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雨惊春清谷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夏满芒夏暑相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秋处露秋寒霜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冬雪雪冬小大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品读农耕节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聆听春来秋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悟四时之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传承经典文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本期的主讲老师:姬盼盼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诗朗读</p> 第一讲 知诗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知诗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唐朝,有一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幼时就以神童闻名,9岁知诗词,工草隶,懂音律。15岁独自离开家乡山西蒲州,到长安来寻求功名。17岁时,写下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1岁,进士及第,他就是大诗人——王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约公元701年,王维出生在山西祁县里的一个世家大族。因母亲笃信佛教,所以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里,给他取名王维,字摩诘,寓意“净”的意思,就是没有污垢、纤尘不染。可能连王维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字竟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715年,十五岁的王维从山西老家出发,只身来到长安游历,寻求入仕之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年王维出身显赫,家学深厚,又精通音律、书画,是个翩翩美少年,用“妙年洁白,风姿都美”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很快,靠着出众的才华,王维获得了京城王公贵族的青睐。公元721年,王维考中进士。唐朝的进士非常难考,就连李白,杜甫终其一生都没有考中进士,然而王维却考中了进士的“解元”(唐代对状元的称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刚二十岁出头的王维,一时间风光无限。他的起点已经是当时众多“怀才不遇”的文人渴望又难以企及的终点。然而,就在王维意气风发之时,命运却与他开了一场玩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维考中解元后,被任命为太乐丞,这是一个从八品的官职,掌管宫廷礼乐方面的事务。虽然不是政务方面的官职,但却是王维擅长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就是这样一份工作,却直接导致了王维命运的第一个“滑铁卢”。由于受人挑唆,太乐署的艺人当众舞黄狮子,而明黄色是皇家专用的颜色,黄狮子舞只有皇帝才能看。因此,王维在此事件中受到牵连,被贬到外地守仓库,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东封泰山,两次大赦天下,王维才得到赦免。回到长安的王维后来又做了一段时间无足轻重的小官,之后他索性辞官而去,隐居在终南山,直到被宰相张九龄重新起用。此时,距离他高中解元之时,已经有十余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王维生活的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原本意气风发的少年,是如何在命运的旋涡中苦苦挣扎,又是如何在寂寞清冷的日子里追忆昔日的繁华,体味当下的苦痛。也是在此期间,王维的妻子因难产而去世,这让王维的人生再次跌入低谷,此后30年,他孤身独居,终身未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实让他有一种无力感,始终无法摆脱困境。当他再次步入仕途,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王维一辈子都在名利场上,王维的官职还在继续上升。55岁,他官至尚书右丞,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官员。而他越是位高权重,生活就越是节制、慎重。他有条不紊地生活,在名利中忘却了名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维信佛,晚年的王维,素食素衣,退朝回来,便独自在家里焚香静坐,摒弃杂念,冥想诵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61年7月,他知道时日无多,给亲友们写信,劝勉他们念佛修行,之后把笔丢掉,与世长辞。他家宅里一无所有,只有几样简单的生活用具:茶铛、药臼、看经书的书案以及绳床。在生前,王维曾请求把私宅捐给佛寺,他得偿所愿。</p> 第二讲 明诗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明诗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⑵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⑶客舍:旅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⑷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p> 第三讲 悟诗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悟诗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是与送别有关。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p> 第四讲 送别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同类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首送别诗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你这个最字,用得也太绝对了吧?”一点也不绝对。因为其他的送别诗,主体上都是以诗的形式存在,而这首诗写成之后呢很快就谱了曲,成为当时《伊州大曲》的第三段,也编入了乐府,就成了离别宴上的标配了,不仅在诗人之中传颂,也在歌儿舞女的口中流传。从唐朝一直唱到宋朝,宋朝之后,原来的曲子丢了。但是明朝人又对这首诗进行了再创造,重新编词谱曲,就成了一首琴歌。现在作为咱们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的《阳关三叠》,其实就是根据明朝的琴歌改编而来的,所以这首诗的别名又叫《阳关三叠》、《渭城曲》。那这样说来,这首诗传播的形式,不仅有诗,还有曲,有词,不仅属于阳春白雪,还属于下里巴人,当然可以说是流传最广的送别诗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送别诗,就是亲友离别时所作的诗,清代诗人袁枚曾经说过:“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写景容易,将情景与情感结合在一起就很难了。我们很多同学写作文也会遇到这样的屏障。其实,我们不妨从诗歌中学习写法,情景交融。除了本周我们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其实大家耳熟能详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都很有名。这些诗歌你们会背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期参与录制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二中队 刘张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二中队 李先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二中队 熊思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二中队 张慧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二中队 李亭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二中队 朱子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二中队 邵鸿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二中队 贺诺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二中队 袁一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