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享誉世界的民歌《茉莉花》,起源于江苏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18 世纪下半叶曾被英国作曲家卢梭收入他所编纂的《音乐辞典》中,《茉 莉花》从此成为第一首流传到海外的中国民歌。1924 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把《茉莉花》极 具东方韵味的优美旋律植入到他成就最高的歌剧《图兰朵特》(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中。</p><p class="ql-block"> 《图兰朵特》中植入的《茉莉花》曲调是乾隆年间英国人 Hittner 在中国记录的《茉莉花》曲谱。而当今在国内外流传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版本则是 1892 年来到中国的英国学者约翰.巴罗在他的《中国游记》中所标记为《茉莉 花》的五线谱,后来德国人恩格尔出版了《最古老国家的音乐》,丹麦人安德烈编著了《民间歌曲 和旋律》,均有收录和引用约翰·巴罗的《茉莉花》五线谱。此谱后来流传到日本、韩国、美国等,成为国际上广为流传的中国民歌。</p><p class="ql-block"> 民歌《茉莉花》因在国內及国际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而且它是代表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民歌,1896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万国运动会开幕式上,李鸿章用江南民歌《茉莉花》作为国旗(黄龙旗)升旗时的伴唱歌曲,亦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p> <p class="ql-block"> 1942年冬,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金牛山脚下演出。随团而至的何仿慕拜访了当地一位弹唱艺人。弹唱艺人为其演唱了民歌《鲜花调》。何仿用简谱记下了该曲,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为了打磨该曲,何仿考虑再三,将《鲜花调》进行了改编,改名为《茉莉花》。1957年,在北京全军文艺会演中前线歌舞团首次公开演出该曲,获得了很好的反响,遂被众多的歌唱家传唱、传播。</p> <p class="ql-block"> 江南民歌《茉莉花》是我从年轻时候就喜爱的乐曲之一,经常用二胡、小提琴拉奏,自娱自乐,自我欣赏。后来,接触到很多版本的《茉莉花》,觉得这首曲子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表现的情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厚而又含蓄,</span>具有浓厚的江南风格。于是,闲暇之余反复拉奏,产生了录制视频做成“美篇”发送给朋友们分享的想法。</p><p class="ql-block"><b> 以下是我用手机录制的演奏视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