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线地图 大中华地区的整体海洋环境地图 从辽宁的鸭绿江口到广西的罗浮江口,中国的海岸线长1万余公里,位居世界前列。可以说,一个有着这么长海岸线的国家,使我们的先民很早就有了探索海洋的经历。但可惜的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却被误认为是“黄土民族”,与海洋二字打不上一点边。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读,也是一个历史的误会。可以说,人们对于中国“黄土民族”的形成,一是来自德意志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黑格尔的著作《历史哲学》中的观点:“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中国便是一个例子。在他们看来,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联系。”可以说,黑氏的这一论断对后世影响深远,奠定了内陆/海洋、农耕/商业、黄色/蓝色、东方/西方、保守/先进等一系列二元文明对立论的基础,在很长一段时间左右了中国人对文化或者文明的判断,由此也确定了中华文明史研究中一个至为关键的命题,即内陆农耕文明安土重迁的自足性长期主导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性格,而海洋文明的开放性则明显弱化。【1】使得大多数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保守且对海洋文明敬而远之的民族。二是清朝对于海洋的疏远以及近代以来中国在海权上的羸弱,让这一观点更加强化并且深入人心。但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实际上中国人与海洋的联系并非不紧密,甚至到了两宋时期还产生了中国版的“大航海时代”。下面我就将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中国在不同时期与海洋的联系以及在这些时期中国不同政权对于水师(海军)的发展。<div><br></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先秦</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中国人对于海洋的探索,起源于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明。考古发现,河姆渡文化已有制造独木舟的技术(原始造船技术)。而在更近些的良渚文化,考古发现其不仅有着相对发达的城邦文明,其造船工艺也可以与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明相媲美,也表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江南)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夏代时,山东滨海(北方地区)一带就有人栖息繁衍,商本来就是生活在滨海的东方民族,《诗经·大雅·江汉》也载:“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说明了当时人们已开始从内陆向广阔海域探索。可以说中国人很早便具有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甲骨文中已出现了“海”字。《说文·水部》写道:“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这是“海”的本义。由此也标志着“海纳百川”这一海洋观念已经确立。《尚书·禹贡》便言:“江汉朝宗于海。”虽是以水流千里必归大海的事实来象征诸侯尊崇天子的政治理念(封建制度下西周的政治理念),但从中也可以看到明确的海洋观念。【1】春秋末期,先贤孔子曾在自己政治理想无法得到实现的时候对弟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就是:主张行不通了,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而在同一时期,在公元前570年,中国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水上战斗:楚子重在伐吴时用水军攻陷芜湖。【2】之后的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吴国遣公子光率舟师沿江水(长江)逆流而上,进攻楚国,楚派令尹子瑕率舟师迎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子瑕指挥舟师大败吴军,缴获吴王座舟“余皇”。吴公子光派士卒潜伏在“余皇”附近以为内应,于夜间派兵袭击楚军。楚军大乱,吴军乘势进攻而大败楚军,夺回“余皇”。此为中国水战史上<font color="#ed2308">最早有战斗过程记载的战例</font>。【3】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将舰船运用于战争领域,可见早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古典中国的造船技术和对船与海洋的利用就有了初步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的发展,才给了孔子说这一番话的物质基础。战国时代,孔子思想传人荀子在其著作《劝学》中就强调:“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的都是海纳百川所具有的包容和大度的品质。因此在古人眼中,海是深广的、雄奇的、博大的、无限的。可以说,先秦时期中国人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海洋意识与探索意识,而且对于海洋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也有了自身独特的见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古人开始将船运用到了军事用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