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展风采,异构促成长——奇台县吉布库镇中心幼儿园开展幼小科学衔接活动

彼岸花

<p class="ql-block"> 从幼儿园到小学</p><p class="ql-block"> 不是翻山越岭</p><p class="ql-block"> 不是跳跃大沟深壑,</p><p class="ql-block">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p><p class="ql-block"> 一一虞永平</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做好、做实幼小衔接工作,推进我园与小学的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4月20日,双方开展了以“同课异构,幼小协同,双向成长”为主题的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教育局教研组邱红玉主任及黄庭娟、王志瑞、崔艳艳三位老师来我校(园)参加并指导,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我校领导及数学组老师和幼儿园所有老师。</p> <p class="ql-block">  本月本次同课异构领域为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及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结合儿童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构思、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教学。</p> 深入体验,成长有痕 <p class="ql-block">  活动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同课异构环节,首先执教的是吉布库镇中心学校王春玲老师,她执教的内容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活动《找规律》。这节课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立足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活动过程中,教师利用儿歌导入,创设有趣情境,利用小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积极性,是数学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大家亲身体验到了小学的课堂氛围、模式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p> <p class="ql-block">  其次执教是吉布库镇中心幼儿园马建萍老师,她执教的内容也是数学活动《找规律》,和小学不一样的是这节课通过大头儿子的生日会来组织学习,马老师以“设置情境,学习新知识--情境中发现规律--操作中创造规律--生活中欣赏规律--联系中巩固规律”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程,老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星级挑战一步一步提高孩子兴趣,使幼儿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思维的磨炼。</p> 多维碰撞,共话异同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研讨交流,首先由吉布库镇中心幼儿园李梦琴园长带领大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围绕儿童进入小学所需要的关进因素,从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开展理论学习。</p> <p class="ql-block">教研室老师给予指导评价。</p> <p class="ql-block">  其次由执教的两位进行同课异构课程反思,最后由听课老师进行点评。黄老师表示本次同课异构看到了幼儿园与小学老师的专业素养,小学老师以形象思维为主,幼儿园以课程游戏为主,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常规规则意识值得小学老师借鉴,老师们用到的口令等都可以做衔接。同时邱主任在点评中对两节课给予充分肯定,将我校幼小衔接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下去,她还勉励老师们在幼小衔接活动的课堂教学、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等方面积极作为。在探讨“幼儿园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活动在教育内容与方法方面如何做到有效衔接”,老师们纷纷各抒己见,对课程中的优点和困惑进行深刻剖析,在交流碰撞中,大家对彼此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让大家深切地感受到“同”的要求下,凸现出的多元各“异”的教学魅力,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p> 双向奔赴,齐头并进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吉布库镇中心学校田黎东校长做出总结,他表示感谢所有老师的努力和上级领导的关心,希望所有老师再接再厉,让幼小衔接在我校落地生花!</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活动,“同课异构”造就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彰显了教师们不同的教学风格,最大程度的激发了教师的创意才能,同样也激发了大家对教学活动的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让幼儿园老师了解小学老师的教学模式,让小学老师感受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方法,敞开学校的大门,跳出学科的范畴,幼儿园和小学手拉手,心连心,共同研究如何更好地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做好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减缓衔接坡度,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相信我校及幼儿园的幼小科学衔接将越来越丰富……</p> <p class="ql-block">编辑:马建萍</p><p class="ql-block">编审:李梦琴</p><p class="ql-block">监审:王彦俊</p>

幼儿园

老师

衔接

幼小

同课

异构

小学

活动

小学老师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