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推荐:最适合父母看的心理学书籍

新牟小学王蕾

养娃的心理学 初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捕捉儿童敏感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常看我文章的读者,应该常常看到“孙瑞雪”这个名字,她是中国着名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其他育儿专家不同的是,她开办了一所幼儿园,在里面践行蒙特梭利教学法“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并将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表现,以及家长使用蒙特梭利教学法后的感悟,整理成了一本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常常觉得蒙特梭利,以及爱与自由这些字眼是属于外国人的,不接地气,孙瑞雪就用一个个真实巧妙的案例展现给我们看,全世界的孩子其实都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都会在特定的时段爱吃手、爱扔东西、爱涂鸦……将蒙台梭利的理念解释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你是否接受“敏感期”这一概念,我们都可以通过这本书更清晰的了解孩子行为与心理的生长规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中的许多案例都十分有趣,连我妈这个不怎么看育儿书的人,都把它当成故事书看得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个案例后还有实用的解决方法介绍,让我们在欢乐之余又对孩子那些看似“调皮”的行为,多了一份理解与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叮当现在八个月,经历了吃手、扔东西等敏感期,因为之前就熟读过这本书,书里告诉我那是孩子在用手探索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抱着这种理解,我并没有因此感到特别烦恼和不解,反而是更为耐心的去观察他的行为,并且用书里的办法一点点的去引导,感觉很好用。</p> 中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养育的选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书倡导的是“科学育儿”,书的作者陈忻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成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一名正儿八经研究婴幼儿心理的专家,有着这样的专业背景,书里绝不是一些打着科学旗号,廉价知识凭凑出来的内容,它背后的支撑是世界儿童心理最新最科学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连国内大热的心理学教授DR.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魏坤琳)都在序言中表示,自己遇到育儿问题时会向她请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大家也千万别觉得这是本大教授写出来的艰涩难读的理论书,陈忻在工作之余其实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在育儿上并不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依然坚持用自己的感受去与孩子相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书围绕“我的孩子脾气为什么会那么大”“电视节目是早教还是伤害”等13个父母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展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论解释之余配合案例,并提供科学实用的小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对于急躁孩子的“魔法皮筋”法,对于孩子入学前分离情绪的“亲亲法”等等,语言科学专业却又充满了一位母亲的细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一套出自“妈妈”与“教授”双身份,经过“科学”与“实践”双认证的育儿大法,可信度绝对不是一般的高。</p> 高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父母效能训练手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面管教》和这本《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应该算是所有育儿书中,唯一技巧介绍多过理论解释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我之所以放到高阶,是因为它不是一本用来看,它是用来做的,是一本一定要去实践才会有用的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戈登是美国非常着名的临床心理学家,他的牛逼之处在于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道为啥是“和平奖”吗?因为PET其实是一个风靡西方的亲子沟通课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千上万的美国家长因为学习了这个亲子沟通理论,和孩子吵架少了,家庭和平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起其他维护世界和平的提名人,戈登应该是第一个因为维护人际和平、家庭和平而被提名的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书是切切实实的将我们最常提到的“倾听”“尊重”“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化成可操作的实用沟通技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最主要的绝招有三:“积极倾听”——如何在孩子觉得有问题的时候,倾听孩子的感受;“我信息”——如何在我们感觉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向孩子合理的表达我们的感受;以及“第三方”——如何在我们和孩子都觉得对方有问题的时候,通过协商,达到共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上去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这几年,PET在国内也逐渐兴起,我也曾去接受过专业训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将此方法尝试用在活动和个案中,在使用之前,我也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用了之后发现真是神奇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真的不用摆权威、说道理,就能使孩子觉悟,帮助孩子去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让孩子体谅我们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信我,只要你用心学,反复试,绝对会惊艳,引用我曾经一个家长学员的话:“活了36年,这是我学过最震撼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闻不如一见,百听不如一试,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民主的父母,渴望与孩子拥有和谐的关系,赶快去读PET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S:此书内容很好,但撰写逻辑上较为西方,如果有条件的家长建议在接受专业课程训练的同时阅读此书,或者结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一书共同阅读)</p> 养自己的心理学 初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为何家会伤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武志红应该算得上是国内最会写文章的心理咨询师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书用最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讲了一个最重要的心理学观点:一个人童年时跟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他的人格,“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便是他与世界的关系模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从心理学角度,我个人觉得本书在理论方面还稍显不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该书最精华的部分则是作者用自己心理咨询实践中的30多个具体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家庭中,那一个个触目惊心却又似曾相识的经典伤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对孩子溺爱的父母是为了弥补自己穷困缺爱的童年;太在乎他人看法的人是因为童年被母亲的忽视;总是在恋爱中失败的人是在重复童年与父母的扭曲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乎大部分的人都能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的问题。想要治愈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痛”从何而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度很庆幸,虽然我的原生家庭并不很完美,但我可以学心理学知识,可以进行自我成长和疗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一代代不幸的基因在我这里被斩断,不流传给孩子,这才是对孩子的负责。</p> 中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少有人走得路 》</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书我是在高中时看的,时至今日,它依然常常出现在图书榜单上,可见它的经典程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我已经有些记不清楚,但我仍然记得当时读完后的那种震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就是从这本书起,我开始非常明确深刻的意识到,一个人若是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必须要认识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局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并且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一点点避免、走出童年的阴影,这才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和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后,我在这本书的启发下,读了更多的心理学书籍,一点点的研究自己,研究父母,去自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如书中所说“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可以算是鸡汤,但他又绝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鸡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同样出自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里面夹杂着作者引领迷茫的成年人走向心智成熟过程的大量案例与对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用最为经典的语言为我们重新阐释了“爱”“自律”“成长”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你看完上一本《为何家会伤人》,你开始发现自我问题与原生家庭的联系,可你在处理时又感觉困难重重,毕竟,一些过去的阴影实在太过深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可以再拿起这本书,也许就会让你再次充满勇气与坚毅的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走上心智成熟的旅程。</p> 高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热锅上的蚂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为家庭问题,人际问题所苦,又孤立无援,无处诉说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我几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反复通读了两遍,因为信息量实在太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仅为我揭开了家庭治疗的面纱,令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这一真理,帮助我更好的去成为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童年如热锅蚂蚁般,被原生家庭煎熬的家人与自己,进一步走出自己原生家庭的阴影,更好的去经营现在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不同于那些理论居多的专业心理书籍,而是一本讲述真实家庭故事的小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用生动细腻、引人入胜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家庭,女儿离家出走,试图自杀,老公出轨,婚姻岌岌可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解决女儿的问题,一家人开始了艰难的家庭治疗之旅,最后在理解和倾听中重建爱的信仰,重获新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初学者,以前我也常常觉得治愈一个问题深重的家庭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使看过一些简短精炼的案例,也仍然觉得里面似乎有鸡汤的成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读到这本书,在那一个个详尽治疗的细节中,真实到震撼的家庭冲突描写中,我才真正明白了家庭中沟通的意义,争吵的意义,了解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等诸多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对于初学心理学的人来说可能有点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你真的读懂了它,并运用书中的方法去经营你的婚姻,对待你的孩子,你将会收获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穷养儿富养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穷养儿富养女》实际是一套,一共四本,里面非常详细地阐述了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而且还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孩子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岁之前,是孩子人格、品质、行为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妈妈这个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这本书能够帮助妈妈了解最基本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中收录的一些实例极具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妈妈(当然了,爸爸也可以看,一样的有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营养》,作者是著名亲子专家林文采老师。在心理学界,心理营养的整个系统概念是由林文采博士提出。林老师是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美国临床辅导学博士,目前在马来西亚、中国等地进行教学,专攻萨提亚领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营养”一词由林文采老师首次提出。在帮助数万个家庭和孩子建立关系后,林老师开始教导父母亲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给予孩子“心理营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发现,只要父母亲开始给予孩子心理营养,孩子就真的如同生命得到了滋养,生命的天性就能绽放,孩子的偏差行为就会渐渐消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文采老师认为,心理营养有五种,需要在孩子各个不同阶段给到他们,如果能够在那个阶段给与孩子适当的“心理营养”,孩子的心理就能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是0~3个月的孩子最需要的营养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父母的生命中,孩子最重要。这也是0~3个月的孩子最需要的营养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这是4个月到3岁的孩子最需要的营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这是4-5岁孩子最需要的营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这是6~7岁的孩子最需要的营养。</p> 陪孩子一起读的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我亲爱的甜橙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巴西)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部有着相当自传性质的儿童小说,作家精确地“摹拟”一个五岁男孩的口吻,记录了一段温馨而伤感的生活片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岁的泽泽聪明而早熟,这个天性敏感的男孩,喜欢美国西部电影,喜欢唱歌,总是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委屈,他甚至发现了一棵“会说话的甜橙树”,每当挨罚的时候他就去找甜橙树聊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这个世界上他最喜欢的人”——老葡。老葡取代了那棵“小甜橙树”,成为他最想念的倾诉对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发现,原来现实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温柔与爱,但是坏消息突然来临:先是因为修路而要砍掉小甜橙树,接着老葡突遇车祸。那个幻想世界中的爱,那个现实生活中的爱,都突然地离开了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的心是很大的,放得下我们喜欢的每一样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你停止喜欢一个人,他就会在你心里慢慢死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请把我买走吧,这样家里就会少一个人吃饭……如果觉得贵,也可以分期付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假如给我三天光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美国)海伦•凯勒</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假如你的一生只有三天能看到光明,你会拿来做什么?海伦说,她会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看那绚烂的色彩,看那雄伟的建筑,看至亲之人的面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80年,海伦在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出生,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被连日的高烧折磨,昏迷不醒。苏醒后,她便看不见、听不见,甚至连说话都含糊不清。一开始她拒绝、她绝望,她甚至消沉,直到遇到了——安妮·莎莉文小姐。莎莉文小姐教会她如何用双手感受别人说话时的嘴型变化,如何学习,如何记忆,最重要的是教会了她什么是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她考入大学,掌握了五种语言,创作了14部著作,创办了基金会……她是世界上少有的女性坚强人物,是本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她的事迹成为后世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德国)于尔克·舒比格</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谁读这本书都会惊叹,因为在书中藏满了美丽的灵感。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摈弃一切成人世界里的复杂,更能发现一些很本质的东西。而人生的哲学也不尽然存在与那些看起来高深莫测的哲学著作里,它可以藏在简单的字里行间,藏在无数个平凡可爱的小故事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粗看,它是一种稚拙的面目,就像伏在你的腿上起劲地为你胡乱编故事的小孩,上天入地,天马行空。有些故事,似乎依着孩童的逻辑,讲得絮絮叨叨,不合逻辑,可仔细品,便觉得那些古怪的话里都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心是柔软的,也是清澈的。万物虽然简单地生活,却必须懂得简单的道理。因为“对火来说简单的事情,对于风来说却未必;对鱼来说简单的事情,对鸟来说却未必;对树根来说简单的事情,对树枝也未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城南旧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林海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自己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自传体小说,真实的体现了当时社会情况的同时,为我们展现出一段段不一样的悲欢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夏洛的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美国)E·B·怀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个蜘蛛和小猪的故事,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p>

孩子

本书

心理学

营养

家庭

心理

童年

作者

育儿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