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也明确指出了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的流露情感。”“我们也可以把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匆匆》一文中作者选取的事例都是生活中人们难以察觉的寻常事,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真切的让读者感受到了时光匆匆流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抓住这一契机,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读写结合的环节。</p> <p class="ql-block">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朱自清散文《匆匆》里面开篇的句子。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作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寄情述怀,感叹韶华易逝,人生短促,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p> <p class="ql-block"> 一、紧抓文本,训练语言。</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天都在过日子,往往就这最普通的事情,就容易被忽视。在作者眼中,日子有什么特点?到底是怎样的?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认认真真读文本,引导学生一步步浸润文本,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文中表达上的技巧,仿写文中表达的方式,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运用文中优美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 课堂,孩子们表现积极,主动配合老师,课堂氛围活跃。</p> <p class="ql-block"> 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品悟课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很快体会到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二、关注细节,品析语言</p><p class="ql-block"> 在探讨“时间”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讨论交流自己的体验、感受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获得的。在此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注重“悟”字和“情”字,将朗读内容与生活感悟融为一体,使孩子们的朗读入情入境。如:日子与桃花、燕子、杨柳比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作者为了写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想表达他怎样的情感?……就这样一步步让孩子们沉醉在字里行间之中,把那种留恋、无奈、怅然若失的感觉读了出来,真情在琅琅地读书中流淌……读着读着,让文本的内涵在课堂上一步步深入。</p> <p class="ql-block"> 老师认真指导,孩子们用心感受。</p> <p class="ql-block"> 三、联系生活,拓展语言</p><p class="ql-block"> 从实际出发,设计出更加贴切学生的课堂教学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从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 让学生写写六年的小学生活的日常:上课、游戏、值日……这样的练笔内容,真实、自然,学生更容易表真情情。“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每一个环节都围绕“语言训练”来落实,学生们就像蜜蜂一样在课文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关注学情,巧妙点评</p><p class="ql-block"> 在轻松愉悦地“点拨”“追问”中,学生的思维不断生成、发展,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进行文本的交流与融合,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堂也因此更精彩!在这充满着尊重,鼓励的语言中,开发着学生的智力,使他们获得知识的“土壤和动力”,不断思考,不断地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最初的凝滞走向了最后的融通。在完成教学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把“读文本和读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文本内涵及人文价值,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是啊,一个需要用一生思考的问题,人生一去不复返,人生该留下一个怎样的痕迹?今天留一个作业:为这个问题写一个答案,想想我们该怎样走这一遭?</p> <p class="ql-block"> 在本节课上我们不仅体会到了散文语言的优美,还欣赏了清秀的汉字之美。让孩子们更懂得“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光阴易逝。</p><p class="ql-block"> 时光来去匆,不负韶华年。珍惜少年时,一刻莫等闲。我们感慨着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时,也懂得了时间的可贵。未来如纸,时间似墨,让我们提起笔来,浓汁泼墨,肆意涂抹,描绘出自己的锦绣人生。</p> <p class="ql-block"> 赵海娟,西安高新区第三十九小学二级教师。执教以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一贯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曾多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校级赛教优胜者等荣誉称号。生活中她待人真诚友善,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热情,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她一直继续探索、前行。</p><p class="ql-block">教育理念:追求求真、求善、求美的理念。教学基本功扎实,注重实效,善于反思。</p><p class="ql-block">教育格言:用自己的行动和自己的心去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快乐、获得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