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小学语文学科“三长”课堂模式课例显示评比活动——大圩+武乐教育联盟决赛

大圩镇中心小学教务处

<p class="ql-block">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各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进港北区小学各学科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教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大圩+武乐教育联盟的教育教学质量。于2022年4月21日,在大圩镇中心小学开展港北区小学语文学科“三长”课堂模式课例直播展示评比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一节课是由大圩镇中西小学的朱晓星老师执教三年级的课文《花钟》。朱老师利用媒体,将图片与文字进行链结,在图文对应中,使学生对“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的情景有了最为直接的感受,对完成感悟花开不同的表达提供了感性的基础,酿造了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感基调。同时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体会作者用词的多样性,在“迁移练语言”部分适时进行小练笔展示,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二节课是由武乐镇中心小学的黄柳艳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猫》的课文,黄老师围绕着“猫”性格的“古怪”和“可爱”,黄老师展开了教学:先是让同学们找出课文描写猫性格的原句,分析修辞手法,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黄老师在迁移练语言部分让学生抓住句式“说……吧……的确……可是……”去描写动物。</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三节课由大圩镇仁心小学的陈莉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陈老师在“品读养人文”部分狠下功夫,陈老师指导学生抓重点句、重点词有感情地朗读感悟。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等,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朗读可以将文本的情感变活这一奇效,使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三节课教授完毕,由广西特级教师港北教研室姜树英副主任对以上三节课进行点评。对于“三长”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主张的多种课型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知识增长、能力生长、精神成长,姜主任围绕着阅读教学程序来分析了上午三节课的得与失。</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一节课由武乐镇中心小学的周俏艳老师执教六年级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周老师功底扎实,教态从容,课堂把控十分到位,不慌不忙,一步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坚定信念、勇于牺牲、忠于革命的品质。接着聚焦反常,深挖李大钊内心深处的伟大力量——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二节课由大圩学区办的黄君兰老师执教六年级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黄老师将“三长语文”的模式深入到教学当中,在品读养人文的环节用丰富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深入地读,富个性地悟,开放地谈。引导学生调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法,学习作者的表达风格,结合自身对时光流逝,时光宝贵的真实体验,进行大段的读后语言训练,效果极好。</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三节课由广西特级教师港北教研室姜树英副主任执教的五年级课文《手指》,姜主任按照“三长”语文课堂模式将教学内容进行有序的教学,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使得整堂课的氛围轻松愉快!整堂课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港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丘秀萍老师对本次活动做出总结。对本次活动的六节课进行了逐一的点评,讲解了每节课的优缺点。</p> <p class="ql-block">  一次磨练,一次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没有天生的完美,只有在磨砺中才能日臻完美。本次港北区小学语文学科“三长”课堂模式课例直播展示评比活动,大圩+武乐专场。既为执教老师创造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的机会,也为其他老师创设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大圩+武乐教育联盟小学语文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活动地点: 大圩镇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 宁小芙</p>

学生

老师

语文

三长

三节课

课文

执教

港北区

朗读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