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赏析06-【清】华嵒《蜂虎图》,300年来争议不断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中,珍藏着一副有名的“怪画”,名叫《蜂虎图》。近300多年来,有无数画家想要把这幅画研究明白,却都只能连连摇头,表示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b>  为何说《蜂虎图》怪呢?</b></p><p class="ql-block"> 一来,作者竟将老虎画成了“病猫”。《蜂虎图》中的老虎骨瘦如柴、神情萎靡,身体弯曲佝偻着,蜷缩在一起,低着头,眼皮微抬,透着惊恐和痛苦;嘴角向下耷拉着,写满了委屈。怎么看都像是一只病猫。</p><p class="ql-block"> 二来,名字起得怪。一般跟虎有关系的词语,都自带威慑力。比如:虎虎生风、猛虎下山,龙腾虎跃等等。但是这幅画的名字,却叫《蜂虎图》。不仅把小小的“蜂”跟“老虎”放在一起,而且还放在了老虎的后面,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p> <p class="ql-block"> 从这幅画的作者身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 《蜂虎图》的作者名叫华喦(yán),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和画家,也是“扬州八怪”之一。华喦在工笔画、虫草画、禽鸟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画花鸟,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 华喦出生于福建上杭,从小虽天资聪慧,但是家境一直不富裕,而后便年幼失学,来到一家造纸厂做学徒,天天给造纸厂老板放牛。华喦去放牛的时候,每天都会经过一条小河。有一天,他牵着牛,走到桥的正中央,无意中停下来看了一眼,马上就被这美丽的景色震慑住了。</p><p class="ql-block"> 在溪水中,倒映着他、牛和青山、绿树的影子,形成了一副漂亮的风景画。从那天开始,华喦每天放牛的时候,就开始偷偷地练习画画。写生的对象就是他放的牛。经过不断地练习,他的画功逐渐见长,可谓画得惟妙惟肖、颇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写生过程中,华喦养成了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他后来画的鸟,在细节上都是栩栩如生。天赋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华喦的画越画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p> <p class="ql-block">  华喦画虽然画的好,但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于是他离开家乡,一路漂泊到了杭州,中年时期,也曾去往京城谋求出路,却并不顺利。又返回杭州,中晚年就一直频繁往返于杭州、扬州,以卖画为生。</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期间,华喦结识了郑板桥等人,成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位列“扬州八怪”之一,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p><p class="ql-block"> 按说,华喦擅长观察,怎么会画一只跟事实严重不相符的老虎呢?</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幅画的背后,是有玄机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老虎的眼神中写满了恐惧,而且眼睛是往斜上方看的,这是为何?</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幅画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后来经过战乱,表面已经损毁严重了。后来,在修复的过程中,也曾经有人发现,在老虎的身后有一些小黑点。不过,人们一直以为,那些黑点是霉斑。</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经过专家的鉴定和修复,才知道那些黑点不是霉斑。把小黑点放大十倍以后,可以看清楚,这个黑点,居然是一只马蜂。</p> <p class="ql-block">  马蜂颤动着翅膀,像是要随时飞向老虎一样。想必,这只老虎招惹了马蜂。虽然是百兽之王,一旦落入了马蜂的地盘,面对小小的马蜂也无可奈何,只能露出恐惧的表情,仓皇而逃。</p> <p class="ql-block">  很多网友觉得被野蜂蛰是一部分,画中的荆棘也是导致老虎变“病猫”的原因,原来昔日威风凛凛的老虎,误入了野蜂的领地,被蛰的逃跑,又被周围的荆棘刺痛不知道往哪里逃,只能作可怜状,看完华喦的《峰虎图》,真是能把人笑翻在地。</p><p class="ql-block"> 有学者推测,这幅画,可能创作于华喦的晚年。那个时候,华喦吃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空有一身才华,却没有施展的空间。而且处处被人欺负,被人算计。《蜂虎图》在外人看来,是一副怪画。但是对华喦来说,却是一生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