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最后一级是1976年,18岁上学,现在也62岁了。</p><p class="ql-block">2022.4.1</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那个时代十八岁上大学的很少。我是七六年上大学的,那时已经二十三岁了。过去的日子非常难,但是,我们的现在还相当的好。</p><p class="ql-block">2022.4.1</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90年代初,高校中的工农兵学员毕业留校的一律参加师资班培训,重新认定学历!</p><p class="ql-block">94年之后换了个马甲;大普!</p><p class="ql-block">中专还是中专。本科,专科统称大学普通班,并非统称本科。</p><p class="ql-block">但是凡是69至77年的任何学历国家都不承认,要取得相应的学历要重新培训考试合格后才承认学历。</p><p class="ql-block">“回炉”的时候,绝大部分人连高中的水平都达不到。</p><p class="ql-block">2022.4.1</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公社主任姓潭,其儿子推荐上清华大学。</p><p class="ql-block">2022.4.1</p><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大部分没有专业知识,搞整人都有一套。</p><p class="ql-block">在单位技术岗位上还真不行</p><p class="ql-block">都是出身好的。</p><p class="ql-block">2022.4.1</p> <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这些同学当年被推荐上的学校层次都不太好,要么是大专班,要么是中专班,只有一个是本科院校。</p><p class="ql-block">同学甲:被推荐到师范大专班就读,毕业后先当高中教师,后转行政。</p><p class="ql-block">同学乙:被推荐到一所老牌师范学院深造,三年本科毕业,成为某国营大厂职工业务大学讲师,专业水平很高。</p><p class="ql-block">同学丙:中等卫校毕业,曾在县卫校担任讲师,后来到县医院工作。</p><p class="ql-block">同学丁:中等卫校毕业。县中医院医生,精心钻研医疗技术。</p><p class="ql-block">同学戊:林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长期担任乡镇干部。</p><p class="ql-block">同学己:师范大专班毕业,长期担任高中教师,多次获得市县优秀教师称号。</p><p class="ql-block">同学庚: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在市里某中学任语文教师多年,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p><p class="ql-block">——工农兵学员只分大学和中专。大学不分专本科。统一称大学普通班,享受本科晋职称待遇。</p><p class="ql-block">——李兰娟就是工农兵学员…</p><p class="ql-block">李兰娟丈夫郑树森院士呢?也是她同屇浙医大工农兵学员,国内肝移植专家。你不知道的多着呢。</p><p class="ql-block">——还有李银河,贾平凹,梁晓松。</p><p class="ql-block">——晋职称是时河北政策无论是河北医学院,还是承德医专,张家口医专。工农兵学员学制都是三年,都叫大学普通学历,填表格填大普,都按本科对待,后来高考招的学生,专科学校毕业的就是大专,本科院校就是本科,工农兵学员,属于特殊对待。</p><p class="ql-block">——晋升职称时明确按本科对待。各种政策都对这个群体倾斜。我是七七年高考入学的,和工农兵学员接触比较多。</p><p class="ql-block">——很多没有读过书的人也混的很好,本身推荐上来的人都是社会关系的高手,他们混的好一点不奇怪,但社会的发展靠关系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工农兵学员,有的水平不错,但水平差的也不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混得不错,差的就是专业技能。想一想,一个小学毕业生就可推荐去读大学,专业技能差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知道某中学有个本科工农兵学员教师,机械系毕业教历史,隋朝读椭朝,后来上不了课,只能管饭堂至退休了。</p><p class="ql-block"> ——我是76级的,山东海大的,没改行的好几个同学在国家局司局级的,厅级好几个,处级更多,改行回地方最低付科级的。</p><p class="ql-block">——我来介绍那时期一个班的毕业生情况。全班36人,77年毕业,已经退休。已经知道的情况,在高校、科研单位工作7人 (副厅级1人,教授系主任、博导1人,副教授2人,其他副高职称2人)。部队工作1人,正师级,大校军衔。省直单位工作6人 ,副处级以上3人,科级1人。市直单位工作4人,处级1人。副处级1人,科级1人。有高级职称2人。,其他及县属企业工作9人,国有企业负责人4人,有高级职称3人。县级政府部门工作3人,正科级3人、。</p><p class="ql-block">其他情况不祥10余人。</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知道的大致情况,应该说他们大多数还是比较优秀的。</p><p class="ql-block">——反过来,优秀的很少,菜价的很多,老妇的同学推荐上清华,会什么,什么也不会,此例太多</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一个工农民学员,她爸爸是大队书记,推荐选抜时代让她的女儿上的大学。后来在学校教数学,二分一加二分之一,她说等于四分之二。后来让她食物长,结果每个月把自己的工资都贴进去了。</p><p class="ql-block">——不是他们多么优秀,是他们有了别人没有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我国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第一代是欧美留学归国的科学家,第二代是苏联留学回来的和65年前国内毕业的大学生,第三代是恢复高考后的高材生,二代和三代之间出现的断层,请问是什么原因?</p><p class="ql-block">——工农兵学员是时代的宠儿。至于优秀者,有,但极少。</p><p class="ql-block">——2位工农兵大学毕业的前辈同事,一位原是村里出纳+民兵连长,推荐到南大化学系,总体上能力不错。另一位在老家是拖拉机手+民兵连长,做了公社革委会主任的准女婿后被推荐上大学,也是学化学,各方面要差一些,给人感觉智商在平均值之下,同一天一起学下象棋,半年后另一人让他車马炮他照样输[捂脸]</p><p class="ql-block">——工农兵学员,业务水平一般不高,搞关系都是行家里手。当领导还是可以的,你懂的。</p><p class="ql-block">——在县中读高中时教过我数学的一个老师就是工农兵学员,教学水平学生评价的确差,没两年就调乡下高中去了。后来跑关系,靠两任同姓的县长提携当了一个普通高中的校长,搞得学校乌烟瘴气,其在任4年,学生人数由一千多人减至到三百多人,被人们戏称为"猪校长"。</p><p class="ql-block">——时代优势。当时的知识分子少,后来重视科学后受到重用。如果是比知识面,还是不如现在的大学生。</p><p class="ql-block">——我村一人工农兵学员,又留校任教,教授。</p><p class="ql-block">——讲究根红苗正,三代老贫农,这些人才能推荐当兵,招工,上大学。</p><p class="ql-block">——不能说他们多么优秀,只是当年优秀的学生没被推荐上</p><p class="ql-block">——推荐的有许多优秀我信,接班顶职的也有很多优秀,没上大学也有很多人优秀,但前两者另人总感觉如此如此的优秀。</p><p class="ql-block">——这不都是做的函授生电大生、甚至高中初中生都能做的工作吗?</p><p class="ql-block">——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属大学普通班,按本科生对待</p><p class="ql-block">——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中生大多数都是成分高的家庭子女,没有资格做工农兵学员。</p><p class="ql-block">——如果把推荐改为考试,当年上大学的人更为优秀。</p><p class="ql-block">——书都读完了的人怎么头脑这么简单,你说的这些只能说他们的运气好,换一批人上去也是这种状况。</p><p class="ql-block"> ——根据需要安排的专业:农林医师</p><p class="ql-block">——经历了那个时代,能被推荐上学的是极少数极少数。你懂的。</p><p class="ql-block">——看你的文章觉得没有说服力。不是因为他们原来优秀,而是接受工农兵大学的培养后,使他们优秀了。要知道,他们原来就是农民,不是学习的尖子。</p><p class="ql-block">——优秀的有,这个不可否认;但你给说反了,应该是优秀的少,滥竽充数的多。如果按你的说法,优秀的那么多,那国家就不用高考了,还应该继续执行推荐上大学制度。你列举了那么多优秀的,用不用给你列举我身边劣质的?</p><p class="ql-block">——各位,大数学家华老先生,连大专都没上过,最后是博士生们的教授。而现在的博士们有送外卖谋生的。学历是什么?无非是证明你上过什么学,在哪个学校宿舍谁过觉。</p><p class="ql-block">——我初中同班学姐平常不多说话,她爸是公社副书记,没读高中,二年后推荐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情况不祥,估计只可教小学,因为当年她各门功课都不出色,数理化她真的一点不懂,做作业时她经常问我一些很常识的知识。</p><p class="ql-block">——说得不准确!七四年的工农兵学员!推荐的是入学资格及政审!不能直接入某个学校的!要通过学校初选,再开卷考试!根据成绩分学校!分不够大专的上中专!淘汰率很高!推荐了考不上也不行!大学三年!当时没本科,全是大专!中专两年!农村的工农兵学员全是文科类!理科和工科是城市青年及工厂青工和子弟上的:</p><p class="ql-block">——推荐的基层是大队!公社政审!县文教局上报地区文教委!地区协调招生学校到地区来初选!初选试是面试!口头出题!选上的到学校去考试!所以推荐函是无法指定去那个学校的!我们57个推荐人,只考上了19个大专!7个中专!我报的是师大!考完试去了x北大学!有两个报师大的,考完试去了x北农学院!考试很重要的!其它的都回家劳动了!有的去修铁路,有的去支援国防建设当民工!有的去道班养路!</p><p class="ql-block">——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占据了人才青黄不接的空档机遇,坐上了不该坐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工农兵学员都能当元首,人类的舵手。 当然有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4.12</p> <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我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还有工农兵学员。其中,一九七五级跟我们同校半年,一九七六级同校两年。</p><p class="ql-block">他们很忌讳别人叫他们工农兵学员。曾经有两三次发生争吵时有人说他们是工农兵学员,激化矛盾发展到打架。其中一次发生在食堂,他们有人加塞,旁边有一学弟讥讽了一句“工农兵学员真了不起”,引发了群体斗殴。当然,历次打架均以工农兵学员获胜而告终,因为他们大多人高马大。不过这次群殴闹大了,有一个工农兵学员被除名。</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在我们学生宿舍楼下,有一圈围墙,上面给每个年级划了一块位置做墙报。一开始百花争艳,一眼望去,煞是壮观。后来工农兵学员的墙报开始空了,原因不言自明,有人丢不起了那个脸。</p><p class="ql-block">老师有一次在讲台上跟我们讲笑话,说某届工农兵学员进校的时候,为了测试他们的文化程度,布置了一篇课堂小作文,题目是《长城》。上交后老师一看,有一篇只有几个字:长城长啊,真他妈的长。</p><p class="ql-block">听说有一个工农兵学员,来自湖北恩施的大山里,只会说当地土话,也听不懂普通话,待了一年,最后只好退学了。</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般不去招惹工农兵学员,因为有些话题很敏感,他们也不愿意与我们交往。工农兵学员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是一九七三级的,毕业后留校当老师,教我们的古典文学史。</p><p class="ql-block">他只是低着头念讲义,根本不抬头看学生。授课质量真的不敢恭维,学生提的问题很多也回答不了。讲了几次同学们实在忍无可忍,有一个同学当堂举手,建议他下来别讲了。全班同学举手赞成,并向系里书面反映要求换任课老师。</p><p class="ql-block">系里一开始不同意,但他也不好意思再来我们班上。那段没有老师的时间,就由我的几个同班同学轮流着上台讲,名曰交流,气氛热烈,掌声如潮。后来换了一个老教授,与我们成了挚友。</p><p class="ql-block">2022.5.14</p> <p class="ql-block">8——</p><p class="ql-block">77级78级大学生多数都是工农兵!</p><p class="ql-block">第一、77级没有应高中应届生,78级只有10%左右的高中应届毕业生。</p><p class="ql-block">出了高中学校的校门就不是高中学生了,就是社会上的工、农、兵、商、还有待业者,所以,77级78级大学生多数是“工农兵”!</p><p class="ql-block">第二据彭澎2017年7月13日发表在《南方都市》“我的高考”一文载:</p><p class="ql-block">“77级高考是1977年的11-12月,由于是冬季考试,实际上是1978年的春季入学。而78级是1978年夏季7月份高考,秋季入学。这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77级与78级是同年入学。而且,由于77级高考时,77届高中生已经毕业,结果导致77级是唯一一届没有在校应届生考试的高考。正因为这样,78届高中生也成为唯一一届在校参加两次高考的高中生。”</p><p class="ql-block">“77级、78级高考时是没有什么复习班和重点班的。由于78届高中生是第一届真正面对高考的应届生,在其中优选一批高一学生(那时高中是两年)提前参加77级高考后,学校就按文理两科把高二学生分成了两种类型的班。</p><p class="ql-block">我当时在重庆第21中学,高一时参加了77级高考。由于非应届生高考,高考成绩必须高出录取线20分以上才能被录取,因此刚上录取线的我没有能提前毕业。回头来看,也应该庆幸,如果提前上大学可能不会是重点大学。当时提前在高一上大学的全校没几人。”</p><p class="ql-block">“这些同学一个比一个牛叉,是真正的 “工农兵大学生”!有的来自工厂,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解放军;有的工农兵都干过,有的是老师,有的进校前已经是领导干部……总之,在这种“老同学”面前,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应届生是没有任何优势的。我这才发现,如果考理工科情况会好一些,大多数“工农兵”应对文科考试的能力比应对理工科要强得多,在“广阔天地”里,这些“有准备的人”并没有闲着,而要补上理工科就没那么容易。”</p><p class="ql-block">2022.5.14</p> <p class="ql-block">9——</p><p class="ql-block">2022.5.14</p> <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2022.5.14</p> <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2022.5.14</p> <p class="ql-block">12——2022.5.15</p> <p class="ql-block">13——</p><p class="ql-block">2022.5.16</p> <p class="ql-block">14——</p><p class="ql-block">2022.6.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