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弯子”从军记(连载01)

犁田人

<p class="ql-block">  【引子】他,是我一路走来相伴了20多年的战友,他的家乡有一句话叫——大呆子、二尖子、三弯子(意思是老大呆点,老二机灵点,老三坏主意多点,另一侧面反应的是父母育儿经验丰富了点,人也成熟了点),他在家排行老三,实则为老二,因为大姐出生就夭折了,所以20多年来战友一直管他叫“三弯子”。他也倒很乐意,人称“三弯子”,所以我们索性也把他的微信名也改成了“三弯子”……人生也许就是这样,有弯就有顺,有顺就有弯,所以也称“弯弯顺”,可能也是“三弯子”之来意吧!</p> <p class="ql-block">NO.1初入军营</p><p class="ql-block">【每一个小小的故事,都是他成长的点滴,欲知其人生之变化,敬请读者继续一览】</p> <p class="ql-block">  1995年12月16日8时整,我们苏北两县40名新兵冒着大雪,在亲人和乡干部的簇拥下,一大早就送到了县人武部集结。然后,简单换了军服,我们一行40人在接兵干部的带领下,被一辆无空调的大巴和一辆军卡,花了近12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南京泰山新村营盘,已经乌膝大马黑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刚上大巴车,三弯子给我的印象有点憨憨的,嘴巴还有点瘪,背着一个黄挎背,左手拎了一只红色方便袋,内装六只桔子。上车后,他在靠近后车门旁的座位上坐下,一言不发,两眼到处打量,感觉很新奇,见谁都是微微一笑。因为我们行李包都放在大卡车上,每个人随身就带点零食,看他穿着这身黄军装,怎么看都不协调,其实我也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我们坐稳后,很多父母都站在车外等车子发动,没过一会儿,车子发动了,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车上的孩子满是兴奋,车下的父母满眼含泪。那天,三弯子妈妈没有来,他爸爸与哥哥来县城来送的他,他爸爸身高约一米八五,一看就是乡下人,满含热泪并拼命挥手,跟着车子骑行了很长一段路,直到我们大巴车消失在他的视野里……他哥哥也很老实,至始至终没有与他多说过一句话,只是跟着他爸爸做着重复的动作,那时那刻那场那景,非常温馨与感人。</p><p class="ql-block"> 在车上,我与他是邻座。我以一句“你爸爸爸人真好,真是舍不得你离开!”打开了他的话匣子。知道了他的家庭,知道他的童年……也得知他为什么去当兵?因为他妈妈生病住院动手术,家里刚砌了三间瓦房,哥哥初中毕业在学了理发手艺……他高中上了一年半,在学校还是班长、英语科代表和学校升旗手,因为实在交不起学费,他就毅然选择了投笔从戎;还知道他什么也没带?就捎了六个桔子和带了一大行李包的书籍。</p><p class="ql-block"> 也得知,此次也是他人生第一次坐大巴,第一次远离故乡,第一次有一套自己全新的衣服……慢慢地说着,细细地聊着,随着车子一摇三晃,外面大雪漫舞……我们都不知不觉地打起了瞌睡。当我们被热烈掌声和锣鼓声惊醒时,我们已经抵达了心中向往的绿色军营,其实我们什么也没有看不清楚,只听见哨子声和呼点姓名声,最大的庆幸是我们俩被一同分到了机动九中队,随即四个老兵把我们的行李背在肩上,步行走回了连队……凌厉的寒风吹得我们直打寒颤,再加上四周一片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想家的心情油然而升。</p> <p class="ql-block">【注】后续文集里出现的人名、地名和专业术语等都已经被笔者艺术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