员情况复杂、难以应统尽统的问题,日核酸检测量达到奎山街道的NO.1,实现了检测与趣味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侯书记专门下载《我和我的祖国》《解放军进行曲》等脍炙人口的音乐在LED屏幕上循环播放,使排队时聊天的人数大大下降,扩大了安全距离;此外,针对奎东社区老年人多、出租户多等情况,“一阵风”书记每日督促医务人员开展上门核酸,为特殊群众开展“特色核酸点单”服务,让群众在炎炎夏日中感到“一阵风”书记的舒心和清凉。侯书记的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居民陶阿姨说:“侯书记真是为了咱百姓安全着想,起早贪黑,每天巡查、每日走访,脸都黑了好几个色”。疫情让侯书记的脸变了模样,而不变的是她像“一阵风”一样穿梭在大街小巷,永远在居民身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颗心”书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 ——奎园社区党委书记程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都有一颗心,而奎园社区党委书记程梅的这颗心不在怀孕8个多月又患胆囊炎的女儿身上,不在80多岁母亲身上,而在7707名居民身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次全员核酸检测中,程梅书记一直把如何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户”放在重中之重,她采用了“线上宣传,线下贴标”双线合璧的工作方法,通过社区的“支部进小区 党心连民心”直播平台、网格群进行充分的线上宣传,每天告知居民最新的政策解读,做核酸的时间地点以及注意事项,线下通过发放奎山街道制作的“泉小奎”特色标签,在小区两个出入口放置最新政策公告,在点位放置志愿者招募海报,面对面为居民排忧解难,这种线上线下的双线工作,成为了宣传“应检尽检”的最好诠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书记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辖区685名党员,他们都是我的人”,在这次抗疫过程中,程书记充分组织辖区党员、离退休人员、大学生等志愿群体,设计“扫楼行动”方案,开启“整夜待机”熬夜模式,充分将“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监督举报”运用到“全覆盖”查清行动中,重点摸排奎园小区的9个园区,147座楼,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程书记用“一颗心”温暖群众情绪,面对排查中有些群众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的情形,程书记面带微笑,耐心解释,排查中遇到独居老人、患病人群等特殊群体,在详细做好台账登记的同时,还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她的“一颗心”体现在最细微的地方,展现在最平凡的行动上,朴素的守护在居民群众身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脚泥”书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 ——奎西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承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卡口检查到核酸检测,从社区防控到入户核酸,从车站接站到制作档案,到处都能看到奎山街道奎西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承爱的身影,她身板瘦削、个子不高,却用双脚走遍了奎西的每一寸土地,社区多处道路整修,她经常踩得一脚泥,大家开玩笑叫她 “一脚泥”书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脚泥”体现在她是个“活地图”,奎西社区每个角落她都能走到;“一脚泥”体现在巡查督促的“沾土频次”,她每天来得最早,却走得最晚;“一脚泥”体现在“接地气”上,每次群众来社区办理事情,她总是耐心细致指导。她给社区的每一名群众带来春天阳光般的微笑,却默默自己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消化遇到的委屈,疏解繁忙的情绪,因而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杨姐”。她把社区当成“家”,把辖区居民当成“家人”,把防控工作当成“家事”,把群众诉求当成“家言”,任劳任怨地坚持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织密“奎西之家”的安全防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说,“社区是疫情防控最前沿,守好社区的‘防疫线’,才能筑牢群众的‘安全线’,而我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杨承爱书记用自己的“一脚泥”,用一个个脚步丈量出了大街小巷的“安全距离”,用一声声脚步扣开了“群众心门”。</p> <h1></h1>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党组织的凝聚力量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昂扬斗志!“五个一”书记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抗疫这个战场上,他们扎紧了安全网,守好了门、看好了家,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无畏和奉献,战斗力“满格”地释放着光芒,他们用实际行动寻“初心之泉”做“先锋之山”,他们将坚定的初心使命书写在社区防控的最前沿,书写在居民群众的心坎上,书写在奎山疫情防控的每一天!</p>

社区

书记

核酸

群众

奎山

居民

党委书记

一直

奎东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