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 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在贵州的布依族和苗族中扔然很流行<br><br>他们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br>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蜡会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br><br>蜡染主要源于苗族生活 他们为生产者自身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其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葬单等。<br><br>1.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br><br>2.第二步上蜡.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用来描绘线条最佳.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在上蜡前,先要熔蜡.蜡熔化后,就可以上蜡了.上蜡就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br><br>3.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抹相应的颜色.<br><br>4.染色后,就该裂纹了.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br><br>5.蜡染的主体工程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br><br>6.最后是烘干.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蜡染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已由原有功利内容的意念标记转化为用做欣赏的审美形式,人们在对这蓝白相间的幽远、神秘象征符号的联想与品评中,重新领悟并充实了它的内容。当人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去审视与评价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时,它实际上已超脱了自身,作为一种艺术元素进入了现代艺术生活,实现了向新的文化氛围与审美境界的跨越,展示出新的文化意义。 <br><br> 蜡染之美,是一种纯净之美。没有那么花哨,没有那么明艳,却在历史长河中保留着最纯真的色彩。那一朵朵蓝花,开在了每个人的心中。这种素净高雅并不会过时。还能被挖掘出更多潜能,让这一民族特色技艺产生更高的艺术价值。<br>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苗族蜡染制作讲究精细、纹样美观、构图精巧、色彩鲜明,具有非凡的审美文化价值。千百年来,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妇女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传承,并发展着苗族蜡染技艺,特别是在苗族聚居区,因特殊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以及与苗族同胞生产生活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州苗族蜡染风格,在苗族同胞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贵州苗族蜡染集匠心巧思、精湛技艺和“有意味形式”于一体,寄托着人类共通的情感与向往,具有超越民族、地域和时间的永恒、普遍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