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那个曾经清贫的家》

小雨、叮咚~

<p class="ql-block"> 《那个曾经清贫的家》</p><p class="ql-block"> ~小雨、叮咚</p><p class="ql-block"> 家,是一个对人永远都充满着诱惑,让人感觉温馨的地方,是那些儿浪迹天涯者身心俱疲时最想拥有的一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想有个家,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惫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谁不会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没有它……”台湾歌手潘美辰一曲低沉、沙哑的《我想有个家》突然勾起了我对家的依赖与眷恋,也又一次把我带回了对儿时往事儿的追忆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70年代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旧城南湖畔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里,那时我家住的房子很小,也很潮湿,那是个极其低矮的土木结构房子。</p><p class="ql-block"> 70年代初期,虽然已过了闹饥荒的时期,但却也称不上是个富裕的年代。那时的国家是贫穷的,我家更是饥馑的。那个时候,粮食市场还没有开放。我们所吃的粮油全部都是由地方粮食部门供给的,而且粮油的斤数也都是固定的。那时候,如果想一日三餐都能添饱肚子,就只能靠那个主打粮~玉米面去维持了。说句实话,那个纯天然原汁原味的玉米食物,着实不怎么好下咽。</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里,我和弟弟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是哥哥与姐姐小了顶替下来的,而且每一件上面也都早已经打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补丁。那时有钱人家里的白面馍馍吃不了都放干巴了,而我们却只能等到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才有机会美美的吃上一个,于是,期盼春节的到来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成了最大的心愿了。那样艰辛的日子,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可以真正体会的到。</p><p class="ql-block"> 70代时期,我家也算的上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吧,上有高龄的爷爷奶奶和孤寡的姥姥,下有父母双方几个未成年和未成家的弟妹,家里还有我们这四个幼小的孩子。对一个具有十几口人的大家庭来说,仅靠父亲领取的那点微薄的工资去生活,是很难维持下去的。于是,母亲便很快也成了这个家庭经济来源不可缺少的另一份子。</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的母亲,是周边出了名的裁缝,不仅我们家里人的衣服是由她来裁做的,就连我家邻里的、还有慕名而来的一些儿人的衣服,也都是由我母亲亲手设计裁做的。但那时,裁缝的收入也是很卑微的。为了能养活这个家,母亲只能再多增添一份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第二份工作,就是跟着父亲单位的施工队一起推沙子、石子,人工搅拌水泥,专供施工队用,有时还会在施工队干一些电焊之类的活。这些活如果要长期干下去,对一个男人来说,也不是件苦轻的事儿,何况母亲是个女人家,家里也还有一大堆活在等着她去做呢!可是,母亲的坚强往往又总是超越了我的想象。每天白天工作结束之后,匆匆吃过晚饭,母亲就又一如既往地坐在缝纫机前,开始为别人赶制服装,夜晚的时间对她来说,好像永远都是凝固不前的。那个时候的我,虽然不懂什么叫“母爱的伟大”,可每每看到母亲忙碌的背影,我都会默默无闻地陪伴在她身边,随时等待她唤我帮一下忙。</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在这样清贫的家庭里,如果家中大人稍微有能力给自家孩子们改善一下穿戴,那么,一般先考虑的一定会是大姐或者是大哥。我家姐弟四人,姐姐排行最大,老二是哥哥,我排行老三,弟弟排在最后。所以,像我这种在家中排行不大不小的,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所处的地位都不占优势。</p><p class="ql-block"> 可从小思维、个性与语言天赋就略胜于其他姐弟的我,从不甘心去按这个看似非常正规的“潜规则”去做事。因此,打小父母和哥姐几乎凡事儿都会让着我点儿,就连最小的弟弟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夏季,那年我大概只有十岁左右吧,看到母亲用自己刚领到的工资,买了块黑底红点的布料带回了家中,说是准备给姐姐做件半袖衫穿,可却没有我的份。于是,我便开始“大闹天宫”,对着妈妈放狠话,说如果没有我的,姐姐就休想穿到新衣服。当时母亲听到这话后,就一直给我说着好听的话,还发誓说,下次一定专门给我做件更漂亮的。</p><p class="ql-block"> 可一向任性惯了的我,哪里还能听得进这些话,依旧对母亲不依不饶的。无奈的母亲最终还是经不起我这样的折腾,她向我妥协了,但她却始终都没有生我的气,只是悄悄过去和婶婶商议,把婶婶那块准备给自己做的和姐姐同样花色的布料买了下来,重新为我设计了和姐姐不一样款式的半袖衫。</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也就在同一天,我和姐姐一齐都穿上了新衣服,那种感觉真是美美哒。</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日子虽然很苦,但那时的我们却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与期盼:那诱人的白馍馍,那香香甜甜的月饼,那一件件漂亮的新衣服,那一串串迎春的小鞭炮……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让我们对生活充满着憧憬,都那么让我们对往事儿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三十多年的光阴早已在我们为工作与生活的奔波中悄然逝去。如今,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也富裕了,我们的个人家庭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只是,我们也已是人到中年了,好在我们的父母还都依然健在。年迈的他们,虽然早已经没有能力再为我们去做什么了,可家却是我们永远的大后方,是我们爱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回想父母的爱,质朴而无华,他们曾为我们所付出的艰辛,至今,我都历历在目,他们赠予给我们的那些温馨与大爱,早已经清晰地印入我的脑海,犹如儿时我家屋后那条湖畔里的水,清澈见底,让我永远都记住那个苦难年代的经历,记住对那个曾经清贫的家的深深感恩与眷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