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小学科学新课标精神,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岔路口镇中心小学科学领域线上教学活动,提升对科学教学的组织与设计,2022年4月19日科学组以“如何高效开展科学线上教学”为主,通过集体备课及组内研讨的形式组织开展了本次线上教研活动,由科学组组长曲晓晞老师主持。 首先由主备人王婷婷老师根据本次网络集体备课活动方案,结合准备的PPT、图片等,重点从课程选择、教学设计,包括学情分析、环节设计、重难点的突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享介绍,同时,也提出了在备课过程中的想法及存在的困惑与思考。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一课之后,进而发展为对垃圾问题展开研究的内容。本课的主要任务是以解决垃圾问题为核心,通过问题调查、数据统计、对策思考等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垃圾问题的严峻,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及线上教学的局限性,结合六年级下册教材相关内容,采用布置导学单的方式调查“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课上分享展示,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课前调查,课中互动,课后拓展的方式去教学,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为切入点,内容逐步深化,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备课老师分享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集中研讨。从单元解读、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认真钻研、深入探讨,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促使教学方法更得当、课堂教学更有效。 王丽娟老师认为: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能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希望主讲教师在课后拓展部分引导学生们对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分装这件事,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在行动上付诸于实施。建议学生课后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家中建造室外堆肥角,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真正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并带动家人共同完成。 林忠梅老师认为:教师恰当地处理教材,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家里一天的垃圾,在家里分类、称重并记录。这个活动既让孩子们经历探究过程,又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同学们通过收集自己家一天的垃圾,从中还可以找到自己思考的不足或收集的遗漏,为后面的数据分析提供原始依据。<br> 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王老师设计的几个小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比如:填写一天以来做过的事情产生的垃圾、我家一天的垃圾统计、全班家庭的垃圾情况统计等,十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韩琳琳老师提出:解决垃圾问题一课教师通过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体会垃圾问题与每个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调查垃圾问题,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教学环节循序渐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r><br> 鞠艾颖老师认为:《解决垃圾问题》一课,老师做到了课前让学生预习,从生边,生活中体验垃圾的无处不在。本节课老师从实际出发,从个人到家庭再到学校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垃圾的多少。本课不单单是让学生在课上完成任务,也要让学生在课下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垃圾分类,做到学以致用。 张欣茹老师认为:《解决垃圾问题》一课,有较多的调查活动,因此要安排好时间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更好地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再来学习,兴趣会更大,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线上课堂的开展应该注意时间的把握。 曲晓晞老师提出三点建议:<div> 1、《解决垃圾问题》这一课,容量相对比较大,在教学中注意时间的合理调控。<br> 2、由于本课内容是新版科学教材,如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科学词汇,学生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可以结合旧版教材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前4课的内容相互融合来教学。<br> 3、由于是线上教学,要注意网络设备的延迟,卡顿,视频的播放以及学生的上课状态互动等问题。</div> 活动最后,科学组长曲晓晞老师对本次线上集体备课进行总结。每一次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都是在不断地修改、补充、完善的过程,围绕“一研”的意见建议,再从“修改活动环节,充实活动材料”最终将每节常态教学活动精品化,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能凸显教育活动的意义。<div><div> 通过此次线上集体备课活动,汇聚了教师们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发挥了集体备课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促进了教师在教学、教研中不断成长,体现了我校良好的教研氛围。</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