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根据城区教科局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探索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确保在“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推动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持续优化,创新小学教学研究方式,4月12日至21日,凤阳小学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问题解决”线上系列培训活动。</p> 培训安排 名师引领 <p class="ql-block"> 4月12日下午,听了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小福的讲座《“双减”背景下指向思维发展的作业设计原理及价值》。潘院长结合了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十条要求》,告诫教师应该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作业,科学设计研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以及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同时还应该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使教师感悟到在“双减”的背景下必须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进作业设计,布置高效作业减量提质 ,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p> <p class="ql-block"> 4月13日下午,听了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新城实验小学校长刘善娜作《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研讨》讲座。刘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关注弹性作业、关注基础性作业、关注探究性作业等方面展开讲座。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展现了老师的智慧,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减量增效,给老师们很大的启发,为双减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4月20日下午,听了湖北省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莉老师的《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研讨》讲座。刘老师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一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内涵是怎样的?二是为什么强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三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刘莉老师的细致讲解中我们深刻意识到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4月21日下午,听了无锡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研训室副主任包静娟老师的讲座《让情境为数学理解赋能》。她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本位,学习不一定要发生在课堂。包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何为情境?为何情境?如何情境?还提到了三个概念“课堂+”,“学科+”,“技术+”,倡导应延展学生学习的场域,拓宽学习的视域,放大学习的领域,这一新颖理念令教师们醍醐灌顶。</p> <p class="ql-block"> 4月21日下午,听了陕西省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沈宏军的讲座《作业革命让教育奔跑》。沈老师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宝鸡为例,系统论述了宝鸡是如何推动“作业革命”改革的?以及宝鸡的“作业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效?从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作业革命”的势在必行,并为我们如何开展“作业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 4月21日晚上,听了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培员张齐华的讲座《如何构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张老师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一是什么是有效的学习共同体?二是为何要打造有效学习共同体?三是如何打造有效学习共同体?为我们在教学中构建有效的班级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p> 线上观摩 <p class="ql-block"> 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讲座,全体数学教师都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边听边记。瞧她们这股认真劲!</p> 分享笔记感悟 <p class="ql-block"> 线上学习模式,给了老师们更多深度思考的时间。在认真学习的同时,老师们详细地做好了培训记录,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培训心得,全方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此次线上系列培训,清晰的解读了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滋养了数学老师的思想,使数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设计有了更多的思考。“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今后我们将沿着“双减”新课改之路,加强研讨、努力实践,以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新模式,让每一位学生多一点空间去探索,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点机会去体验,多一点自由去呼吸,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