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窑小(一)】不惧困难 勇担使命——柳州市窑埠街小学建校故事

柳州市窑埠街小学

<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任淞沪战场右翼军总指挥兼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请托好友郭沫若帮忙组建战地服务队,在周恩来、潘汉年的策划组织下选派了一批爱国的文化青年进入国民党军队内部从事抗战宣传服务工作,并秘密成立了第四战区中共特别支部。</p> <p class="ql-block">  1941年春,战地服务队随第四战区长官司令部从广东韶关迁来柳州市郊窑埠村。1942年春,郑黎亚、杨冶明、吕如壁、方兮、黄凛、沈丹风在中共四战区特支的安排下,筹办了“柳江县立实验小学窑埠街分部”,由时任中共特支代理书记郑黎亚担任首任校长,这就是窑埠街小学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  建校初期,困难重重。如何在办好教育的同时做好宣传抗日大义的工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特支成员的努力下,他们利用教师身份作掩护传播革命火种,使这所小学成为共产党的一个宣传教育阵地,同时,它也成为特支的一块重要活动阵地,培养了许多后来活跃在政坛、文坛和艺坛的中共党员。</p> <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隐蔽在窑埠街小学里的6位特支成员在中共四战区特支的领导和指导下,没有一位被捕,没有一位叛变,没有一位牺牲,创造了我党隐蔽战线的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  窑埠街小学的成功兴办,不仅使特支多了一块重要的活动阵地,而且特支成员赢得了广泛群众基础和信任,方便身份隐蔽。在这期间,特支顺利地传达过许多重要指示。1942年“七九事件”发生后,广西省工委遭破坏,广西地下党全线转移,在此关键时刻,周恩来派李亚群来柳州向四战区特支通报情况。李亚群与特支经过分析研究,认为特支与南委没有组织上的联系,可以不撤退。特支得以完整保留,继续潜伏在窑埠街小学积极开展地下活动,坚持勤业、勤学、勤交友、坚持过党的组织生活,且为扩大在柳州的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p> <p class="ql-block">  风卷红旗,一片丹心。在蓬勃奋进的新时代,窑埠街小学将继续把红色校史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基因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我们永恒的教育主题,我们为此不懈努力着!</p> <p class="ql-block">主编:唐小莉</p><p class="ql-block">策划:柳州市窑埠街小学</p><p class="ql-block">编辑:冯莉斌</p><p class="ql-block">图片:谭珍琳</p><p class="ql-block">审核:梁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