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一位乡村教师的迷茫

西楼归鸿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98年万年师范毕业,再过两月从教便满24年整。这24年里,教过语文、数学,也任教过音乐、美术、思品、体育等所有只要小学能说出的科目。但事实上,对于一所农村学校而言,语文、数学才是主要科目,其他所谓副课形同虚设,只在兴致来了的时候偶尔上上,无关教学设计,无关业务水平。这24年里我教的最多的便是语文,大概有20年以上吧。</p> <p class="ql-block">  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师拿着一把菜刀把400多名混混送进了像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等这样的世界顶尖名校。今天我又重新去网上搜索,把故事的大致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p><p class="ql-block">这名老师名叫詹姆 · 埃斯卡拉特,获得过杰斐逊奖、总统卓越奖章、自由精神奖,被称为“北美最好的老师”,去世时美国总统亲自慰问!</p> <p class="ql-block">  詹姆 · 埃斯卡拉出生于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并且在当地任教十余年,可是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在这里教下去,永远成不了一个伟大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于是经过慎重考虑,已经33岁的詹姆 · 埃斯卡拉特选择移民到美国发展。詹姆 · 埃斯卡拉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在美国任教资格,他也正式来到了实现他传奇人生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洛杉矶的加菲尔德中学任教。这所学校在当时的美国,可以说“臭名昭著”。在校的学生中,七成以上是贫穷家庭的孩子,95%以上是有色人种。贫穷和种族并不是罪,也不是为这所学校赢得“恶名”的原因。真正让它出名的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混混”,整天不学无术、逃课、鬼混……总之,就是几乎没有人学习。詹姆 · 埃斯卡拉特来到这所学校一年多的时间,其实也不过是按部就班地教学,并没有太突出的成就。直到有一次,詹姆 · 埃斯卡拉特拿着一把菜刀直接进了教师,并且还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直接将菜刀甩到了讲桌上!学生们被吓了一跳,谁都没想到,平时“被欺负惯了”的老师,还有能这么“爷们”!</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詹姆 · 埃斯卡拉特又拿出一个苹果,原来,菜刀和苹果是这次课的道具。不过,这次不一样的上课体验,给詹姆 · 埃斯卡拉特打开了如何教育这帮特殊的学生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从此,他每次上课都拿着一把菜刀上课,并且开始和学生打成一片,各种黑话、调侃随口说出。学生们也逐渐对这位老师的课开始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为了真正改变这帮学生的命运,靠正常的高考,无疑难度很高。因为哪怕现在这帮学生爱学习了,可是凭什么追上学风更好的其他名校?</p><p class="ql-block"> 为此,詹姆 · 埃斯卡拉特经过努力思考,想到了一个可以帮助这帮学生进入名校的办法。那就是通过高考前的预考。在美国,高考前的预考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可以直接进入常春藤名校的。</p><p class="ql-block">在当时唯一的难度,是要学习微积分。</p><p class="ql-block">为此,詹姆 · 埃斯卡拉特开始自学微积分,并且号召学生们学习微积分,参加预考。最终成功有5人加入他这个看似疯狂、不被看好的行为中。</p><p class="ql-block"> 而结果也令当时的所有人难以置信,参加的5人,有4人被名校录取!就这样,加入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了真正考上大学,甚至名校,他们除了吃饭睡觉,剩余的时间都用来学习。</p><p class="ql-block"> 最终,在加菲尔德中学任教期间,詹姆 · 埃斯卡拉特成功将400多名原本是“混混”的学生,送进了世界顶尖名校!</p> <p class="ql-block">  这名老师,曾一度是我崇拜的偶像,感叹于他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与执着,敬佩他坚强的意志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折服于他对孩子们的尊重与博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几年前,在我校附近兴建起了一所私立小学,尽管学费是公校的数倍,教师资质更是明显不如公校,但去那读书的孩子趋之若鹜,从起初的几百人发展到一千五百人之多,学校的基础设施也一再扩大。整个乡的公校,学生大范围流失,短短数年时间,部分完小,只剩下几个人到几十人不等。我校作为乡中心小学,受到的冲击也不小,从之前的三四百人,剩一百多人,学校老师意志开始消沉,纪律开始涣散,我们甚至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不如私校那些老师吗?本就老旧的校舍,似在风雨中飘摇,苟延残喘。</p> <p class="ql-block">  形势所逼,我校不得不进行改革,首先是制度上的改革,我们效仿私校,创办寄宿制,校车接送。因为乡里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留守儿童,监护孩子的基本上都是老人,他们觉得孩子住校,更省事。其次,抓教学质量。除了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我们还成立了一个专门冲刺县重点中学的培优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师们更是干劲十足,所有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这所老旧的学校,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p><p class="ql-block"> 而我,有幸成为了培优班的语文老师。一带就是数年,直到双减政策下,培优班解除。</p><p class="ql-block"> 在办培优班之前,我们乡14所小学,小升初能进县重点中学的寥寥无几,基本上每年都是“剃光头”。初步了解了一下,据说我们县每年有数千甚至上万的孩子(具体数字我也不清楚,只是听说,以官方数字为准),跨入初中,而县重点中学只录取区区300到500不等,这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进入重点中学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家里经济条件略差的,去教育条件不太好的公校,稍好一点的,拿着高昂的学费,去民办中学。而我当时的想法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入重点中学,让他们与县城孩子一样,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的孩子,他们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让他们一年时间成绩有个飞跃,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家长辅导,没有课外培训机构,只有我和数学老师,用不完的冲劲。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我认为那位提出快乐学习的“砖家”,根本不懂教育。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做到,让孩子们乐于去学习,愿意付出汗水与精力,这就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让他们受益一生的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力争上游不甘人后的竞争意识。</p><p class="ql-block"> 我班的学生人数,每一届不超过45人,但就是这区区不到45人的班级,大部分孩子,考入了县重点中学、省重点中学,没有考上的孩子,进入普通中学,多数也是班里的佼佼者。重点中学录取率按比例计算,远超县内任何一所小学。这对于一所落后的乡下学校而言,堪称创造了神话。</p> <p class="ql-block">  好消息就是这么一个一个飞过来,而我,就像一位老农,守望着稻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有人质疑,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是死教蛮教,束缚了孩子们的天性。我承认,我班孩子付出的时间绝对比其他班孩子要多。我一周花两个晚自习时间,辅导他们的作文,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些孩子的作文有多糟糕,那怕是所谓的优生。因为他们几乎不会看课外书,即使看也是走马观花,所谓的阅读近乎空白,也没有多少老师会系统地交给他们写作技巧。他们写出的作文,大多内容空洞简单,没有生动的描写,甚至连通顺的句子都少,词不达意,错字连篇。但是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他们会开心地对我说“原来我最怕写作文,现在我最不怕的就是写作文”。直到他们毕业后,我依然能收到他们的好消息,某某同学获得校作文比赛第一名,某某同学市区作文比赛获奖。还有人告诉我,某校作文比赛一等奖二等奖,都是我的弟子。</p> <p class="ql-block">  其次,我还开设了练字课。每天利用30分钟时间,我陪着他们一起练习。从之前的歪歪扭扭鬼画桃符,到后来的工工整整刚建柔美,只需要两个月时间,不比花钱上书法班要强吗?</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阅读课,利用早上阅读40分钟。这是我所要求的时间,实际越到后面,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就会越浓厚,都会自觉地早起,远远超过了40分钟。</p> <p class="ql-block">  但孩子们是不是就成了只会死读书的机器呢?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只知道,书法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写作比赛,古诗词知识竞赛,我班的孩子都能在县里获奖。我们班节假日搞文艺活动,相声小品武术歌舞等节目,精彩纷呈。而且学校举行的任何一场大型汇演,主持人必出自我班。</p> <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没有进我班之前,以为培优班老师必是不苟言笑严肃刻板凶神恶煞的母夜叉,恰恰相反,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课上时不时讲讲故事、侃侃历史、聊聊时事政治热点新闻,课后,和他们谈笑风声嬉笑打闹。他们进步了,我就买吃的以犒劳,他们松懈了,就晓之以理以劝导。我带他们去操场玩耍,在草地上打滚,和他们一起打球玩游戏。还带着他们,躲过门卫,偷偷溜出校门,走近大自然。这在当下安全第一、学生绝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形势下,学校是不会允许的。孩子们也知道,于是我们彼此配合默契心照不宣,偷跑出去反而玩得更开心。我带着他们唱歌,不拘民族歌曲和时下流行的,教他们表演手势舞,和他们一起深情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经里的《蒹葭苍苍》……他们眼里,闪着自信,闪着光,我觉得,这是孩子最美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每一届孩子,与我相处只有一年时间,就是这么短暂的一年,我们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每一年的七月,我必泪洒讲台,为离别,也为他们一年的成长蜕变,为他们这一年的努力,更为他们,即将踏上的新的征程。记得有一年临近开学,我走近班里,看着空荡荡的教室,想着已经毕业的孩子们的模样:或嬉笑、或沉思、或奋笔疾书……竟抑制不住眼泪,独自在教室哽咽了很久。开学后,特意请求校长给我新的班级换了一间教室,我知道,我得用全部的热情迎接新的孩子们,奔赴下一个战场。每每分别,孩子们也一个个噙着泪水,直到进入中学,依然电话不断,说着“”想你了”“我还想要你教”“你胃不好,按时吃饭”云云,他们和我聊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节假日,寒暑假,家里也总是迎来送往一拨又一拨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感谢孩子们,感谢他们的爱与信任,让我觉得我的职业神圣而荣耀。感谢教师这个职业,让我觉得生命有了价值和意义。这些年辛苦吗?当然。但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能收获家长的赞许孩子们的热爱,便是这一生最美的勋章。 </p> <p class="ql-block"> 然而,我现在却越来越迷茫了,双减下,打不得骂不得的明文规定和各种舆论推波助澜下,一批又一批佛系老师应运而生。作业尽量少布置,试卷等资料不能买,课余时间不能加以辅导,不能给学生增加负担,要让他们放飞自我,发展个性,发挥特长,要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突然感觉自己不会教书了,新接的一个六年级,考个位数的有7人,30以上到60以下的大概15人,60以上80以下的大约20人,这样一个班级,差不多一半学生无法跟上你上课的节奏。能提升吗?能,除了个位数的。可是我仅仅靠课堂可以吗?不能。双减下一直提倡高效课堂,但就是那么一堂40分钟的课,你就是讲得天花乱坠,对于这么基础薄弱的班,再高效,能高效到哪儿去?尤其语文成绩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那加班加点吧!我见过,有老师偷摸着给学生买一套试卷,被训的,我见过,有老师多布置了一点作业被家长举报的,我见过,有老师利用延时服务给学生讲课,被批评的……我相信以上这些老师,都是好老师,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偷偷为之,除了一直以来的责任感使然,还有就是,我们不能向学生要分数,但是,学校却要以学生的分数评定老师,何其尴尬!当一个老师正常的传道受业解惑,却要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进行,何其荒唐!</p> <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悔悟:这二十多年来,我教了很多的学生,现在,他们有念中学的,有念重点大学的,有念普通大学的,有大学毕业的,有清华骄子,也有寻常百姓。我一直以此为荣以此为傲,殊不知,我竟是罪人,终将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因为,我没有让孩子们放飞自我,我压榨了他们美好的童年时光,我束缚了他们天性的自由发展。</p> <p class="ql-block"> 从来无意批判“双减”,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一定是很多高人出谋划策深思熟虑的结果,我非专家,更非学者。我只知道,对于很多农村学校而言,一所学校拿不出一个专业的美术老师,你让他去培养学生的画画特长,一个学校拿不出一个专业的音乐老师,你让他去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即便有些学校有个别这样的专业老师,他们也去担任学校语数的教学了,试问,一个人又有多少精力?作业在校完成,确实,孩子的负担减了,但是,一回家便以手机为伴,电视为友。还有很多人说,双减,减的是孩子,考验的是父母。那农村孩子的父母呢?他们在外打拼为了碎银几两颠沛流离、流血流汗,一年难得回家几趟,指望他们为孩子做什么?</p> <p class="ql-block"> 再回到上面的故事,如果詹姆 · 埃斯卡拉特,不是带着学生一起日夜奋斗,牺牲自己的时间,也牺牲学生的时间,那400孩子,依然如他们的父辈一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日复一日地做着苦力活,浑浑噩噩的过完一辈子。突然想到抖音上,有人提出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女足,没有刻苦练习会怎样?如果我们的军队不演练不高强度的训练会怎样?对于多数农村孩子,他们没有家长辅导,没有校外培训机构,没有图书馆,没有少年宫……他们有手机,有电脑,有网吧,有和县里孩子同步竞争的中考,有和城里孩子一视同仁的高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么,双减,对于农村孩子,究竟是良方,还是砒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