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城散记五:万选才之死

颍右集

<p class="ql-block">1930年,豫西蹚将“汝州派”的带头大哥樊钟秀在“临颍末战”后被炸身亡,四五万“建国军”群龙无首,自此分崩离析。</p><p class="ql-block">而由豫西蹚将“杨山派”组成的“镇嵩军”二代里的第一悍将万选才,死因也和临颍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且其部队在临颍驻扎时间较长,在当地也颇有些相关事件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选才,嵩县阎庄街人,早年为蹚,逐渐势大,1920年被“镇嵩军”的初期第一猛人憨玉琨收编</p><p class="ql-block">1925年的“憨胡战”,憨玉琨兵败自杀,万选才带部再归柴云升,其后因收缴陕军岳维峻、李虎臣的武装,力量大增。</p><p class="ql-block">1926年,“镇嵩军”包围长安事败,柴云升出走,万选才又收拢柴云升、姜明玉和梅发魁的部众,跟随刘镇华投靠冯玉祥,任“镇嵩军”麾下两军之一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0年的中原大战,有意投靠蒋介石的“镇嵩军”十五军军长刘茂恩将万选才诱捕后解送至南京,以做为自己脱离冯、阎归顺老蒋的见面礼。</p><p class="ql-block">蒋介石在南京亲自接见万选才,并希望万选才带领部下投诚。</p><p class="ql-block">于是万选才写信给驻扎于临颍县的麾下部队暂总指挥石振清,结果却被石振清出卖,导致蒋部顾祝同带人前来临颍县收编时遭到伏击,大败而回,听闻消息的老蒋于盛怒之下将万选才处死。</p><p class="ql-block">石振清,嵩县德亭人,自此和刘茂恩军中的嵩县饭坡人阮勋一样受到“嵩县帮”排斥,远离军中的下落不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任河南省代理主席、老蒋的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同学张钫,在樊钟秀和万选才先后被害后,将其两者的部分人马收编为第二十路军,下辖万选才老部下宋天才任师长的75师和包括原万选才麾下李万如、范龙章等其他各部组成的76师。</p><p class="ql-block">1930年的6月底,因驻扎于临颍县贺坡村的75师参谋长为中共党员郑宝钟,于是中共河南省委指派特委书记杨建民策划该部兵变后组成郑宝钟任军长的15军,但计划不慎外泄,郑宝钟不幸于夏城村附近遇害,史称“贺坡兵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1996年版的《临颍县志》所言:1933年,中共许昌工委巡视员杨松柏发动了驻临颍的76师456 团某营举行兵变,部分官兵于2 月7日下午砸开监狱放走全部囚犯,并开枪打伤县长张靖手指,又将其带到襄城县颍桥镇后放回。</p><p class="ql-block">但还有种说法:1933年年初,张钫趁休整之际,为了提高战斗力而撤换了如76师228旅456团团长姚星五等数个土匪出身的军官,结果引发下级军官强烈不满,228旅驻临颍的某营连长楚某,因此愤而将县政府抢掠一空并打伤县长,拖着队伍回了宜阳老家。</p><p class="ql-block">228旅旅长范龙章,于1945年在邯郸协助高树勋起义,建国后先后在开封面粉厂、河南省参事室工作,1972年病死于郑州,享年7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75师为“剿共”而进入福建驻防。</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为加强福建省的抗日力量,75师和原樊钟秀部李万林旅、原孙殿英部王殿阁旅组成的80师合编为第100军,其后先后参加了厦门保卫战、冬季攻势作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和湘西会战。</p><p class="ql-block">其中宋天才在厦门保卫战后辞职回到嵩县老家,因严拒日军诱降而不得已的躲进山中一年。</p><p class="ql-block">而接职的老部下韩文英,于1943年因病离世,葬于福建省光泽县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徐静蕾父亲徐子健的大作《父亲的军装》里,专门讲述过第100军63师189团团长西峡的陶绍唐,1943年牺牲于常德会战的详况。</p><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被解放军打残的第100军在湖南衡阳重建。</p><p class="ql-block">8月,该军第197、307师参加长沙起义,被改编为解放军第214、216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豫西的蹚将军,最盛时人马多达二三十万,但随着1930年“汝州派”统领樊钟秀在“末战临颍”后被炸身亡、“杨山派”的二代第一悍将万选才因“临颍事件”横死,饱经离合的蹚将军,就此定型的只剩下五六万人枪。</p><p class="ql-block">豫西“蹚将军”的官兵皆为不懂太多大道理的底层文盲百姓,早年为蹚时也曾程度不一的为害一方,但在其后大是大非的抗日战争中,却鲜闻“曲线救国”的人人争先,无畏生死的立功无数,没给家乡父老丢脸的打出了河南健儿的血性与威风,令今天的我等豫人每当谈起抗日战争都可以自豪的昂首挺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