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51字 75分钟</p> <p class="ql-block">☀️🍀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自然少不了古城墙。不过呀,现在提起南京古城墙,大家想到的一般都是明朝的那些城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中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中华门瓮城。今天,我想讲的这段城墙虽然不是最出名的,但却是南京历史最悠久的城墙。那就是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公园内的那段石头城城墙。因为古城墙中段一块凸出的椭圆形红色水成岩,长年风化,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故被称为“鬼脸城”。我们此次的游学目的地正是鬼脸城公园,也叫石头城公园。</p> <p class="ql-block">☀️🍀虽说是春末,但石头城公园到处还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晴朗的天空,像一张无瑕的蓝纸、也像一匹明洁的丝绸,还像蔚蓝的大海。时不时飘过来几朵云,仿佛跟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大自然的奇观一样。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绿,有小草的新绿、有小树的嫩绿、还有小溪的蓝绿等。这各种各样、浓淡不一的绿,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清晨,游客们在这里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享受人生。我看到有的人在玩自拍、有的人在开直播、还有的人在打拳、跳舞。随着上课时间的推近,害羞的太阳也慢慢露出它的笑脸,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来到秦淮河边坐下,听何老师讲明成祖朱棣的那些事。我们边上就是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河水又宽又长清澈见底。听课间隙,时不时有船只经过,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很多乐趣。岸边的一棵棵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这些新芽绿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嫌深显老;少一分则嫌浅显嫩。微风轻轻吹过,柳树好似伸出纤细的手在随风摇曳,抚摸我们的脸庞一样。这样的舒爽,拂去了我们内心的炎热、拂去了学习的疲惫、也拂去了当下疫情的焦虑。在这样的美景中,我们听完朱棣的故事。故事好听,景好看。</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转场来到公园最有名的鬼脸城边上。何老师先卖个关子,先隔着城墙下的一汪碧水远看“鬼脸”。我仔细看,这个“鬼脸”有鼻子有眼,而且大大的脸蛋上居然还有两片淡淡的红晕。乍一看还以为是人工的杰作,没想到是大自然的手艺,这可真是奇迹。据何老师介绍,如果换在东吴的时期,我们现在坐的这片土地都可是江水。“一片降幡出石头”的地点在这个城墙上游部分,那么作为下游的这里当然就是海水了。阳光下鬼脸在碧水中清晰呈现,这就构成石头城公园最精彩的景致—鬼脸照镜子。</p> <p class="ql-block">☀️🍀远看过鬼脸墙后,我们就像热锅上的青豆——蹦蹦跳地来到鬼脸城下,准备与它近距离亲密接触。往常的游学课,何老师都让我们管住自己的小爪子,不要随便摸。可是在鬼脸墙前,何老师允许我们放开手脚随便摸,去体验岩石风化的质感、感受千年的历史沧桑。我靠近墙面,先是仔细观察一下。我看到上面有着大小不一的颗粒,还有类似海边小贝壳一样的物质,可能这就是当年这片是海的证据。然后,我像朝圣一样伸出手去轻轻抚摸这块墙体。我一边摸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当年这里发生的历史典故。这里有埋下小金人镇住王气的玄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还有修建城墙时工人们的艰辛。一块块的城墙从历史中跳脱出来,仿佛争先恐后在给我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石头城公园,一步一景,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有时代的生机。古老的石头城公园,以自己崭新的面貌,展示给我们鲜活的魅力,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1078字 60分钟</p> <p class="ql-block">☀️🍀“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虽然没有《金陵五题·乌衣巷》那么出名,但却是刘禹锡觉得自己写的最好的诗歌。这里的石头城说的就是我,我也是南京历史的见证人。</p> <p class="ql-block">☀️🍀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我的神秘面纱正一点点被解开。我位于南京清凉山一带,是六朝著名遗迹,也是东吴第一军事要塞。我周长“七里一百步”约等于今天的3200度米 ,出生则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国灭了越国,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清凉山上筑城,叫石头城。这就是我的出生时的故事。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现在的南京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这里。孙权听从诸葛亮的话,在赤壁之战后,就迁移到这里,并改称为建业。第二年,孙权就在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把我重新修建一番,并给我正式取名为石头城。这个名可谓是一语双关,一方面因山为名;另一方面是表示这座城池坚如磐石,固若金汤。从此连带着我的母亲—南京,也有了一个以我为名的别称—石头城。</p> <p class="ql-block">☀️🍀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我的军事地位就蹭蹭蹭往上涨,一度成为神话级别的地点。我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我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依山傍水夹淮带江。所以,孙吴也一直将我这里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而此后数百年间,我一直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我与南京城形成唇亡齿寒的关系。不管是南北战争,我都是兵家重地。大家常常以夺取我,来作为战争胜负的唯一指标。史称:一旦“江边有警,必先据石头以为捍御”。一方面,朝廷以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领戍军镇守石头城,另一方面,叛军也常以石头城作为进攻台城的根据地。我的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兵械、医药等战备物资。同时,在我的高处安插报警的烽火台,早晨点狼烟晚上点篝火,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信号。</p> <p class="ql-block">☀️🍀不过可惜的是,唐代以后随着江水日渐西移,我就开始慢慢荒废破败,失去原有的军事地位。刘禹锡写下开头那首诗歌时,在他眼里我已经很悲惨地成为一座寂寞空虚的荒城。就算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我终究还是落入昔日繁华无处寻的处境。</p> <p class="ql-block">☀️🍀1990年,南京政府在我的旧址上兴建了石头城公园,将我的历史与山水和盘托出供人参观,来体现历史文化古都的特色。历经2000多年沧海变迁的我,又迎来属于我的新辉煌。</p> <p class="ql-block">☀️🍀2256字 90分钟</p> <p class="ql-block">☀️🍀说起明朝的皇帝们,大家第一反应想到的是谁呢?是白手起家、成就霸业的布衣皇帝朱元璋,是心灵手巧、醉心木器的文盲天子朱由校,还是荒诞不经、热衷旅游的荒唐天子朱厚照?今天,我想给大家好好介绍的这位天子则是明朝的永乐大帝朱棣。朱棣(1360-1424)也叫明成祖,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卓越,开创“永乐盛世”,使明朝发展到了顶峰。</p> <p class="ql-block">☀️🍀生逢乱世</p> <p class="ql-block">☀️🍀1356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集庆(今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应天。1360年5月2日,早产儿朱棣刚呱呱落地。当时,陈友谅已兵寇池州,接着就进攻太平。太平就在现在的安徽省当涂县,如果攻陷了太平,那么应天的军事情况就很紧急。所以,朱元璋甚至都来不及对这个刚出生的儿子看上一眼,便来到前线指挥作战。连面都没见到,更不要提取名字这种事情了。一直到1367年年底,朱元璋准备第二年就正式登基做皇帝时,才想到自己虽有7个儿子,但都没有取名字。而且这时形势已经安定下来,老朱终于下定决心要为他们正式取名。同年12月24日,朱元璋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的7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那时候,朱棣已经7岁,才和其他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同时,朱元璋认为七个儿子“宜习劳”,所以小朱棣就与其他兄弟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并跟随徐达、常遇春等将领学习军事本领。等到十岁时,朱棣又受封燕王。</p> <p class="ql-block">☀️🍀流离少年</p> <p class="ql-block">☀️🍀1376年,17岁的朱棣被老爸朱元璋送回安徽凤阳老家体验生活。这里是他父亲小时候放牛羊的地方,也是埋葬他祖父母的地方。安徽的经济比较落后“十年倒有九年荒”,老百姓都过得很苦。朱棣在这里生活了三四年,“民间细事,无不究知”。朱棣对这段日子印象深刻,当皇帝以后还经常对儿子们说起他这段生活。他认为自己能南北征战,不畏塞外风寒,极大地得益于这段经历。1380年,21岁的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他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甚至于,朱元璋曾高兴地评价他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在这段时间里,朱棣威名大振备受倚重,军事实力大增,成为诸王之首。</p> <p class="ql-block">☀️🍀起于靖难</p> <p class="ql-block">☀️🍀本来,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品行高尚、能力超群,且心地善良,与各位弟弟包括其他人都关系很好,没想到,一场疾病夺去朱标的性命。接着,朱元璋的第二、第三个儿子也相继去世。古代一般都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朱棣就顺势成为嫡子中的长子。不过在新的继承人选择上,朱元璋觉得朱棣与自己比较像略残暴,为了弥补自己的杀戮之罪,想选一个像朱标一样宅心仁厚的继承人。所以,最后朱元璋意属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位成为大明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而且出于对朱棣的忌惮,朱元璋还对他起了杀心。于是,他假装亲自剥橘子并把筋挑光给朱棣吃。 “橘”字拆开就会变成予椅二字,且本身就是黄色,接受橘子相当于接受皇位,而把筋挑光就意味着对他抽筋的杀心。朱棣没有考虑这么多,接过橘子(暗示皇位)就吃完了。幸好,马娘娘得知此事后,让朱棣快逃保命。这样,朱棣才保住一条命。</p> <p class="ql-block">☀️🍀等朱允炆继位后,朱棣虽有不甘,但一心接受现实的。奈何,朱允炆登基后,发现各位藩王叔叔都比自己年纪大,怕留下来之后会给自己造成隐患。于是,朱允炆就开始破纪录的一组组削藩夺兵权,不给这些叔叔们留活路。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先后被废黜,并迁徙软禁。湘王朱柏,不堪其辱,举家自焚而亡。有了五王的前车之鉴,其他藩王为了自保,可选的出路真不多。此时的朱棣先是装疯卖傻,但经北京朝阳群众举报,这条路也走不通了,只能造反,且是不得不反。万般无奈之下。朱棣以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不过,因为朱元璋想保子孙的基业把当年善攻的将领都杀光。所以,朱允炆一路落败,最后不知所终成为千古之谜。1402年7月17日,朱棣即皇帝位,但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还令尽复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p> <p class="ql-block">☀️🍀成就帝业</p> <p class="ql-block">☀️🍀朱棣即位后,登基后第一道诏书就是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1403-1408年,朱棣派人编撰《永乐大典》。这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1405-1433年,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使中国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和航海知识。1407年,因为安南一直欺负着南面的占城,且领导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服管教,朱棣大怒之下收服安南。1410-1424年,朱棣又五次亲征蒙古,“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功高汉武,业迈唐宗”。他的五次北伐削弱了蒙古各部势力,造成蒙古各部归附纳贡的局面,巩固了边防,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1411-1415年,朱棣疏通大运河,增加物资运输的方便性。我们知道,物资保障是一个国家强大和安定的重要基础,大运河的疏通可以说是非常及时且有利的措施。同时,朱棣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朱棣还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提出了“为治之道,在于宽猛适中” 的原则。他推崇儒家思想,改变朱元璋时期过度推崇佛教、道教的风气,为明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朱棣还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按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讦告。</p> <p class="ql-block">☀️🍀在他的治理下,明朝的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事业的发展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形成了“永乐盛世”的局面。这就是朱棣被称为永乐大帝的原因。纵观他这一生,兼备文武大才,既善治军,又善治国;既是能征善战的军事统帅,又是中国历史上奋发有为的帝王之一。这样的一位皇帝,你们是不是也很欣赏呢?</p> <p class="ql-block">☀️🍀家长手记</p> <p class="ql-block">☀️🍀说起石头城,南京两字就立刻钻入大家的脑海中。南京与石头城早就相辅相成,互为交融。相较其他历史古城,南京是拥有别称最多的城市。在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南京总共有不下二十个名称,例如金陵、建业、应天、秣陵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悠长的故事,或悲或喜。但有那么一个名字却非常特殊,显得格格不入,那就是石头城。这个土气又奇怪,有别于其他称呼的名字,到底来自于何处呢?它与南京又有何渊源?今天,童学游学的孩子们就跟随何老师的脚步,来到石头城公园游学,去探寻这个名称背后的往事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我们用石头城来代称南京,究其源起,却在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城。狭义上的石头城指的正是这里的石头山石头城,它与南京有着生生世世的缘系。石头城位于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一直延伸至草场门。整个城墙依山而筑,逶迤雄峙,石崖耸立。“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距今2000余年的石头城,是南京建都史的开端。同治《上江两县志.山考》曾记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说:“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而这里所说的“城”,就是石头城。 游学的石头城公园就是在原来的石头城旧址上所建。</p> <p class="ql-block">☀️🍀说起石头城,就要先提石头山。相传有人自江北来,一路上看到的山皆不见石头,过江到此才见有石之山,故称此地为石头山(也就是现在的清凉山)。别看现在,清凉山离长江隔着很远的距离,但在长江还没有西移,山也没改名时,滚滚的江水正是从石头山下流过。那时,它是一座耸立在长江岸边的山,傲娇而挺拔。山脉临江而立,横在南京城与长江之间,仿佛就像守城的士兵一样,为南京形成天然屏障。凭借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石头山军事地位自然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诸葛亮出使东吴时曾经登临这座山。站在山上,他极目远眺把整个长江江面及江水对岸的风光尽收眼底。再回首凝望,石头山与钟山遥遥相望,宛如两座高大的城墙护卫着脚下这片土地。此情此景,纵然是见过风浪的诸葛亮也不由得发出“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不过吃亏在于生得晚,诸葛亮可不是第一个发现石头山重要性的人。早在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楚威王就想借由长江天堑之势图谋天下,于是先下手为强,在峭立江边的山上建造城池。这个城池取名叫做“金陵邑”,也就是南京别称金陵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虽说在秦始皇的一番操作下,南京从金陵变为不上台面的养马地。但是金子总不缺发现它的眼睛。著名的赤壁之战后,吴主孙权同样发现石头山的巨大价值。“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从来都没有让大家失望过,他异常清醒地认识到东吴政权之所以能够割据江东,主要是依靠长江天险和水军。而屹立在长江和秦淮河畔的这座山,就是老天送给他的天然军事哨所和水军军港。纵观整个长江南岸,地理和风水条件无出其右者。这样的宝地,当然是谁要谁就强。于是5月,孙权刚在武昌称帝,9月就立即将都城迁到南京。原来旧都城还没焐热,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迁都,大抵是因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只能嘿嘿了。同时,孙权还将彼时尚叫秣陵的南京改名为建业,取“建立帝王功业”之意。他下令在楚国金陵邑基础上修建了“石头城”,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政权。</p> <p class="ql-block">☀️🍀而石头城也确实担得起重任,没让大家失望。自孙吴时期起,它就是一座军事重镇。左思《吴都赋》中“戎车盈于石头”之语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在整个六朝定都南京的320余年间,石头城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南朝历史变迁中,石头城每次都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影响着历史车轮的走向。 君不见“王濬楼船下益州”,攻陷石头城后,“金陵王气黯然收”。孙权不长进的孙子孙皓只能“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落得贻笑千年的下场。时间又往前走到东晋时期,石头城地位不降反升,凸显得尤为重要。大将王敦叛乱时,明帝以温峤守石头城,捣毁王敦的阴谋。苏峻叛乱时,首先占据石头城作为据点。农民起义军领袖孙恩率军至京口时,扬州刺史司马元显赶忙镇守石头城。晋安帝时,大将刘裕北伐,卢循、徐道覆乘机进犯建康,刘裕急忙班师回朝,镇守石头城,卢循、徐道覆无功而返。一个个真实历史的故事,都是石头城地位的最好佐证,不需要过多的口舌铺垫渲染。石头城也被迫成为一段又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以公元229年孙权迁都为起点,到公元588年陈朝灭亡,在360年的漫长岁月之中,石头城始终是整个天下局势的全部目光焦点。石头城,有着怀古叹今的底蕴又有着历史溯源的责任,背负起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风雨和沧桑。</p> <p class="ql-block">☀️🍀不过唐朝后,随着朝代更替和长江河道西移,原本临江而建的石头城,变成南京城的内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用则捧之,废则弃之。既然不再是临近长江,也就彻底没有了军事意义,石头城再也没有迎来属于它的第二春。日月流逝,石头城终究成为一抔黄土下的废墟,掩埋在清凉山下,个中的寂寞又有谁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转瞬又“眼见他楼塌了”。浮云如梦落花满地,石头城默默地在风中矗立,看尽这一切而不语。</p> <p class="ql-block">⭐️🍀1990年,南京市在石头城的旧址上兴建了石头城公园。它偏安于南京一隅,远离繁华喧嚣,有着自己的风情和价值。游学之此,眼前的古城墙斑驳的石头、坑洼的印迹都在穿越千年时空与我们相遇,对我们述说这片土地当年的盛世与荣华。往昔光耀终究是过眼云烟,石头城的寂寞又能述于谁知?一座石头城,谱写了六朝兴废史,也印证着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立下背诵《孙子兵法》的fla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