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br>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如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龟与鹤、东郭先生等。<br> 皮影的意义可以用8个字概括: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家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所弘扬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可能才是真正引起我们最大共鸣的东西。<br> 皮影人的设计与制作,为美术设计提供了难得的素材,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民间艺术与专业创作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皮影戏的剧目中所表演的内容多是直接源于百姓生活的民间平常故事,以简单的故事情节闻述些深刻的道理,所以它常常能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一种伦理模式。因此剧目中包含的故事情节,以及反映出的民风、民俗、俚语等,是调查、采集民间文化素材的有效途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现代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br> 随着社会的进步,皮影的制作工艺正在从曾经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现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将来的皮影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色彩等,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更强调了皮影的艺术性与装饰性。把皮影制作好以后,加以装裱用于展览与装饰。<br> 陕西华县皮影”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产业已逐步成为华县农村经济的新亮点。全县从事皮影文化传媒单位及协会组织7个,皮影艺人(演出、雕刻)分布12个乡镇,具有代表性的皮影演出班社5家,演出艺人60余人,形成“皮影专业村”1个,建立“华县皮影传承人培训基地”1个,皮影从业人员近2000人,年产皮影10万余件,产品畅销国内外。华阴皮影规模较小但是精华。华阴老腔皮影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有老腔戏班3个,分1团2团3团,碗碗腔团2个,皮影制作艺人近30人。<br> “台幄如被单,一人一戏班。天下众生相,却在指掌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