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来临:<br>有家长说,孩子现在大了,越来越自主,花销也多了,离家住校,孩子平时拿着钱,不会计划是一周或一个月的钱,结果两天或两周就花完了?或者本来花80元就可以买到的东西,非要花800元甚至2000元去买顶级品牌或限量版?今天就和您来聊聊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消费观的话题。[玫瑰]<br><br>昔日来临:<br>消费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进行消费行为时所持有的观点以及对消费方式和内容所采取的态度、观点、立场的总和,是人们对消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消费时会采取何种观点、态度。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这种看法或态度,对人的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br><br>昔日来临:<br>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消费自主权越来越大,这个阶段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会为成年以后孩子的经济独立奠定良好基础,因此,这个时期引导孩子形成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就十分重要。<br><br>昔日来临:<br>一、孩子常见的消费误区<br><br>昔日来临:<br>根据研究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的比较节俭理性,有的会在消费时追求新颖时尚,突出个性。从整体来看,孩子存在的一些消费误区,集中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br><br>昔日来临:<br>1、盲目从众,缺乏主见<br><br>昔日来临:<br>就是看到别的同学都买的东西,自己也要去买,而买的东西往往用处不大,有时候买回来就放着。有一个针对高中生的消费调查发现,当问到“你的消费观来源”这个问题时,有近40%的人参考同龄人或者父母。当说到“花钱应该有计划性,存钱能给我带来安全感和成就感”时,认为符合情况的只有4%。这说明孩子们的消费缺乏计划性和理性,大多数时候是从众、冲动型消费。<br><br>昔日来临:<br>2、攀比虚荣,看重名牌<br><br>昔日来临:<br>孩子希望获得同学的尊重和认可,希望同学能接受自己,喜欢自己。他们觉得比别人差,就会很没面子。因此,为了一种因比较后的优越感,攀比心就形成了。例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苹果手机,自己也要买一部。看到同学穿名牌运动鞋,觉得自己也不能差了,也要买一双。<br><br>昔日来临:<br>对天津市高中生消费观的调查发现,在“服装等生活用品不需要非得是名牌,只要质量好就可以”这个问题上,有54.2%的学生认为不符合他们的情况,更有19.9%的学生认为完全不符合,只有2.5%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这可以看出高中生在购物时会注重名牌。<br><br>昔日来临:<br>3、重物质、轻精神<br><br>昔日来临:<br>孩子们在消费上,还有一种倾向,就是重物质,轻精神,忽视了对未来发展的投资。他们很少买书,而是把钱都用在了买服装,娱乐活动上。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开销最大的是零食和饮料,其次为通讯和服装,然后是上网、娱乐和请客送礼,只有很少的零花钱用在购买学习用品上。<br><br>昔日来临:<br>二、哪些方面影响孩子的消费观?<br><br>昔日来临:<br>1、明星代言的光环效应<br><br>昔日来临:<br>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一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现象。可以理解为我们说的爱屋及乌。<br><br>昔日来临:<br>现在很多广告用名人代言,这些人都是孩子乐于模仿的对象,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于是,孩子就会买一些名牌产品,尤其喜欢购买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的产品。我想起了邻居家的小孩,最开始看见孩子用的是vivo手机,后来就换成了华为,我问孩子怎么说换就换了,孩子说是因为易烊千玺。<br><br>昔日来临:<br>2、家长的溺爱和理财教育的淡化<br><br>昔日来临:<br>现在大多数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比较娇惯,不想让孩子在物质上受委屈,大人自己可以省吃俭用,但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是尽可能满足。但这样的方式,孩子很难意识到消费背后父母的负担,不能理性消费。<br><br>昔日来临:<br>此外,父母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也比较淡化。有研究发现,在“父母经常教育我怎么合理消费,并关注我的消费状况,”这个问题上,只有16%的孩子符合情况。<br><br>张:<br>@【大姐】昔日来临 老师,我感觉目前群里很多妈妈都是这样满足孩子的呀<br><br>昔日来临:<br>3、孩子的个人需求<br><br>昔日来临:<br>@张 满足孩子你感到幸福吗?其实我觉得,消费观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评判,这样就是好的,那样就是不好的,我觉得判断的标准就是一个,是否感到幸福,金钱和金钱的使用让人感到幸福,就是它最大的价值。<br><br>昔日来临:<br>3、孩子的个人需求<br><br>昔日来临:<br>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有5中基本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的出现有先后顺序,只有当低级需要基本满足之后,高一级的满足才能真正实现,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根据这个需要的分类,我们就很容易看出来,孩子买新品饮料、名牌衣物,请客吃饭,是他们归属和尊重的需要。他们渴望得到关心、重视以及别人的尊重。孩子觉得因自己穿着入时、出手大方而让大家另眼相待时,就会觉得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当然也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提升个人能力、气质,来展现自己,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br><br>昔日来临:<br>三、3个方面引导孩子正确消费<br><br>昔日来临:<br>1、实事求是,接受孩子和自己的消费观念不同<br><br>第一缕光:<br>@【大姐】昔日来临 孩子住在单独的寝室,他自已选了一款音乐闹钟,我觉得他在一边就寝也得严格时间管理,搞个音乐闹钟很容易超时,时间一长,按时就寝就做不到了,他的闹钟已到货,我在想给他时怎么说<br><br>昔日来临:<br>前面我们已经和大家分享过了,消费价值观是指导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态度和观点。它和个人的理念有关,从这一点来看带有主观性。亲子双方的理念不同,消费行为自然也就不同。比如孩子认为穿衣要注重时尚和品质;而父母可能更务实,追求实用。那就有可能孩子600元只买了一双鞋,而父母可能从头到脚买了一套,也许还有富余。所以,在观念上亲子两代人有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因此,本着实事就是的原则,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孩子和自己想的不同,接纳彼此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做法。其实,接纳孩子和自己的不同,也等于是在满足孩子的尊重需求。如果双方谁都觉得对方的不合适,强行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来做,有可能会增加亲子冲突。<br><br>昔日来临:<br>@湖北高三加油站 沉住气,亲爱的,您昨儿还说如果自己淡定一点,就不会白发疯长了,经历了艰难获得的感悟要长智慧呀[拥抱][拥抱]<br><br>昔日来临:<br>2、行为示范,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适度消费<br><br>昔日来临:<br>俗话说,吃饭穿衣量家当。过度透支,提前消费,它会让家庭面临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因此,父母也要把这个观念传输给孩子,即要量入为出,也就是“有多少钱,做多少事”。但高中的孩子,是听不进去这种说教的。最好的是在行动中影响孩子。<br><br>昔日来临:<br>有一个方式,家长可以尝试。就是和孩子一起实际到商场或者超市购物,和家长一起选用家庭必备用品,让孩子看家长精打细算为家庭节省开支,理性消费,对孩子会更有益。记得有一次去超市,看到一个妈妈和一米七个头的儿子一起选商品。孩子随手拿了一个,妈妈说看看价格,再看看后面的配料表,看添加剂是不是比较多。孩子看后说,这个不太健康,再换一个。然后又是看价格又是看配料表,大约选了有10分钟,孩子和妈妈终于选到一款性价比高的放在了购物车里。<br><br>昔日来临:<br>给孩子示范消费技巧,精明消费。在孩子消费时,引导孩子货比三家,精明消费。这不是为了克扣孩子,让孩子变得小气,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用更优惠的价格去买下自己想要的东西。让孩子知道,善于利用各种优惠信息,花钱也是很快乐的事情。<br><br>第一缕光:<br>@【大姐】昔日来临 您就明示哈,我给他闹钟时要不要说晚上听音乐找音乐不要影响就寝哟<br><br>昔日来临:<br>有位爸爸曾经和我们分享过,他说他带孩子出去吃饭前,或者买东西的时候,就让孩子留意一下有没有优惠信息,教他们使用这些优惠,让他们感受聪明消费的乐趣。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推荐,各位家长可以尝试。<br><br>昔日来临:<br>@湖北高三加油站 您觉得淡定的话,是说还是不说?<br><br>昔日来临:<br>3、自主消费,通过零用钱建立孩子的规划意识<br><br>绿如蓝:<br>我家老大我几乎很少宣贯什么节约,不虚荣啊。但是因为我们自己夫妻俩就比较节约(爸爸是认为加工食品一点都不吃最好,我是觉得偶尔吃一点不要紧,我们都还算攒钱小能手,我坚持适当按照收入比例消费,爸爸是够用就好越攒钱越好)。所以我们的儿子也跟我们很像,不挑穿的,吃的也会看配料表,比如代可可脂的巧克力不要吃,要买可可脂的。女儿因为物质上满足的更多,才5岁,这方面还没啥概念。<br><br>昔日来临:<br>我的同学曾和我开玩笑说,他的消费观是在他的自主意识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应运而生的。虽然是句玩笑,却也说出了一些道理。越早体验自主,越能及早规划。所以,零花钱是一个很不错的途径,让孩子比较早的去体验完全做主支配,对促进孩子的理性消费是有帮助的。<br><br>第一缕光:<br>@【大姐】昔日来临 看来我还没淡定。[微笑][微笑]<br><br>绿如蓝:<br>我跟爸爸还是有分歧,他很能挣钱,但是考虑到房贷、父母养老啊,小时候过过的穷日子,他是要“深挖洞,广积粮”那种。我还是觉得要适当提高家庭生活水平。以前情绪低落的时候,实在受不了他的抠搜。后来,慢慢自己调节,他是想影响我,甚至 有时候要控制我,我一直反控制。反正我有独立工作,他钱都交给我,也奈何不了我,就是一起旅游比较痛苦。<br><br>昔日来临:<br>@绿如蓝-女-上海 您坚持适当按照收入比例消费,加工食品偶尔吃一点不要紧,爸爸认为加工食品一点都不吃最好,越攒钱越好,你们的消费观不同,但不妨碍你们都很幸福[呲牙][拥抱]<br><br>昔日来临:<br>家长可以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还可以建议孩子对零花钱进行用途分配,并做好用钱计划,记账是一个不错的方式,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记账app都可以做到。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并不能很好的分配和计划怎么用零花钱,也可能还会冲动消费,没关系,给自己也给孩子时间,和孩子不断总结分析分享,引导孩子慢慢养成计划的习惯,理性消费。<br><br>张:<br>@绿如蓝-女-上海 幸福啊,爸爸抠,还把钱全交给你[偷笑]<br><br>昔日来临:<br>好了,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孩子消费的误区,影响孩子消费的因素,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br>在孩子正确消费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以下一些方面供您参考:<br>1、实事求是,接受孩子和自己的消费观念不同;<br>2、行为示范,潜移默化引导孩子适度消费;<br>3、自主消费,通过零用钱,建立孩子的规划意识。<br><br>昔日来临:<br>希望我们的这些建议方法能为您引导孩子提供帮助,我们一起努力,助力孩子的成长。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了,谢谢大家![玫瑰][玫瑰]<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