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在新中国历史上,前后经历长达25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知青总数高达2000万人左右。而在1968年以后十年,则是知青下放的高峰时期,人数达到了1600万,我们就是在这个时候下放的。知识青年下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注定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特殊群体。当时他们的年龄大都十七、八岁。如此庞大的一代年轻人,本应继续读书学习,但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为国家、为社会不负担当,一无反顾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在异乡吃苦、劳累、受委屈。他们是在一个接一个不断的运动中“被运动”的一批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当时国情的必然,是经济状况和政治氛围的必然。在这种形势下,上千万的年轻人成为城市的“弃儿”,成为让农民头痛的“拖油瓶”,成为魂无定所的一个群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那场轰轰烈烈运动铸就了这批人毅力和品质。返城之后,他们参与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国家建设出了大力。国家如今的强盛,有他们的付出和铺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近两千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国家层面没有相应的方针、政策,基层组织无所适从,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使这个特殊群体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尽管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创造”很多“灰色”的故事,但这并不是他们自身道德品质所决定的。他们在此后的四十余年中,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推崇者、践行者;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个社会的发展,一定会有人在付出。那个时代的付出者就是这两千万知识青年。这批曾为国家、社会付出者、担当者,也将是牺牲者,实在不敢预测这一代人不远的将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就本人而言:无能力去概括和总结这场涉及千万人上山下乡的运动。但是,我们林场的场长,一个年长的老农民,在第一天欢迎我们知青的会上,讲述了一段非常朴实的话,应该可以概述当时上山下乡最基本的状况, 我非常清晣的记得他是这样讲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你们(知青)不愿意来(农村),我们(农民)也不愿意要。国家有号召,你们不得不来,我们不得不要"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当时农民和知青双方内心的真实写照。事实证明这位老农民讲的话是正确的。当时全社会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反应状况是;知青是不满意的;家长是不滿意的;农民是不滿意的;国家是不滿意的。所有的滿意或不滿意,后悔与无悔,毕竟早已经成为历史。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这一批学生,是在1974年4月7日下放到农村的。年年岁岁都有四月七号,这是我们下放周年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就好像是我们这批知青的纪念日。大家内心总是不平静,是乎还有些激动。大范围或小规模,这个村的或那个庄的,都会举行着各种形式的"聊天会"。我们村曾经有一次二十多人参加纪念活动(知青点共计:34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当年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知青,如今鬓白如霜的农友们见见面、聊聊天。追思下乡三、五年之间发生的有趣味、有激情故事。这些故事年年说、岁岁讲,总是挂在嘴边,萦绕心头,割舍不下,挥之不去。大家“聊”的有人物、时间、地点,有人证、有物证,也曾为记忆的差异发生“争执”。这些争执是为了真实再现自己的青春年华。这些讲述的内容完全是一部知青传纪小说。所有这一切,实际是我们对自己青春的怀念。每遇此景,心头总是掠过一丝的担忧,担心那些浸润着自己青春气息的大事、小事、糗事从记忆中"丢失"。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到了这个年龄,最怕的是丢失记忆!唯有记忆才是我们过往的"财富 ",唯有记忆才是你斑斓人生。当孤静下来的时候,知青的往事会悄无声息的涌动,知青岁月的画面会清晰呈现,仿佛又重新回到记忆中的那个年代……。所有这些,预示着一代知青的年华已经在悄然的逝去……。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今又逢(2018年)"四.七 ",仅就个人做知青短暂经历和感受笔耕一、二,将那些难忘的记忆固定下来。幸运惠顾了我,让我做知青时间比较短,在农村的经历和见闻相对少了很多,对知青的酸、甜、苦、辣体会也不是那么的深刻,完全不能够理解那些做了五、六年知青的心理感受。他们在这五、六的时间中,故事会更多。那些下放到偏远的山区、无人的边疆会比我们更苦、更难。相信他们会有另一番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和诠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写四十多年前的过往之事,与当年的情感色彩大为不同,穷尽记忆,也难以还原本来。才疏,尽其所能,学浅,尽用其力,纪录年华,书写青春。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本不具备写作书文的能力,下乡两年的经历,让我吭吭哧哧写了整一年。如果要写一辈子的事,那就要写半辈子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两年里发生的大、小事情如同繁多的枝叉,在梳理的过程中,很是费脑子的。年代久远了,很多事情的细节回想不起来了,可能会有出入。对记忆丢失的“故事”,知情人士可以提供,以便拾遗补缺。还有一些事情不能写的太透,以表示对那个时代的尊重,对这个群体的尊重。由于,文字基础低下,会有词不达意,或用词不当的地方。所以,看起来也许不太流畅,甚至还会有所牵强。由于是随想、随忆、随写,故事发生时间次序可能有所颠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文内的感受、体会及看法,仅为一己之见。时代没有给众知青准备相同的命运,知青个体努力程度不一,回城后的际遇也就大相径庭,所以,会有不同的感受、体会及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求苟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知青 轶事》(初稿)写完了,有了像学生时代写完一段作业的感受,内心获得了一份小轻松,又有一份小惬意,毕竟又忆录了两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知道,千千万万个知青,那个人肚里都有许多能讲的故事。半个世纪都快过去了,那些不能讲的故事,也释然可以讲了。曾经设想:如果村里知青,都讲出自己的三、五个故事编辑成册,也许也很有意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是千万个知青中普通一员,也是“灰色”故事的参与者。没有什么离奇的作为,所以《知青轶事》也就平淡无奇。本文是个人的真实经历,尽管如此,也有许多想不透、说不清、写不尽的东西。文中还有许多不确定的事情,也许有误差,望本村的知青,或事情的参与者给予确认一下,以便更正、补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为了真实地反映我当时的知青生活,文中涉及到了多位知青,如有因叙述内容而致不悦者,请多多包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初——2018年3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再——2022年4月 </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