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五主题课时间,咱们今天的来聊聊“孩子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玫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有位家长说,孩子近来时常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总说,考不上大学今后就找不到好工作了。听了孩子这些话,家长就安慰孩子说:“没事儿,别想那么多,你跟上老师的节奏就行,考成什么样爸爸妈妈都能接受。”孩子听到家长的劝慰,常常只是“嗯”一声,就什么也不说了。看着孩子落寞的神情,家长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自己和孩子有着同样的焦虑,另一方面也着实心疼孩子压力太大。家长说,为了给孩子减压,他们在家几乎什么活都不让孩子做,只为了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复习应考。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家长不知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调整好状态,去迎接高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临近高考,孩子对于考学有一定的担忧和焦虑,本身是比较常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孩子遇到这样的考前焦虑,我们家长究竟要怎么说,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他们呢?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案例,带着家长们一起来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玫瑰]案例中家长对孩子说:没关系,你只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就行。这句话您是不是也跟孩子说过?看似在说没关系,但实则是在给提要求:跟上老师节奏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玫瑰]家长接着说,考不上爸爸妈妈也能接受。这句话是不是也很耳熟?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换位孩子来体会,你就会发现,考不上这件事,其实跟爸爸妈妈能不能接受,是没有什么关联的。这就好像,当你去参加一个很重要的比赛,你的朋友劝你说,嘿,输了也没事儿,我不介意的哦!听到这样的话,你的感受如何呢?面对考学的不确定结果,父母如果能接受就代表我可以接受,不介意了吗?当然不是。如果因为父母这一句“爸爸妈妈也能接受”,孩子就可以释怀了,那可能在说明,这个孩子从来都是在为父母读书考学,而不是为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亲们感觉到了吗?“爸爸妈妈也能接受”,潜台词里就是孩子的学习就是爸爸妈妈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语艳:</p><p class="ql-block">我说的是尽力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惠风和畅:</p><p class="ql-block">你考多少都能接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惠风和畅:</p><p class="ql-block">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敢说话了[捂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也的确是的,很多父母把孩子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是完全不自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语艳:</p><p class="ql-block">今年我问孩子想考哪个大学,孩子说尽人事听天命[呲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玫瑰]案例中的妈妈还提到,为了给孩子减压,在家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这样就可以让孩子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复习应考。然而,对于一个认为考不上大学就等于loser,等于没工作,没有人生价值的孩子来讲,他缺的,恰恰是自我价值感。当家长在家不让孩子参与任何家庭事务,就只知道去学习的时候,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在跟孩子强调,你最大的价值是学习。通常来讲,如果一个人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时候,这个一定不能打翻篮子的心理诉求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一旦这个篮子打翻了,所有的鸡蛋也就没了。如果一个孩子把自己所有的价值都捆绑在考大学这一件事情上,那么,考大学这个篮子,想不压力大,都会压力大。因为篮子只有一个,这是一锤子买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语艳:</p><p class="ql-block">我说你能自己洗洗衣服吗?人家说我一天闲闲的[偷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周语艳 没问题的哦,孩子表达出来的潜台词是认为洗衣服是自己的事,只不过妈妈也愿意帮忙,所以撒撒娇哦[呲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玫瑰]综上所述,如此熟悉的劝慰,如此贴心的做法,在家长眼里都是在为孩子减压而努力。但经过我们的分析,您是不是发现,我们家长不但没有减压,我们甚至还在给孩子不断加压。听到这里,家长们可能要问了,那面对这个案例中的孩子,家长究竟该怎么做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家长还是要学会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去读懂孩子究竟在表达什么。所以,重新回到这个案例,去仔细推敲孩子所说的“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工作”这句话,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合理性信念,在这个案例中,当家长面对压力大的孩子,该劝的劝了,该做的也做了,但却收效甚微,看似这位妈妈是困顿于不知道还可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减压,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家长的表述中捕捉到,这位妈妈与孩子完全同步的焦虑点:家长担心孩子上不了大学,前途就会一片黯淡。孩子担心一旦高考失利,自己无力面对,不知该何去何从。这完全是神同步的不合理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语艳:</p><p class="ql-block">奥我没听出来,我的感觉是我闲着就应该给他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周语艳 我知道是应该自己洗,我没洗(也许是偷懒,也许是忘了),不好意思承认,用你闲着嘛来掩饰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而孩子这种“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工作”的不合理信念,恰恰也是在日常生活中,被父母一点点地植入大脑。很多时候,高三孩子的临考焦虑,并非简单的学习问题,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认知的问题。在以往的家庭教育中,孩子是如何被父母进行价值观“宣贯”,这都直接影响到一个青春期孩子的自我认知。而这些不合理信念的植入,就来自这样的价值观宣贯。家长如果想真正帮助孩子走出这些不合理信念,首先,得自己走出不合理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语艳:</p><p class="ql-block">@【大姐】昔日来临 奥是这样,我感觉他理直气壮的[呲牙]有点耍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周语艳 那不仗着知道您宠他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1、先觉察自己的不合理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家长要首先觉察自己自己对于孩子考大学这件事是怎么看的。考大学是孩子的唯一目标?还是只是路径之一?孩子考上大学一定能找到家长心目中的好工作吗?假如真的像孩子说的,考不上大学,孩子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就完了?还有没有其它出路?比如:可以读专科,也可以去职业学校学习,或者其他专业性质的培训,也可以复读,或者寻找其他途径(比如,游学等等)。家长的思路是否开阔,对于孩子的引领很重要。只有家长能打开思路,孩子才能看到更多可能。这是前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咱们讲过,困扰担忧恐惧的背后一定有一条不合理信念,咱们可以觉察找到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2、换位孩子:理解孩子此时的焦虑、担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在家长能觉察到自己的认知,打开思路后,再来倾听孩子,会比较有效。比如孩子担心自己考不上,此时的孩子是很害怕、很焦虑的,孩子也不希望那个糟糕的结果出现。在能体会到孩子这种感受后,家长可以先倾听孩子,听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想法。比如:”妈妈能感受到,你很担心,也很害怕,不想让这么糟糕的事发生。如果是我,我也会有紧张和担心的。“理解孩子,有助于孩子冷静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3、和孩子一起打开思路,考虑各种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理解了孩子以后,我们再和孩子一起来分析。孩子在此时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这个问题对孩子很重要。我们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好好分析一下各种可能,让孩子高考之路走的坦然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1)评估现状,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评估。假如孩子觉得自己能够做这件事,焦虑情绪相应的也会降低。带到案例中来看,孩子担心自己考不上,有可能只是孩子的担心,而并非是真的考不上。家长要冷静对待孩子这句话,不妨和孩子一起评估分析孩子的现状,让孩子趁此机会对自己有清楚的了解。比如可以根据孩子的历次考试成绩、排名情况;孩子所在学校的历年上大学的情况;老师的预估等等信息,和孩子一起分析。也许,孩子就会发现,其实,自己能考上,只是考不到重点大学,能力范围内的还是可以考上的。这样,孩子就不会盲目担忧,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2)假如考上了,孩子是否还有其它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政妈-男17-南京 孩子不接受,您就不接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在和孩子一起分析后,孩子也觉得考上没问题,那么接下来,顺势再和孩子一起聊聊他的专业和职业目标。可能长期以来,孩子都觉得高考是人生的唯一目标,高考成功了,人生也就成功了。然而,实际上高考成功并不等于人生的最终成功,高考只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阶段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祥~龙血树13760722300:</p><p class="ql-block">接受孩子的不接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圆圆正正:</p><p class="ql-block">@【大姐】昔日来临 也接受,不管怎么样都接受,但看到孩子有压力,不知道怎么说是最好的。[呲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考虑下,假如孩子已经如愿考上大学了,孩子想要学什么专业?将来想要从事什么职业?从事这样的职业,孩子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特征?比如做会计,孩子要对数字敏感,要认真、严谨;做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在公开场合讲话等;通过对专业、职业的探索,引导孩子明白,上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大学的学习是为将来开启职业生涯做准备的。不妨此时就着手为将来做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圆圆正正:</p><p class="ql-block">对对对[玫瑰][爱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3)假如考不上,思考接下来的出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孩子担心自己考不上,实质是对未知的结果有一种恐惧。那么就和孩子一起来讨论,假设考不上,孩子还可以怎么做?比如复读一年,努力学习,不论考成什么样,都将接受那个结果;不复读,上职业院校,学一个社会很需要的专业,早点让自己经济独立。当孩子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已经有预设,而且对最糟糕的结果也能接受的时候,孩子就能较为从容的面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和孩子一起讨论考不上这个话题,可能很多家长都会回避。但在我工作的实践中发现,越是对这一问题回避,孩子和家长体验到的压力就越大,越容易患得患失。反而直面这一问题的,心里的负担会小。如果考上大学是plan A, 那么我们不妨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plan B、C、D·····。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学会把鸡蛋多放几个篮子,东边不亮西边亮。面对即将到来的成人礼,我们的孩子对于自己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与规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语艳:</p><p class="ql-block">我孩子去年说他今年考成啥样他都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好了,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当孩子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这样来回应:</p><p class="ql-block">💎首先,家长觉察自己对于孩子考大学这件事的认知。</p><p class="ql-block">💎其次,换位理解孩子此时的焦虑、担忧。</p><p class="ql-block">💎最后,和孩子一起打开思路,考虑各种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来临:</p><p class="ql-block">另外,日常生活中不要给孩子带去一种,考大学是一件顶级大事儿,任何事情都应该为之让步。这样说并非指向考大学不重要,而是说,越是重要的事情,越需要一种放松而专注的心态。一家人围着高考转的家庭氛围,想不高压都高压。高三学生的考学压力,我们家长眼界心胸,是帮助孩子打开限制性信念的基石。在家长给与理解和宽慰的基础之上,家长真正要做的是,不以一时论英雄,天高海阔任鸟飞,让孩子可以踩在自己的肩膀之上,去展望属于孩子自己的人生规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