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约瑟芬·约翰逊《十一月的此刻》</p><p class="ql-block">文/以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什么给了我们面对每一个清晨的勇气?”</p><p class="ql-block">“没有尽头的生活,如同永远身处凛冬将至的十一月的此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25岁的“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美国女作家约瑟芬·约翰逊一笔写尽坚硬的生活和柔软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这个春天,俄乌战争不断持续,上海和全国各地许多人遭受疫情肆虐,每天挣扎在水生火热之中,他们要忍受各种精神、肉体的双重折磨和经济压力。他们每天要忙着抢菜,忙着核酸检测……用一位友的话说“眼前的实际困难,都顾不过来。”确实,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每个人都需要有战胜苦难的信心,每个人都需要有面对每一个清晨的勇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月的此刻》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它透过这种既真实又遥远的记录方式,深深地吸引并打动着读者。我说的真实是指它的“生活”气息浓郁,不但接地气,而且很贴近我们。很“遥远”指到的是它从这些平凡的点滴生活记录中触摸到我们触摸不到的一种深邃,每个人“思想”和“信仰”中的不同。虽然都生活在一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模式,以及面对眼前一切的不同认知与选择,包括处理和对待的态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中,故事的脉络是这样的,20世纪2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霍德玛恩一家无法继续在城市生活,选择回到乡村,故事是从他们新生活的开端说起,当霍德玛恩带着他的妻子薇拉、大女儿玛格丽特(就是本文的自述者)、二女儿凯琳、小女儿茉儿,一家五口重返他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后,所发生的一切,房子简陋的像牲口棚,屋外的门廊上爬满了野葡萄藤,最主要的是,本以为会让薇拉认为能从此安身立命的土地已经是被抵押出去的了。这就预示着说,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同样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但薇拉内心深处的平和和信念一直让她能够看到光明和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这里是三月,安顿下来后,便开始了像所有生存在地上的人一样琐碎平凡的生活,播种、赶牛、挤奶、等待收成……日子平平淡淡,似乎每天都有永远干不完的活儿。最隆重或者最紧要的一件事是提前谋算父亲的生日,四月初九,在仅有的能力范围,她们准备了一个三层抹上奶油的蛋糕,麦格手工编织了(可以装鸡蛋的篮子),茉儿为一首诗背诵了很久,凯琳准备了一把送给父亲的小刀。那一天终于来了,未曾想凯琳失手,小刀飞出,落在了家里的老狗凯尔鼻子上,鲜血横流,父亲暴怒,凯琳大哭着冲了出去,麦格和茉儿吓得瑟瑟发抖,一个本以为非常隆重的生日PT就这么不欢而散,此后的十年,谁也再没提过为父亲过生日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日子依旧在这种琐碎中一直过着,平凡……理性……(5章)就在她们过的第十个年头,三年之久的旱灾临到了(6章)他们开始面对着每天的温饱和债务。这种艰难似乎完全看不到一点点“光”哪怕是一点点。读到这里,想起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斯嘉丽在面对苦难时,常说的一句话“唉!明天的事交给明天吧!今天想不了那么多了……。”就这样一家人艰难地面对着眼前要应付的一切,能让她们感知自己还有需要和能够激发出内在情感的无疑是雇佣工格兰特的到来,他消瘦,个子很高,长得不算英俊,但健康聪明,他受过高等教育,又是牧师的儿子,他经常在茶余饭后时给她们讲一些她们以外的世界里所发生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精彩的一幕莫过于格兰特的到来对霍德家三姐妹的唤醒,凯琳被无法表达的欲望折磨,麦格深深地陷入了令人绝望的单恋,而茉儿,最小也是身心最健康的孩子,却成为格兰特单相思的对象。干旱一直蔓延,几乎吃的东西都快没有了,最让霍德家雪上加霜的是因旱灾引来的火灾,一场大火无情地夺去了薇拉的性命,母亲走了,格兰特也因主人雇佣不起离开了。麦格在这荒凉无助的十一月,一边承受着债务带来的巨大压力,一边经历着感情上的失落和折磨,那种无以比拟的痛苦,无时无刻不在啃噬着她的心……然而,明天的一切还将要继续,人类的苦难啊!或许就是这样无休无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本吸引我很深的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是苦难中依旧寻找光明的勇气?还是失落中依旧有正视自己的本能?借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塑造,给予我贫瘠中的富有,短且中的永恒和黯然中的光彩。先拿霍德玛恩来说,他十六岁离开了童年生长过的这块土地,在一家伐木场找到了他自己的位置,安稳平和地工作了那么多年,突然在几个月之内,一切归零,不再被社会需要,自己的价值不再得到承认,这是一种多么虚无而幽暗的感觉。多年来一点一滴的努力和积累,突然之间灰飞烟灭,这一切让他再也不再敢相信这片土地。对于一个来说,这是多么诡异的经历,而命运之神就是这么悄无声息替他做了安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妻子薇拉,文中这样描述“她身上固有的某种东西让她静静地接受了这一切——这种东西我那个时候不懂,可能永远都不会懂。那是一种平和,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平和。信念,我猜也许这就是信念吧。她承受的太多太多,但她从不犹疑,也不觉得凄苦。她就在那里,信念从未动摇;甚至在她带着女儿们去附近教堂做礼拜,正满心欢喜准备领圣餐时,被告知,你们不是这里的人,现在就请离开。她含泪微笑着,带着女儿们离开。”这种品德,让我看见的是圣母的光辉和“女人”被造时完全顺服的本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的三个女儿中,除了凯琳的仇恨与叛逆,以及她这种分裂人格导致的凄惨结局,茉儿和麦格都充分体现出了女人的真诚、善良、勤劳、自律,他们既懂得尊重,更懂得自重,如《简·爱》一般,成为照亮一代又一代女性们心中的太阳和月亮。我想,这也是读书和读经典书给我们带来的自省与激励,让更多女生能够透过读书,从读有意义的书中重新找回自己。让我们懂得如何从平凡生活中汲取力量,从满眼皆是苦难,上帝故意缺席中回归生命的本质“活着与生存”的意义,挖掘“人”的潜力。这一切,皆是我们的光明,也是我们的盼望。譬如:雨果《悲惨的世界》里的冉阿让、夏洛蒂笔下的《简·爱》、玛格丽特·米切尔《飘》笔下的斯嘉丽、艾米莉笔下的《呼啸山庄》、巴尔扎克笔下的《幽谷百合》等……这些人物塑造给予我们内心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这种魅力源自于他们的信仰和面对苦难时坚韧不拔的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约瑟芬·约翰逊笔下记录的点滴,一切都那么平和自然,细腻温婉,更重要的是作为25岁的她,那种对事态、人心、人性考究的透彻,用如此精妙的笔触把一幅幅生动画面呈现于读者。除了对人物,她对自然、花草、神明、大地都有着那么生动的感知和独特见解,她的文一直被读者用两个字总结“惊艳”,真的毫不夸张。用附录中的一段话说,约翰逊试图“通过人物的描写再现生活的本质”。她抛开一些写作中的条条框框,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房子,甚至我们的思想,就像是大地不得不忍受的一种疾病。”她描写不同季节和天气中的世界,想展现的却是自己的思考。黑人邻居被逼无奈的搬迁,穿着紫罗兰色绒布领大衣的乞丐,揭示的都是一种现实,一种不人道的现实,因此,她笔下的生活百态更令人信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只剩下干枯的灰黄色枝干,随着风来回摆动,可是,澄澈凛冽的冬天里万物也还是有它独特的魅力。还有橡树的尚未掉落的火红叶子,在林子里铺开了一道冷艳的红霞。爱情和一直以来的信念去了。信念随着母亲去了,爱情随着格兰特去了。但是,需求和欲望还在,会再一次从群山里走来。我不相信一切都结束了。我也不相信死亡会战胜这些盲目存在的生命。而且,即使这只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带给心灵的慰藉,或者只是绝望催生的简单信念,也都没有关系,因为它仍然给了我们面对每一个清晨的勇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再次阅读约瑟芬·约翰逊这段文字……我拉开窗帘,眺望不远处姹紫嫣红的春色,心中犹然升起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p><p class="ql-block">2022·4·23</p> <p class="ql-block"> 个人简介</p> <p class="ql-block">以琳,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诗选刊》《安徽文学》等多种刊物和诗歌选本。获2019年《第四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全国现代诗歌大赛优秀奖。获2019年《第四届鄂尔多斯那达慕》现代诗原创汉语诗歌赛三等奖。获2020年《湖北诗歌》第二届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获《鄂尔多斯》杂志2020年度优秀作品奖。获《唐河文学》“红阳杯”第九届振兴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