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腔热血铸师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两袖清风谢党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尺讲台天地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时忙碌闲时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体勤耕健筋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神关注聚精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日往返得其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仙神通见真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九九归一育栋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里桃李铺前程。</b></p>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经意间我从教已经三十年,班主任工作也有三十年。李镇西说过: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他却可以永远有一颗童心。岁月沧桑了我的容颜,但不能苍老我的“童心”。一直以来我秉持“亲其师、信其道”的信念,坚持与书为伴、与生为友,以一颗不老“童心”陪护学生一路前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童话”班级文化</b></font></h1> 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班级文化的建设不容忽视。我对班级文化的定位是从儿童兴趣出发、适合儿童口味,所以在布置班级文化前我会调查孩子,询问孩子们喜欢怎样的班级文化,记得刚接手低年级时恰逢学校“童”文化研究的启动,在班会课上我征集全体同学班级布置的需求,经过商讨把原来高年级硬邦邦的“班规班约五不准”改成富有童味的“童心相约”:上课不做小麻雀;课间不做小老虎;作业不做小懒猪;考试不做长颈鹿;放学不做流浪狗。学生通过班会每天课前诵读,各种动物的形象在脑海中浮现,同时也知晓了是非对错。把班级图书角命名为“童乐书屋”;把学生的作品展命名为“童才展示”;习作园地命名为“童笔生花”;心愿墙命名为“童星闪耀”;力求每生都有作品上墙,让学生感受自己就是教室的主人。将班级事务分成学习部、纪律部、卫生部、宣传部、财产部、安全部,设立相应的部长和部员,班务工作的细化也使得班级管理人员增加,职责更明确,既便于学生操作,更让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个个是管人者也是被管者,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班级凝聚力极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童趣”课堂教学</font></b></h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开展贴近儿童、温暖儿童的数学教学是我的教学主张。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总显得枯燥乏味,但如果能从儿童的角度,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讲解,学生自然会乐于接受,学习也定会是别有一番滋味。我竭力将数学知识“烹饪”成“既好吃又有营养”呈现给学生,如学习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这五个单位的进率后学生总是记不住,我运用”五指记忆法“----用左手的五个手指帮助学生记忆,依次让学生在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上分别写上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让学生尽力张开五指后,可发现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的间隔比较小且一样宽,所以它们相邻单位单位间的进率是10,大拇指与食指之间间隔特别大,所以千米与米的进率就是1000,学生借助左手一下就能记住各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又如将4、5、8、9四个数组织成两个两位数,使它们的积最大,最大的积是多少?学生对这样的题目总是通过计算尝试,结果算得不耐烦,我用”跷跷板“原理,对学生这样讲的:你们玩过跷跷板吗?怎样安排跷跷板两侧人的重量更好玩?学生会说两侧人应该差不多重,我顺势让学生把9看作是爸爸,8看作是妈妈,5看作是哥哥,4看作是妹妹,让学生想想怎样安他们玩跷跷板,学生能很快得出把9和4放一边,8和5放一边,再让学生算出94×85的积与其它任意组成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相比可得94×85的积最大,最后我告诉大家这就是“跷跷板”原理。学生学得轻松,理解深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童馨”学生评价</span></p> <p class="ql-block">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孩子很容易,但如何让表扬产生恒久的动力,构成立体式表扬,贯穿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整个小学阶段?我根据儿童“好表扬”这一特性,制定学习积分卡有5分、10分、50分进行“跟踪式”表扬,针对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课间行为、考试成绩进行积分奖励,如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且条理清楚、声音响亮由老师奖励10分、按时交作业全对且字迹工整由学习部奖励5分、一周内课间按学校广播认真做两操由纪律部奖励5分、一周内座位下面干净无垃圾由卫生部奖励5分、一周内无打闹由安全部奖励5分、一周内按时上交各种回执,不乱涂画桌椅、墙壁、不拿扫把当玩具由财产部和宣传部奖励5分、每次考试得满分奖励50分,有好的作品张贴到班级文化墙每次奖励20分,积分累计100分可换表扬信一张,每周五发放,获得表扬信的同学拍照发到班级群通报表扬,再由老师周末将表扬信送到家里顺便进行家访,期末根据表扬信的数量评出学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打破了原来只论成绩评选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每学期的期末评语更是根椐每个孩子各方面表现进行有个性、有特色的针对性撰写,有一学期每人用一首诗进行评价,对于表现好的:以书为友尧书乐,珍惜时间不虚过;今天习得真本领,他日成功人人说。对于字迹差的:孙家儿郎名笑博,热爱学习没话说;望能坚持把字练,不让时间空蹉跎。对于成绩暂时落后的:善良女孩陈思妍,思妍学习不靠前;靠前需要勤思考,思考必能换新天。</p> 因为有了这样连续性、全方位的评价,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在班级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崇真、向善、求美。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童乐”家校联系</b></font></h1> 数学里的5+2=7,但我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5+2可能小于7甚至等于0,但如果配合得当,结果远远大于7,这取决于家校之间的合作。班主任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我非常重视与家长的联系,每接一个班,我就会在一年内走遍班级所有孩子的家庭,对于班级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我都能如数家珍,如家庭住址、家庭人口、父母职业等均能张口就来。与他人不同的是我上门家访不是去“告状”,而是去“表扬”,比如孩子学习状态好了、字迹工整了、成绩提高了、考试获得100分了、经过努力获得表扬信了等都是家访的“借口”,孩子们知道我来家访就是来和家长表扬自己,所以一听说老师要家访了,都争着说“老师,来我家吧!”“老师,来我家吧!”……改变了孩子们对家访的畏惧。在疫情期间,不能上门家访,便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和个人微信对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进行线上一一指导,对于孩子家长在家遇到的教育方面的烦心事必定是有电必接、有信必回、有微必复,且总能立足于儿童的接受能力给家长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童情”教研编写</font></b></h1>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喜欢把自己当作一个儿童,从儿童的立场去看待每天所学的知识,对有感触的点滴记录下来,形成文字。<div> <font color="#ff8a00"><b> 创编童谣。</b></font>根据学生喜欢儿歌特点,将数学知识和儿歌相融合,创编数学童谣,将童谣引入课堂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教材的再开发----数学童谣进课堂研究》被评为省优秀课题。如学习《四则运算》后,学生对四则运算的顺序总是理不清、记不牢,针对这一情况,我创编了一首童谣:今天天气真不错,各位同学听我聊,今天不把别的表,四则家庭聊一聊,加减兄弟去买票,谁在前、买票先,乘除父母看医生,谁走前,看为先,父母兄弟坐一桌,尊敬长辈孝为先,小括号,像爷爷,啥事先听他意见,四则家庭乐融融,美好家庭让人羡。又如学习《环形面积计算》时,我编写了:大圆,小圆,分开是圆,合成是环,要想知道环面积,简单----大圆减小圆;</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编写小故事。</b>儿童是听故事长大的,故事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为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知识,我编写适合儿童口味的数学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如《乖乖兔和毛毛兔》、《找宝藏》、《招聘收银员》、《破译”密码“》、《阿里巴巴寻宝》、《游“三色”公园》十余个小故事发表在《少年智力开发报》,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写小故事,其中胡行健同学写的《古诗中的数学》发表在《名师教数学》杂志。</p> <b><font color="#167efb"> 撰写教学论文。</font></b>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内容进行一课式、跟踪式研究,及时收集和整理形成教学经验。 <p class="ql-block"> 累计有15篇教学论文被“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录用。教学论文《搭配中的学问说课》、《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精设巧引 动态构建》、《聚焦顺序 理解算理》等发表在《名师说课》、《小学数学教学参考》《名师教数学》等教学杂志。</p>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style="font-weight: bold;"></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 </font><font color="#167efb"><b> 编写教案。</b></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受多家杂志社邀请共同承担了多本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案的编写。</font></h3> <p class="ql-block"> 记录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点滴做法,其中《班主任的“三心二艺”》发表在《育人》杂志。</p> <p class="ql-block">在全县第一届班主任论坛中进行经验交流,撰写的《班主任工作点滴》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出版教辅用书。</b>知识的获取除了学习,更需要多层次的练习,为帮助学生走完“最后一公里”,我付出诸多精力潜心研究习题的设计,多年来与多家编辑部合作,完成了多版本多册次教辅用书的编写并正式出版。如《学习总动员》、《计算能手》、《一遍过》、《学霸标准卷》等十多本教辅用书均在全国各地正式发行。</p> <p class="ql-block"> 漫漫教育路,殷殷爱生情。童心,是一种工作状态,三十年来我一直昂奋地工作着;童心,是一种教学追求,我一直致力于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前行;童心,是一种教育情怀,我要让所有的孩子在最真、最纯的小学时光里奠定真、善、美的初心。李镇西说: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的善良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恶的正直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我说:唯有怀揣童心,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才能倾听花开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