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大片子行

罗珠东周

沁园春·客家魂 南国山乡,百姓连根,客家溯源。 聚三江上下,英才辈出。 拓荒铺路,跨海商圈; 守望相帮,读耕奉献。继往开来我率先。 元宵会,邀乡亲父老,歌舞翩跹。 传承崇正千年,三千万全球客属联。 赞古今中外,仁人翘楚;工商学政,多少先贤。 文化为魂,血缘归汉,一脉天骄瞩世妍。 应来日,报天球河洛,盛况空前! 饶平县是广东沟通沪、浙、闽经济大动脉的“黄金通道”。北部千峰挺秀,中部丘陵起伏,南部平原沃野,沿海岛屿罗列,港湾众多。全境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多样,山、川、湖、海等各类生态资源兼备,高山、深谷、盆地、平原、海岸、沙滩,有“岭南佳胜地,瀛海古蓬莱”之誉。 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建于明末清初,是迄今被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八角型客家土楼,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在正中门楼,上书有“道韵楼”3个大字,这是邑人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命笔。 道韵楼俗称大楼,呈八角形,坐南朝北,周长328米,高11.5米,墙厚1.6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楼屋一色瓦顶,固桶用竹钉不用铁钉,至今没有一梁或一棉被蛀坏。墙基在地面上仅垫两层青砖,墙体为黄土夯筑,至今仍完好无损,其黄土的粘性和耐久性远胜于今天的水泥。楼有大门和旁门两通道,楼外环巷之外另筑围屋8列,即在主楼八角的棱角相对留出8条巷道,构成环护大楼的8排围屋。在总体上,楼内外共构成了八卦图的布局。 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破,土楼里的数百居民利用储粮和井水以供自己饮食,利用土楼上面的内沟灌水以守住外面官兵的火攻,因而逃过劫难。土楼前後有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最外环有三层楼高。土楼历经数百年仍然十分坚固。在80年前的大地震中,附近的房屋大多倒塌,而土楼里只有几间房屋左右倾斜,反而支撑了整个土楼不倒。据居住在土楼的当地老人介绍,土楼修建成八卦形是机缘巧合,当初设计的是圆形的围楼,不料三建三倒,後来才建成全国少见的大型八卦形围楼。 润丰楼是近、现代最富于书香气息的饶北客家土楼,它深深渗透着饶北詹氏客家人为改变命运而努力读书的传统。历代人才辈出,清代出了两位秀才。现代更是人才荟萃,有知名教授詹安泰、詹伯慧父子,有医学博士詹世芳、詹中正父子,有曾任中央经委办公室主任的詹伟烈和曾任饶平县县长、上饶中学(今饶平四中)创办人的詹竞烈兄弟,还有曾任饶平四中校长的詹天泰和旅泰华侨学者詹力泰兄弟等。 外围巷道 迈向未来 聚天地灵气 前美村老屋 一个御骑乌骓马,一个青骢驹相送, 我将旧迹,一笔一划篆刻在瓦当上, 而你却已走马章台, 去何方,觅得骐骥汲水处。 迎东子古老的城墙,斑驳了岁月的殇。 青瓦红砖间,狗尾巴草在诉说着凄凉。 顽皮的孩童,奔撒着希望。 那孤单的旅人,是否会再一次背起自己的行囊。 你说你已经不再迷茫,你说你已经放弃了远方。 却在食指间,不知不觉你就幻失了方向。 藤蔓安睡着那道墙,雨丝沉眠了那片青瓦。 你说你不再走,心却望向了迷人的天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丽日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时间斑驳了围墙, 秋水是凝望, 凝望是眼眸里的伤, 伤是泪水折射下的华光, 华光是落寞的收场. 然后, 夕阳凄美了走廊, 时间斑驳了围墙, 背影拉伸了方向, 天空定义了凭栏远望的梦想, 演一场爱恨离伤, 奏一曲荡骑回肠, 三千年恒古不变, 你的忧郁, 我的彷徨. 手工灯笼制作间 热情的当地人为我们做节日里才做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