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珍秀制作</p> <p class="ql-block"> 一段历史不管它过去多久,只要是值得回忆的,也就值得我们去追寻;一群人不管他们走得有多远,只要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则值得我们永远将他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全民参与抗战八十五周年,4月16日, 我们追寻红色记忆小组一行14人,终于完成了寻访台湾少年团留在武夷山天游景区苍屏峰的抗日石刻标语:打倒日寇保我中华。</p> <p class="ql-block"> 在追寻历史遗迹的过程中</p><p class="ql-block"> 追寻红色记忆,传递红色精神。那些路程远而难的红色遗迹,我们则早已去过,反而是近且容易的则是一再延后。天游峰左侧的苍屏峰就是这样。我们都知道有“打倒日寇保我中华”这么一处抗日宣传标语的摩崖石刻,说了无数次要去亲眼目睹,却因为方向和认知的错误,找了几次都没有找到。</p> <p class="ql-block"> 因为远近的红色遗迹,我们几乎都走了,我们今年的任务就是要把原来的遗憾先一一补上,再去寻找新的红色目标地。在一周以前,我们就已经制定了4月16日前往天游的苍屏峰,去寻访台湾少年团当年游览天游时留下的抗日标语题刻。户外登山爱好者浪里白条听了我的需求后,他非常热心,不仅愿意给我们当向导,而且还设计了两条晴天和两条阴雨天可行走的线路供我们选择。</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大家热情很高,但是听了一夜的雨声,16日早上依旧阴雨蒙蒙,为了不影响他人的决定,结果大部分人都在私下问我:活动还继续吗?活动是否取消了?甚至有的说:昨日下了一夜的雨,山路不安全,还是不要去了。我也非常的犹豫,既然组织了活动,那么就应当进行,但安全是活动中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所以我又一再地向浪里白条确认活动能否继续?因为浪里白条有着丰富的登山经验和对线路的了解,所以他告诉我这种天气阻拦不了我们的脚步,活动可以继续!我连早餐都来不及吃,一一回复着每个人的询问,最后因为对浪里白条的信任,我也下定决心在临时组建的微信群里说:活动继续,出行自愿。到了集合的地点,发现原来报名的全部都参与了,这让我挺感动的,也许这是一份共同的红色情怀吧!因为寻访这一石刻,我们已经讲了好几年了,但都未能如愿。</p> <p class="ql-block"> 虽然4月15日夜里下了雨,天气预报16日这天也是小雨,其他人可以自愿选择出行,但我自己从没有过放弃的念头。多年来,因为一直在追寻红色记忆, 所以每当看到天空放晴的假日,就想迈开脚步走向带有红色文化色彩的某些遗迹。走着走着,出行、登山则成了假日生活的一种习惯,特别是当我们计划着要走向某处的时候,即便天空有那么点不作美,气候条件并不那么宜人,但是计划一旦制定了,就不想轻易放弃,否则会让人很失望。我们在宣讲红色文化时也说:战争不会因为气候条件恶劣而改期,战斗不会因为下雨而停止……所以不是情况特殊,我一般不会取消原定的计划,这其实也是对战争环境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浪里白条说,太容易的行程没有挑战,所以根据气候条件,他帮我们策划了适合阴雨天跋涉的线路,丰富了行程的内容,领略了沿途的文化与美景。我们的路线是:星村漫游道~和阳道院~寒岩(东莱先生讲学处)~倚环居(詹启寨)~独善堂~鼓楼岩~金鸡社顶(琅玕岩顶)~经过北廓岩顶到达江湖石~桃源洞~苍屏峰~九曲漫游道。我们终于在非旅游线路上(废弃的天游线路旁)找到了苍屏峰,见到了1940年7月3日,台湾少年团在六曲溪北苍屏峰镌刻的“打倒日寇 保我中华”的标语和时间落款(幅面50×310厘米,大字40×30厘米,小字8.5×8厘米,距地高度160厘米)。我们曾多次寻找未果,原来是方向错了,线路错了,想法错了。感谢浪里白条带路,让我们又完成了一处遗迹的寻找。</p> <p class="ql-block"> 追寻历史遗迹,让我们也重温了一段远去的抗战故事与历史。</p> <p class="ql-block"> 台湾抗日义勇队和少年团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938年6、7月间,福建省国民党当局强行将分散居住在福州、晋江的台胞430多人集中遣送到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其中一部分是医生。在县城成立“台民垦殖所”,附设“台童教养所”,并将“台民宿舍”编入保甲,居住县城的文庙和民权路。</p> <p class="ql-block"> 这年11月,李友邦、张一之从浙江金华来崇安,成立“台湾义勇队”和“少年团”,这两所的台民纷纷报名参加义勇队和少年团组织。李友邦任义勇队队长兼少年团团长,张一之任少年团指导员。《福建民报》11月27日报道:“集中崇安台胞,决参加祖国前线。已组织义勇队救护队,不久当可出发前线。”金华《东南日报》12月1日,也加以报道:“集中闽北某地台民,经台湾革命党代表李友邦等前往劝导,深为感动。内有百余,愿自动参加祖国抗战,正组织义勇救护队出发前线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39年2月,在李友邦、张一之率领下,首批义勇队和少年团40多人开赴浙江金华。3月,崇安第二批参加义勇队的100余台胞也开拔金华。《东南日报》报道:“…闻途次经龙泉、云和、丽水等县,俱受各县热烈欢迎。”留崇安的台胞还陆续不断地前往金华和皖南参加抗日工作。这年9月,周恩来到浙江金华检查工作,亲自听取张一之关于台湾义勇军成立经过和存在问题的汇报,并指示,关于台湾义勇军的事,要充分运用国民党关系开展工作,为他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下半年,成立了中共义勇队支部,张一之任支部书记,当时有中共党员3人。在中共地下党的关杯指导下,他们曾多批次在金华和皖南前线投入抗日工作;留在崇安的参加当地的抗日活动。到1940年底,义勇队发展到3个区队,少年团也扩大到60余人。这两个组织在统战、宣传、生产、医疗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于抗日的工作和贡献。台湾义勇队还于1940年4月15日创办《台湾先锋》月刊,印刷《台湾壁报》,每周一张,通过月刊和壁报,宣传前线和后方抗日救国的战况。孙科、李济深、郭沫若等都为《台湾先锋》月刊题词鼓励。李济深题词是“台湾先锋,民族战士,唤起国魂,驱除蛇豕,迪延平之光,雪马关之耻,恢复河山从兹始。”郭沫若题词是“发扬民族精神,争取自由平等。”而少年团通过演讲、演戏、绘画、唱歌等各种形式,广泛进行抗日宣传。他们编排《放下你的鞭子》《为了大家》《打杀汉奸》《最后胜利》等节目到皖南抗日前线进行宣传。</p> <p class="ql-block"> 1940年6月,台湾少年团回崇安慰问团一行30多人,由台湾抗日义勇队的牛光祖和少年团指导员李炜、黄志义等带领从浙江金华到达崇安,进行为期20天的慰问活动。他们带来了感人的抗日捷报和动人的前方将士浴血抗战的故事。6月26日,在县城召开少年团慰问后方人民大会,各界人士数百人参加,演出的节目有歌咏、舞蹈、相声等,最后合唱《台湾少年团团歌》。会后,他们接连两天在县城街头演出《为了大家》《打杀汉奸》话剧,以及《骑兵舞》《军民祝捷》《流亡三部曲》等节目,把抗日宜传推向高潮。7月,少年团的队员们在游览武夷山时,还不忘宣传抗日救国,在武夷山苍屏峰用赭红颜料书写下“打倒日寇,保我中华”的巨幅标语。</p> <p class="ql-block"> 台湾少年团慰问团在崇安的慰问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扩大了台湾少年团在崇安地区的影响。7月9日,台湾少年团满载慰问成果离开崇安返回浙江金华。</p> <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由崇安台胞组成的台湾义勇队和少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坚强抗日队伍,他们在皖南前线和武夷山建立的抗日功绩,与祖国的抗战史共存,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并肩战斗、抵抗外敌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他们返回台湾。</p> <p class="ql-block">附诗一首:</p><p class="ql-block">追寻“打倒日寇保我中华”摩崖石刻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雨无阻</p><p class="ql-block">只为心中的那份执念</p><p class="ql-block">翻山越岭</p><p class="ql-block"> 只为寻访一份真迹</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少年</p><p class="ql-block">在岁月的穿梭中</p><p class="ql-block">他们还有几人能拥有</p><p class="ql-block"> 这一石刻的记忆呢</p> <p class="ql-block">在外敌入侵之时</p><p class="ql-block">两岸同胞 同仇敌忾</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深入到</p><p class="ql-block"> 骨子里的民族之魂</p> <p class="ql-block">历史虽早己远去</p><p class="ql-block">那融入血脉的情怀</p><p class="ql-block">深深地刻入了岩石</p><p class="ql-block"> 成为了一处永恒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 联题苍屏峰行</p><p class="ql-block"> 冯极顺</p><p class="ql-block"> 二行赤字苍屏刻,时过境迁,休言稍寂寞。</p><p class="ql-block"> 一队少年宝岛来,栉风沐雨,仍显大情怀。</p><p class="ql-block"> 2023.3.15</p> <p class="ql-block"> 9月27日,在蓝天白云下,头顶着秋阳,再次向苍屏峰出发。尽管山河依旧,但不同的时间是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气侯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目的是不同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5日,第三次来到苍屏峰下寻访。因为以前我一直念着要找到1940年7月3日台湾抗日少年团在苍屏峰留下的抗日标语,所以我的红友们也一直想着这件事。我也乐意一次又一次陪着一批又一批的红友来到苍屏峰,这就是我们的执着与红色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