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红色印迹拍摄~黄浦篇2021.2.17.(二)

自由的paty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风雨磨砺走到今天实属不易。重访红色印迹遗址,感受当年的风雨历程,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上海人的确有许多对此不了解的地方,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br>参与二十一元素摄影俱乐部的红色印迹拍摄活动,分几条线开始对上海红色遗迹的探访。<br>此美篇系列在4月的封控期完成的,也算宅家学习的一个成果吧!但愿美篇系列完成后,疫情也会结束,大家能够走进蓝天下,自由地呼吸吧! 本次拍摄的行程线路 ▼(一)五卅运动纪念碑<div>南京西路,西藏中路西南侧绿地</div> ▲1、 ▲2、 ▲3、 ▲4、 ▲5、参加此行拍摄的摄友 ▲6、进入南京路步行街 ▼(二)五卅运动爱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div> 南京东路766号门前</div> ▲7、 ▲8、 ▲9、《强国有我》此片参加上海老龄大学摄影联谊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摄影比赛,获入围奖。 ▲10、 ▲11、 ▼(三)黄浦剧场 北京东路780号 ▲12、《义勇军进行曲》首次播放处 ▲13、1957年12月周恩来总理提议并亲笔题名“黄浦剧场”。 ▲14、剧场始建于1933年,曾名“金城大戏院”,当年先后首映《人生》《渔光曲》等大量左翼进步国产片,被称为“国片之宫”。 ▲15、1935年5月24日16:40分《风云儿女》在黄浦剧场首映,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这里首次唱出,并广为传唱。 ▲16、1935年7月年仅23岁的聂耳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8月聂耳追悼会在金城大戏院隆重举行,戏院17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 ▲17、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剧场一度停业,作为难民收容所。可以说,这是一座拥有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剧场。 ▼(四)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div> 山西南路200号 周一、二、四开放</div> ▲18、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的故事。该会址原为南京饭店。<div>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正在上海代表中央领导南方党工作的周恩来会见了胡愈之。夏衍等同志,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要广泛团结爱国的新闻工作者。1937年11月18日晚,在此举行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成立大会。</div> ▲19、该建筑建于1920年,坐东朝西,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呈欧洲现代派风格。 ▲20、窗棂和建筑立面的细部装饰图案几何化很有特色,平时路过这里都没注意过。 ▼(五)新新公司(凯旋电台旧址)<div>南京东路720号,现在是第一食品店</div> ▲21、1927年新新公司在五楼创建中国第一家民营广播电台“凯旋电台”。 ▲22、这幢楼经常路过,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红色的故事<div>上海解放前夕新新公司党支部为迎接解放,派数名共产党员控制、掌握“凯旋电台”。1949年5月25日凌晨,解放军进入南京路,党支部按照原定计划占领电台,播音员向全市人民宣告“上海解放了”的胜利消息,发出人民之音第一声,并反复播放解放军布告《约法八章》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革命歌曲。</div> ▲23、该建筑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 ▲24、正值新年期间,我们架着三脚架拍摄,许多路过的人都来观看并问我们拍什么,还有人拿起手机跟着我们一起拍。 ▲25、夕阳下的南京路步行街 ▼(六)永安公司<div> 南京东路635号</div> ▲26、大楼是非常熟悉的。<div>为欢庆上海解放并迎接解放军的到来,老永安公司的地下党员赶制了一面色彩鲜艳的红旗,并冒着生命危险登上大楼的最高处,将红旗插上了绮云阁。这也是上海解放时南京路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div> ▼(七)上海市委联络机关南京东路旧址<div> 南京东路119号二楼1号A</div><div>原中央商场,已改建,门牌号已合并,没有内部参观纪念地点</div> ▲27、 ▲28、 ▲29、 ▲30、灯火璀璨的南京东路外滩。 ▲31、和平饭店正门 ▲32、和平饭店顶部的绿宝石尖顶 ▼(八)陈毅铜像<div>南京东路外滩 附近有党建绿化设施</div> ▲33、 ▲34、外滩沿江的花墙 ▼(九)黄浦公园(外滩历史纪念馆及纪念塔)<div> 中山东一路500号</div>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