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之五十六:中山公园,自然与人文合璧

剑客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人文与自然合璧</p><p class="ql-block"> 周末,沐浴着春日的和风暖阳,偕妻到位于紫禁城南面,天安门西侧,与紫禁城仅一墙之隔的北京中山公园一游。</p><p class="ql-block"> 进入公园,只见院内古树参天,松柏交翠、槐杉成荫、翠竹挺拔、柳枝摇曳,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嫩黄色的迎春花,洁白、淡紫色的玉兰花,紫红、粉红、淡黄、淡绿、纯白色的梅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亭台楼阁、轩榭廊坊、奇石星罗棋布在花红柳绿、苍松翠柏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为“万寿兴国寺”。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改建为“社稷坛”。从此,这里成为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13年,国民政府接管社稷坛之后的第二年,就将其辟为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中央公园”。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在园内的拜殿停放灵柩,举行公祭。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公园”,园内的拜殿亦改为中山堂。1937年,日本占领北平后,改为“北平公园”;当年10月改称“中央公园”。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中山公园的名称,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公园的主体建筑社稷坛位于轴线中心,建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呈正方形,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坛上铺着由全国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并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坛台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称“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坛四周建有四色琉璃墙,东蓝、南红、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汉白玉棂星门一座,庄严肃穆。历代帝王都把“社稷”看作为国家的象征,并认为受命于天,为了祈祷丰收,明清两朝的皇帝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来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师、献俘、旱涝灾害等也要到此祈祷举行仪式。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8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提议并主持改名为中山堂。堂后门内两侧原列有72支镀金银的铁戟,故称戟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将铁戟全部掠走。</p><p class="ql-block"> 保卫和平坊坐落于中山公园南门内,是一座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镌刻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镏金的大字。保卫和平坊原名“克林德碑”坊,记录这一段屈辱的历史。克林德时任德国驻华公使,义和团事变期间,在北京街头为清军枪杀。西方列强以克林德之死为借口,要挟清政府在克林德被害处树立铭志碑坊。1900年(清光绪 二十六年),清政府被迫按照德国要求,在东单北大街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建了与街同宽的这个石碑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协约国的提议下,将碑坊移建到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内,改为“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1952年,为了纪念在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将“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更名为“保卫和平”坊。 </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铜像位于“保卫和平坊”正北处,1983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而立。铜像为孙中山站立姿势,形象逼真的表现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民主革命家的领袖风度,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鎏金题字。</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有“四多”:古树多、亭子多、奇石多、茶社多。园内的古树名木,以侧柏、桧柏居多,有553棵,此外还有4棵古国槐、6棵云杉,多为树中寿星,堪称活着的文物。园内古柏大多为明代初修建社稷坛时种植,采用坛庙园林的种植手法,围绕坛墙四周规则排列,株距统一,纵横排列。6棵树龄千年的古柏为辽代兴国寺遗物,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被人们称为“辽柏”,是北京城最古老的柏树,其中一棵辽柏主干上有9个分枝,分枝上再分枝,远远望去犹如千手观音。此外还有树龄570多年的古树32棵、树龄400余年的古树174棵,其余的古树属灵最小的也已150多岁。想来,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年纪如此之大的古树。数年前,到汤圆看自己资助的孩子,顺便到位于小兴安岭南坡的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一游,在原始森林中见到了“东北巨树”六七百岁的红松、四百岁的大青杨,当时觉得很震撼。没想到在中山公园见到了千岁古柏,真是幸事。</p><p class="ql-block"> 园中还有一棵侧柏怀抱国槐的古树,其中的侧柏已经生长了500多年,而槐树则在侧柏树干的裂缝中生活了200多年。柏树苍劲峭拔,槐树巍然挺立,两树和谐生长,共同繁茂,交相辉映,生机勃勃。国槐和侧柏同为北京的市树,“槐柏合抱”,合二为一,实属自然奇观,堪为树中一绝。</p> <p class="ql-block">  园中建有兰亭八柱亭、松柏交翠亭、格言亭、习礼亭、宰牲亭、投壶亭等各式各样的亭子。南坛门南侧的习礼亭,为黄琉璃瓦顶,六角形,建在两层台基上,为单檐攒尖,黄琉璃瓦屋面,金龙仿心旋子彩画,朱棂门窗,面北一方为隔扇门,其余为槛窗。该亭建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原址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衙门内,是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的文武官员、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贡使等演习朝觐皇帝礼仪之用,故名习礼亭,亦称“演礼亭”。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鸿胪寺被焚,此亭幸免。不久英军强占鸿胪寺做操场,清政府被迫将习礼亭迁至户部街礼部衙门院中。清末,礼部改为典礼院。1912年典礼院为盐务署占驻,1915年4月移建此亭到中央公园。</p><p class="ql-block"> 唐花坞西侧兰亭八柱亭原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中的一个景点,1917年从圆明园移到此处。亭子南额上悬清高宗御题“景自天成”、“引派涵星”匾。亭内有一块石碑和八根刻有文字的石柱。石碑正面刻有晋永和九年《兰亭修褉图》及《题记》,背面刻有清高宗御制诗;“兰亭八柱”上所刻的是我国历朝书法大家柳公权、虞世南、楚遂良、董其昌、冯承素及乾隆帝临摹的《兰亭集序》帖。。“文革”初期,“红卫兵”增曾勒令拆除此碑,公园管理处为保护文物,用三合板木罩护住碑体,木罩外涂漆做成毛主席语录牌才得以保存。</p><p class="ql-block"> 北坛门外的格言亭最初建在南大门内,1918年移至此处,是园中唯一一座西式的圆形八柱亭。初建时八根柱上均刻有“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等孔子、孟子等历代先贤的格言警句。因这些格言有治病救人之义,故此亭亦称“药言亭”或“药石亭”。遗憾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些名言警句被磨掉。</p> <p class="ql-block">  园中的奇石堪称石中瑰宝。今雨轩茶社南侧不远处有一块名为“青云片”的奇石。此石与另一块奇石“青芝岫”均为明万历进士、书画家、米芾之孙米万钟的遗物。此二石后来被乾隆发现。乾隆十分钟爱这两块奇石,称之为“大青”“小青”,并将“青芝岫”置于颐和园,“青云片”置于圆明园时赏斋。乾隆对“青云片”十分喜爱,曾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亲自为“青云片”题写名字并做御诗八首。诗中云:“当门湖石秀屏横,坐喜松阴满砌清。时赏试言应为好,树姿花意盼春晴。”“伯氏吹埙仲氏箎,彼以雄奇此独透。移来更觉易于前,一例为屏列园囿。泐题三字青云片,兼作长歌识所由。”圆明园因遭八国联军焚毁时,此石躲过一劫,后被移至中央公园。</p><p class="ql-block"> 园中还有一块珍贵的南极岩石,是1984年11月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为感谢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市民对南极考察事业的关怀与支持而赠送的。</p><p class="ql-block"> 此外,公园“宰牲亭”西侧,有一块名曰“搴芝”的奇石,“四宜轩”东侧,有一块名为“绘月”的奇石。“搴芝”和“绘月”均为乾隆御笔题字,是圆明园的文物,后来移到此处。</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原有“来今雨轩”“春明馆”“长美轩”“柏斯馨”四家茶社,如今只剩“来今雨轩”一家。</p><p class="ql-block"> 来今雨轩建于1915年,是当时政界领袖、文化名人、社会贤达等品茗、社交、集会的场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曾在这里一边品茗,一边探讨着革命救国的道路,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探索,为传播革命文艺思想而呐喊。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来今雨轩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庶民的胜利》,点燃了革命志士心中救国图存的火种。1919年7月,由李大钊等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在来今雨轩成立。李大钊、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多次到此参加学会的聚会、座谈会,宣传革命道理,阐明政治主张。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在来今雨轩正式成立,研究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创作了许多揭露黑暗旧中国的现实著作,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擎起了新文化运动的旗帜。</p><p class="ql-block"> 来今雨轩大门旁挂有清代学者孙星衍撰写的一副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其中,“莫放春秋佳日过”,化用陶渊明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告诫人们不要浪费美好的时光;“最难风雨故人来”,化用杜甫散文《秋述》中的语句,表达了最难得在经风历雨时有朋友相伴的感怀。</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来今雨轩修缮,还原了茶社经营服务,游人在此可以沉浸式体验百年前的场景,品味被当年在此聚会的进步人士视为人间至味的茉莉香茗和碟冬菜包子,回首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追思为信仰真理献身的革命先辈。</p><p class="ql-block"> “春明馆”“长美轩”“柏斯馨”被形象形象的称为“三代茶社”。春明馆的顾客主体多是前清遗老遗少和上了岁数的人,散发着浓厚的怀旧情调,故称“老人堂”。长美轩的茶客则以知识界、教育界人士为主,他们在此高谈阔论,谈古论金,如同开会,被人们戏称为“懂事会”。柏斯馨则是年轻人谈情说爱、饮茶品点的好去处,被人称为“青年会”。老北京的侃爷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赋予三个茶社“爷爷辈儿茶社”“爸爸辈儿茶社”和“孩子辈儿茶社”的绰号。还有人为此作诗一首:“春明馆聚老人星,长美轩中髩尚青,茗座也分三部落,朱颜红粉柏斯馨。”</p><p class="ql-block"> “老人堂”春明馆,位于中山公园西面的绘影楼以西,匾额为大总统徐世昌的墨宝,大门两旁的藏头楹联诗意浓郁:“春雨杏花江上客;明湖杨柳晚来诗。”字头即为馆名。室内正面墙上还挂有一副对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春明馆”的自然环境。</p><p class="ql-block"> “懂事会”长美轩位于西坛门外,是当时社会名流茗谈雅集之处,光顾者以文化界人士居多。鲁迅、沈从文、朱自清、林徽因、朱光潜等喜爱在这里品茗雅聚。此处除茶点外,还供应川黔菜肴,最为著名的是文化名人马叙伦先生传授的特色名肴“马先生汤”。据《石屋余渖》一书记载:马先生在长美轩就餐时,觉得此处的汤差强人意,便请厨师用白菜、嫩笋、豆腐烹制“三白汤”,此汤虽主材简单,但配料复杂、做法讲究,味道极为鲜美,品者无不称赞,故得其名。</p><p class="ql-block"> “青年会”柏斯馨主营西式茶点,是当时洋派人物聚集和青年谈情说爱的首选之地。因柏斯馨茶社经营的是西式茶点,岀入的是新潮人物,人们自然把“柏斯馨”这个有点古怪的名字理解为“洋店名”。其实“柏斯馨”一名,源于《诗经》‘松柏斯馨’。因中央公园古柏参天,少有松树,于是去掉了“松柏斯馨”中的“松”字,成为“柏斯馨”。所以“柏斯馨”不但不是洋名,而是地道的汉语名。当时这里是老北京城最热闹的茶馆,来这里的女茶客最多,这在深受“妇女不许进入茶园戏园”陈规陋习影响的老北京茶馆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的兰花非常有名,坐落于内坛的西北角的园中之园“蕙芳园”,古朴典雅,静雅怡人。中国兰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有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品种,花姿端庄、色泽素雅、幽香清远、叶态飘逸。每当花开时节,一花在室,满室淸香,自古被称为“香祖”“国香”“第一香”,孔子尊兰花为“王者香”,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p><p class="ql-block"> 蕙芳园的兰花展,与世界兰展日本大赏、中国兰花大会、中国兰花博览会并称“世界四大著名兰花展”。</p><p class="ql-block"> 此处是许多爱兰人士经常光顾的地方,朱德、邓小平、张学良以及国际友人常来此赏花,并馈赠了许多兰花珍品。1962年元旦,朱德委员长参观兰展后,赋诗《咏兰展》三首,诗中写道:“春来紫气出东方,万物滋生齐发光。幽兰新展新都市,人人交口赞国香。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合芳。”</p><p class="ql-block"> 兰外形简洁素雅、叶形细长柔软,花姿优美、素淡幽香,具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气质,文人种兰、赏兰、咏兰、画兰、写兰,并将兰花与松、竹、梅并称“四君子”体现了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诗仙”李白有诗云:“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清人刘灏赞曰:“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元代余同麓咏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不但画兰,而且还咏兰,他在《七绝·题画兰》中写道:“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自然景观多彩,人文景观丰富,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让人有所收获,盘桓半日,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剑客,生于困难时代,长在动乱时期,吃过糠,下过乡。“恢复高考”后,成为“新三届”中的一员。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做综合调研工作,搞职业技能培训,干统战教育培训,历任副处长、处长、副主任、院长、党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 2018年退休,作协会员、科顾委专家、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诗歌散文集《情丝文韵》,杂文集《谈天说地》,诗集《低吟浅唱》,散文集《品读哈尔滨》《岁月无痕》,长篇报告文学《巴兰颂歌》《工作队在依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集《调研思考实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萃》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