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十周 技术组师徒结对汇报课</p><p class="ql-block">授课老师:吴菁</p><p class="ql-block">班级:高二12班</p><p class="ql-block">课题:人工智能应用——OCR识别</p><p class="ql-block">课节:周四第五节(4月21日)</p><p class="ql-block">师傅:周海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菁老师以“复旦博士生李小康用130行代码轻松搞定万人核酸大核查”的新闻为导入,吸引学生探究OCR技术如何实现将图像中的文字识别成计算机文字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菁老师让学生通过活动1和活动2,通过人工图片的处理过程模拟代码处理图片的过程。先让学生在OCR MAKER中体验复杂背景中文字的识别效果,思考影响文字识别效果的因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photokit平台对复杂背景图片进行“去色”、“特效”调整图片的对比度、饱和度等实现“白底黑字”效果。再将处理后的图片重新导入OCRMAKER平台,观察识别效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处理前和处理后图片识别文字效果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图片识别文字效果需要对图片进行预处理(灰度、黑白、去除杂质、图形矫正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预处理后,吴菁老师提供“文字定位与切割”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文字切割有什么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汉字切割遇到了什么难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目前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汉字切割难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主阅读了解文字切割基本知识后,吴菁老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理解文字识别的基本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要介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进行OCR识别技术的小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后拓展:吴菁老师演示腾讯AI开放平台。引导学生探究AI平台的其他功能体验并尝试搜索其原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傅指导:实践的课程需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探索,发现,提供其更多的表达时间。原理的总结可以交给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后反思:本节课因OCR MAKER平台为免登录的免费平台,多人使用容易造成网络延迟,识别缓慢,要做好课前预案,比如效果图(在学生没有结果,但课时有限时播放)。AI应用的代码因为借助百度智能平台,需要事先预装baidu-aip库,不能确保学生直观通过代码体验,这是欠缺之处。本课的重点放在体验感受原理,但对于“文字识别”部分,需设置更具体的探究环节,时间更多放在此,避免停留在体验环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还有个意外收获,就是学生在预处理环节,不是简单处理成白底黑字,有部分同学处理成黑底白字,效果更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