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卷首语:</p><p class="ql-block">春风吹开了花朵</p><p class="ql-block">花朵呈现春天的万紫千红</p><p class="ql-block">春雨滋润了大地</p><p class="ql-block">大地盛满春天的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书如春风</p><p class="ql-block">书如春雨</p><p class="ql-block">徜徉在书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命便饱满充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内心就装满了春天的精彩世界</span></p> 童年“闲”书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上学两本书,放学书包一扔就不见人影,似乎是七十年代人的童年快乐生活的时代记忆缩影。课外书,在父母眼里那是“闲书”,能把语文数学学好,这才叫读书。依然记得自己三四年级的光景,父亲从单位带来《收获》、《雨花石》的杂志给初高中的哥哥们看。我无意中翻翻,被里面的文章吸引,第一次感觉书的魅力所在。谁知被母亲看到,一顿训斥,说是“闲书”,把书本读好就行了,我在不知所措中把杂志还给哥哥,但那读书美好的情愫却在那刻永远种在了心里。</p> 青春“窃”读 <p class="ql-block"> 随着父亲工作调动,和父亲住在一起,他时常会带些书回家。那时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应是当时流行的看书热潮吧,父亲常把头天晚上看完的张页,打开翻过来倒扣着放在床头。有一天等他上班后,便偷瞧了几页,里面离奇曲折的故事,立马吸引了我的心。这一看便不肯罢手,时刻惦记着这本书,盯着父亲的去向,漫不经心偷听父母亲的对话,判断父亲的动向、回家的大概时间。只要父亲一走,立刻把门从里面闩上,手小心地挡着他看过的那页,刚开始耳朵还支棱着外面的动静,后来沉浸在书中,一切都抛在了脑后。就这样,《天龙八部》几部书,紧跟父亲其后,陆陆续续“窃”看完了。但凡父亲忙时,两部书之间的更换时间拉长,那不为人知的焦急等待盼望,现在想起来依然窃窃自喜,这就是读书的幸福感已悄然埋在心底,伴随着岁月逝去,变得越发醇香。</p> 成年“畅”读 <p class="ql-block"> 中师毕业后,做了一名老师。细细琢磨,老人语的职业教“书”,无不有道理。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是教学生怎么读好书,只有会读书,人生这本书也就便变得有味道。职业的原因,自己的阅读人生的模式才算刚刚开启。</p> <p class="ql-block"> 初始,职业书籍,常买常翻,提高职能。他山之玉,帮助自己攻下教学路上的一块块垒石,让教学生活变得不再枯燥无味,轻松而不失忙碌的幸福感伴随着职业生涯。</p><p class="ql-block"> 使命感,多喜读儿童文学。曹文轩、杨红樱、郑渊洁等儿童文学名家不仅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也曾是自己一时跟随膜拜的作家。《草房子》、《淘气包马小跳》、《舒克和贝塔》等儿童文学作品也伴随我走过成年的一段岁月。走进儿童内心世界,便拥有了一颗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童心,让课堂充满童趣,让课间儿童的笑声幸福飞扬。</p><p class="ql-block"> 生活感。沉浸在一篇篇散文中,文章不长,却是内心情感的流淌。也曾受其影响,在凤凰语文网站留下了生活幸福踪迹:《女儿成长日记》、《小确幸》、《敲击心灵》等一篇篇生活散文小故事,为人到中年的我一丝心灵慰藉。</p><p class="ql-block"> 兴趣感。笔墨自古是文人墨客的雅兴寄托,笔之柔软,墨之香润。欣赏书法典籍也就成了日常,心徜徉在笔走墨移间。也曾跟随着女儿通宵达旦地追看惊险推理小说《盗墓》、《杂货铺》等,惊心动魄,推理严密又时刻出乎意料之外。最近几年,对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网购了有关书籍,它们帮我打开了心结,开放了自己,让生命充满的阳光。就因为自己的文字缺少了诗情画意,特别欣赏古代诗歌,寥寥数语,便是一幅画一首诗一句深刻的哲理……便把《诗经注析》、《古诗词鉴赏》等书摆在了书柜上。</p> 忙里“听”书 <p class="ql-block"> 生活的快节奏,生活的繁忙,品茶赏书的静坐时光越来越少,用耳朵看“书”也就成了时代的新时尚。于是,上班或锻炼时,沐浴着晨阳,行走在鸟语花香的幽径中,听着或哲学或诗歌或散文……犹如一曲清泉,荡涤着心灵,这也许是读书的另一种境界吧。虽目不及文字,少了墨香的几分魅力,缺少了画面感,但巧用零碎时间,涉猎知识更广,也会让内心充盈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与书为伴,永远不会孤独。与书为友,永远不会寂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