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老同学山东聚会(2016.10.10—10.16)

今生乐

<p class="ql-block">2016年10月10日一10月16日,我们初中老同学和家人一行7人奔赴山东,与在建瓯一中分别46年的石军华及家人张朋聚会。(道炜夫人凤姬留守建瓯、森泉夫妻临行前因有事未能成行)。</p><p class="ql-block"> 在下榻的临邑万力宾馆合影。</p> <p class="ql-block">石軍华夫妇设晏款待</p> <p class="ql-block">在石軍华家啃玉米</p> <p class="ql-block">在临邑公园等景点游览</p> <p class="ql-block">  游览孔府、孔庙、孔林风景区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是历代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p><p class="ql-block">山东济宁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创立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p><p class="ql-block">孔庙,是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由鲁哀公孔子生前的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后经历代王朝,特别是唐宋,以后不断扩建和整修,规模越来越大,现已成为占地六百多亩的古代杰出建筑。仅宋真宗元祜二年一次就曾建殿堂廊庑达三百六十间,明弘治十二年重修,历时五年,耗银十五万余两。</p><p class="ql-block">孔府,即“衍圣公府”,在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地,规模宏大,占地240亩。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衙宅合一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从全国各地带来奇花异木来此种植,此后,随其地位的逐步提高,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明永乐年间扩大为十八顷。清康熙时期拟扩大到三千亩,现孔林内有树木十万多株,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p> <p class="ql-block">“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位于山东济宁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景区的南面。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正对孔庙。门额题“万仞宫墙”,语出子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原为明嘉靖时山东巡抚胡缵宗所题。清乾隆皇帝亲临曲阜祭孔时,将胡书凿去,易以御笔。</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曲阜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1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为当时孔庙的大门。“弘道”为清世宗据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语命名并书写匾额。清雍正七年据《论语》“人能弘道”钦定命名,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门下有元碑两块,东四棱碑为“曲阜县历代沿革志”。记载了曲阜的变迁沿革,史料价值很高西碑为“处士王处先生墓表”颇有书法价值,是1966年移入孔庙保管的。</p> <p class="ql-block">  走进孔府大门,穿过小院,便到了孔府二门。此门为清代建筑,也是按照定制所建,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打开,只有在婚庆、丧葬、节日、重要来宾等特殊日子才会徐徐打开。门深二间,阔三间,高8.33米,长13.27米,宽9.37米。五檩三柱分心式木架,灰瓦悬山顶,檐下施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平身科二攒。</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先师手植桧”是位于大成门内东侧石栏围护的桧树,树东石碑是明万历年间杨光训手书。 古桧挺拔高耸,树冠如盖。据记载,古桧原为孔子亲手所植。今存桧树为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于古树桩下复生的新枝长成的。树东有明人杨光训“先师手植桧”被人视为孔子思想和孔子后裔兴衰的象征,倍受敬仰。约有2400年树龄,依然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孔子死后,弟子们带来各自家乡树种栽植在孔子墓周围,孔林内树种很多。子贡所植楷树在明代枯死仅存树桩,后人立碑建亭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和元气”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  在孔庙之中,有一座改过名的牌坊,您知道是哪里吗? 这座牌坊位于太和元气坊之后,名曰“至圣庙”坊。 “至圣庙”坊始见于明弘治庙图碑中,应为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修庙时所添建,当时名为“宣圣庙”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建时易名“至圣庙”。 此坊为三间四柱冲天柱式汉白玉石坊,上刻篆书“至圣庙”三字,两稍间额坊平,云龙图案,线条流畅,构图匀称,雕刻精细。 司马迁是最早提出孔子是“至圣”的人。“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 《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司马迁本人对孔子推崇备至,这句话更是对奠定孔子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孔子去世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历代帝王对孔子加封了十几个封号和尊称,后宋真宗追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的封号,后世嘉靖皇帝,顺治皇帝都称孔子为“至圣”或者“至圣先师”,赞扬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乘坐马车游览孔府、孔庙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泰山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 泰山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之称。 泰山的高度为1545米。全程共有约6331级台阶,全长5.5公里,几乎全部为盘路。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泰山风景名胜区是在山东省泰安市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400多平方千米。泰山被喻为中华民族伟大崇高的象征,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缘的齐鲁丘陵之上。主峰海拔1545m,山势磅礴,雄伟壮丽,为五岳之首。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至明清,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文人墨客吟咏题刻,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被誉为露天的历史、艺术博物馆。有岱庙、普照寺、碧霞祠、经石峪刻石、灵岩寺等名胜古迹和玉皇顶、日观峰、月观峰、石坞松涛、鹰愁涧、龙潭瀑布等景点以及许多古树名木。</p> <p class="ql-block">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p> <p class="ql-block">神门以山门为界,分为内外庭院,我们爬上台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西神门,此外还有东,南两个神门。 之所以建神门是因为,碧霞祠是祭祀碧霞元君的神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圣水井,传说孔子和历代帝王登山封禅都饮用这口井的水,因此得名。碑上所镌“圣水井”三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书。</p> <p class="ql-block">泰山南天门又名三天门。南天门位于十八盘尽头,是登山盘道顶端,座落在飞龙岩和翔凤岭之间的山口上。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是登泰山顶的门户。创建于元至元元年(1264年),明清多次重修,建国后又翻修两次。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p><p class="ql-block">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p> <p class="ql-block">  升仙坊位于山东省泰山中路紧十八盘的起始处,为两柱单门式石坊,额题楷书“升仙坊”。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上临岱顶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飘然升仙的意境,故名“升仙坊”。游人至此小憩,每每浮想联翩。回视山下,常有腾身云霄之感,举首仰望,南天门近在眼前,奋力攀登,岱顶在望。</p> <p class="ql-block">玉皇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是五岳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殿而得名,主祀玉皇上帝。始建年代久远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p><p class="ql-block">相传最初秦始皇曾到此祭天。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的泰山,位居五岳之首。其主峰海拔1545米。古人形容它通天拔地、雄风盖世,享受“五岳独尊”盛誉。这是泰山的天街。</p> <p class="ql-block">泰山天街是指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全长约一华里南天门向北的一段路,约有100米,称为北天街,岱顶天街,商铺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风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