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采讨论.我眼中的美】翰墨飘香 与书为伴---寄语第25个世界读书日

梅林臻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暖阳斜洒入书房,几本泛黄书卷倚码桌上,根根直立杯壁的茶叶散发迷人清香,舒缓的懒散倚靠窗前,手捧书典凝神品读,一番“不争鸿尘乱,浸心书墨香”的洒脱顿然呈现,又似“游走惑心事,惟待书中解”的执着跃然胸前,是奋进的执拗,更是幸福的喜悦,是成长的快乐,更是成熟的蹉跎,集万千盼念于一身,这或许就是读书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日”,对这个特殊日子设立目的早已是印刻于心,日久弥新,知道它是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倡导读书,轻松阅读已经是亘古不变的成功法则,更有很多的伟人大伽在这里演译着不朽和传奇。</p> <p class="ql-block">  <b><u>与书为伴,神智清明,志向远大,能够驾驭梦想的泛舟驶向成功彼岸。</u></b>在繁杂芜乱的信息时代,能坚守本心,青灯执笔,夜半读书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品性操守,若能常耕不辍,经年不息,阅览古今更是贤圣兼有痴迷之姿。关于读书的习惯已经有太多的诗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是怎样的痴迷,“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又是多么的贪恋,“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于儿孙夜读书”更是那样的传承。古今纵经多少事,皆在青灯伴读中,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洵小时候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夫有不移之志,常有爱书之好,独享耕读之乐,则神智清明,兼济天下,铸不世伟略;若良铭相伴,良书相随,良师相助,怀周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思,藏毛公“为人民服务”之德,岺参中华,无一不成。</p> <p class="ql-block">  <b><u>与书为伴,清心寡欲,雅趣蓬生,能够驾驭幸福的小船驶向喜乐远方。</u></b>欲壑难填,心魔难断是当今社会祸乱人心的毒嶂,是左右人性、困惑人心、改变人格的妖孽,它影响生存,困绕生活,妨碍生计,让我们幸福不保,快乐难久,而与书为伴,则可以去繁取简,疗毒自愈,在闲暇的时光中,在游离的日子中,我们手捧好书,痴迷入卷,魂走佳境,忘却尘世烦扰,卸下身心疲惫,难得一袭轻闲,少有的一世自在,足不出户,既去除新冠蔓延肆虐对沾染的恐慌,还小庭静坐,家人相伴,声息相通,难得一片夫伴妻随、子绕孙黏、老敬幼尊的昌安。那些达观显贵,那些绅士名流,那些贾商巨富,落迫之初,求一生功名,撅一世威名,期成世传承,待到繁华皆收,名利实归之际,才发现真正的努力始于家庭的幸福,始于家人的团聚,更始于亲人的不弃;一生之中,我们拼命追逐,不懈努力,无尽索取从未想象过真谛,更从未思量过尽头,很少反问过结局。也许是没时间,但更多是不思量,早晓拼命为家安,何赌灾癌挣纸钱?平生多享天伦乐,穷卧柴扉有何妨。</p> <p class="ql-block">  <b><u>与书为伴,戒除邪恶,远离低俗,能够驾驭高尚的帆船,驶向正义前方。</u></b>位居高位恐奢靡之患,身居陋室拒偷盗之举,独赏孤芳备柳下惠之品,这是下笔之要,为官之德,更是为人之本。但,在现实社会中,伦理倒置,观念前移,是非扭曲,许多现象一度很普遍,很怪异;以贫穷为耻,以艰辛为悲,以实在为傻,当权者视权力为荣光,不惧其威,不思其责,不怜其悯,高高在上,有持无恐,搅尽脑汁,寻觅生财之道,览求生官之途,索要虚芜之基,到头来官运辄止,财尽路闭,锒铛入狱,这是不学习之害,更是不读书之危。谚语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您所想要的书中都有,您所痴迷的书中都给,您所贪恋的书中都讲,只是感观和现实的比拼。一些勤读书,爱读书的人,惜时如金,嗜书如命,待书如宝,想尽办法,用尽全力,费尽周折苦熬广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纵情吮吸,放声高歌,无綀游曳,他们不被世俗所惑,不被污浊玷染,不被声色所累,因为他们爱学习、肯学习、善学习,已经具备甄别能力,能够区分好恶忠奸,通过读书学习已经完备百毒不侵能力。他们对生活的解读亦如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运的人永远站在天平的两端,被命运掌握的人仅仅只明白上帝赐给他命运!</p> <p class="ql-block">  <b><u>与书为伴,子孝妻贤,宗庙昌安,能够驾驭辉煌的游渡,驶向传承偏安。</u></b>一个温馨的家庭通常会造就一个个贤孝明理的儿女,一个优良的读书传承也会缔造一位位不朽的济世栋梁。整个汉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但是,或许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最底层的缘故,整个两汉的文学现象并不兴盛,最著名的也就两位文学家,即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他们应该说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双子星。可他们虽然同姓司马,但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他们没有亲属关系。而在整个两汉的文坛上,王逸与王延寿却是文学父子关系,他们成名的一个共同爱好,就是子承父业,沉醉读书,通过读书创造很高的文学成就。王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对屈原的作品《楚辞》作全面注解的人,可以说屈原的作品能够广为流传并且被广泛的理解,王逸功不可没。儿子王延寿,精读百书,写有《灵光殿赋》。当时,另一位文学大师蔡邕也写了类似的一篇文章,但看了王延寿的《灵光殿赋》之后,自愧不如,马上焚烧了自己写的文章,改作《梦赋》,颇有点李白在黄鹤楼上看到崔颢题写的《黄鹤楼》一诗之后罢笔的味道,也有王勃在写就《滕王阁序》之后,早就写好此文的都督阎伯屿的女婿孟学士不敢再拿出来的意味,历史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p> <p class="ql-block">  “世间都语生养卑,谁晓耕读跃龙门”。在这个群芳争春,百花斗艳的繁闹社会,在这个名利日浓,浓情纸薄的世俗当下,求一片宁静,找一方清凉,抛舍纷扰,响应“读书日”的清灵美妙,静心屏息,贪恋读书,得一份安闲,获一份恬淡,这应该是人生极乐时刻。</p> <p class="ql-block">好文采的您,如果感觉不错,就倾心翰墨,尽情阅读,释放自我,共同说说读书的好处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