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开展平等的对话

心情密码

<p class="ql-block">我在一本关于教育的书上读到美国总统罗斯福有句名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他也将这句名言彻底贯彻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很少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说话,而是一直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作为家长,应该主动理解孩子,相信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果将自己放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那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距离感甚至逆反心理,这都不不利于家庭教育,那怎么样做到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呢?</p> <p class="ql-block">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是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的前提,可是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是自己的私有物,在他们的父母的潜意识里,都有这种想法及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把孩子养育大就可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也当然有权利处置,安排他们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其次,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要认真地去考虑孩子的想法,不要总觉得他只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这也是中国式家长最常犯的一个错误。</p> <p class="ql-block">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放下自己家长的权威,允许孩子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关于孩子的未来发展这种事情上,父母爱孩子,总是替孩子考虑和安排,却很少去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只要父母觉得好的孩子,就必须接受,其实这对孩子非常不公平,而且也影响亲子关系,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矛盾冲突激化也是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爱只是在平等的时候才会给人最温暖的感动,不平等的爱,有时候带给人的压抑要比温暖更多。父母在对孩子的爱这件事情上,只有父母平等地对待孩子和孩子交流,放下家长的架子,孩子才会更加的感受到父母温暖的爱。</p>

孩子

父母

平等

家长

自己

交流

想法

对话

温暖

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