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建筑是艺术世界中最庞大的、最引人注目的一员。就建筑艺术本身而言,它是一个囊括范围很广的门类,包括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等各种特色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建筑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因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四维空间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人们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或无形的诗。中国几千年的各门类的建筑,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由她很明确的,为中国建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她从民国到当代,仍然奏响着时代的回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3月28日她在《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了人生第一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这是首次由中国专业学者发表的关于论述中国建筑的理论性文章,这相当于她在学术界第一次登场,被同仁称赞为“初试啼声,技惊四座,非常非常精彩。”从此她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漫开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重要的理论性论述,显然是针对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诠释中的一些曲解和误读,提出了相应的符合中国民族主义情节的价值判断。奠定了适应于西方的理论框架又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建筑的理论基础。几十年来我们用于分析评价中国建筑的理论要点和基础框架,多半基于这两篇论文。(一篇为梁思成《清式营造则列》所作的绪论。)此论文的作者就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史学家——林徽因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 林徽因,1904年生于杭州,祖籍福建省福州市。16岁随父亲旅居欧洲时,意识到了现代建筑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定下了志向,并影响了梁思成的择业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留学美国期间,梁思成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而林徽因则因为建筑系不收女生进入了美术系。但她作为建筑系的旁听生,她是多么饥渴而且贪婪地吸吮于百花从中,以酿制芬芳馥郁的建筑学蜜糖啊,学习成效非常之高,四年间,她热情饱满地沉浸在建筑和美术的海洋里。两年后她成了建筑设计这门课的助教,其天赋可见一斑。她在给同学的信中写道:“我跟随我的父亲周游欧洲时,在旅途中,我第一次萌发了学习建筑的思想。西方古典建筑的辉煌壮丽激励着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8年毕业后,夫妇二人去南欧历尽艰辛地进行为期半年多的,对欧洲古建筑和美术的观摩考察和学习。回国后,二人在东北大学创立了全国首个建筑系,携手成为中国建筑史的开路先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徽因作为享誉国际的文化精英,她是中华文明美丽、善良、智慧和勇敢的象征。她的卓越的学术建树和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区别于一般的才女美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徽因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光彩照人的奇才女,被文学界十分重视,而文娱界又将她炒得炙手可热。殊不知,林徽因的本行是建筑界,她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级教授,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只是由于其丈夫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学术体系中的首要地位,而使她总是被作为梁思成的合作者来提及,在学术上又是将她与梁思成相提并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学术的特殊贡献,因为与梁思成相提并论,而未能受到中国建筑界的足够认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到1945年之间,夫妇二人对全国190个县2738处古建筑进行了查访,寻找遗落在祖国山川河谷中的建筑瑰宝。她们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测绘整理分布于各地的建筑群,完成测绘图纸1898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夏,在第四次赴山西调研期间,林徽因一行人在南台外豆村附近的荒湮漫草间,发现了佛光寺唐朝木建筑。当时国际上认为中国已无唐朝木质结构建筑,想研究这样的建筑只能去日本。但梁思成从法国探险家伯希和所绘制的敦煌壁画里,找到了唐代的五台山全图,发现里面提到了大光寺,而林徽因独具慧眼,证实了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推翻了国际上的判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事实上,林徽因不仅专业知识扎实,她对中国古建筑有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她将梁思成亲自测绘的应县佛宫寺塔,作为意象写入诗歌:“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使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搖上,云天。”可见古建筑在林徽因心中不仅是历史木构与优美线条,是充满思古幽情的“建筑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让我们共同看一下这篇论文在中国建筑界的重要性,从其论述中就可看出她学术思想的英姿勃发和奇光异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徽因运用国际上所共认的建筑审美三项基本原则——实用、坚固和美观,来评价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并明确说明“中国建筑不容疑义的,曾经包含过以上三种要素”。就此,国际的建筑学术理论与中国的传统建筑体系发生了直接关系,很明确的为此后中国的建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次,林徽因以艺术发展史的基本阶段理论来讨论中国建筑,也就是以作为近代艺术史奠基人的德国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的“循环理论”,认为中国建筑也有其“尝试、成熟、””以及“因袭、堕落”,并在《清式营造则列》的绪论里,已经提出了关于中国建筑大约在唐朝已经达到最为成熟时期。而宋后至清朝趋向于退化,这种基本的中国建筑历史发展定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显然在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图像中国建筑史》是由梁思成作图,文字说明由林徽因挥就,林徽因深厚的文学功底,很艺术的表述出历史内容。就如梁思成所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