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将近六旬,想一想自己读书和买书,可以说对书是有感情的。书作为了一生的伙伴,书成为了一生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书有买有发。上学交了学费,课本就自然发到手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业后函授进修等,学历教育历程不算短,按学制累积起来也有近二十年。工作期间资格培训和短期学习那就不计其数了。这些都是发书,书自然是学习伴随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 小时家并不富裕,也有点闲钱,买什么书母亲是从来不会阻止的。记得上高中,买了一厚本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现在仍然保存使用。没有出现原官至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少时年前把卖柴买油条包水饺的钱买了书,年夜饭犯了难,被母亲赶打出家,那心酸催泪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记得高中吧,借读了没了封面的《林海雪原》,虽然读的慢,其中关于“白茹的心”章节印象还是挺深的。应该是在大学吧,买了一本作家古华作品《芙蓉镇》,写的是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的心酸生活与不幸命运,后来也拍成了电影。这本书放在二哥的房子里,看的人不少,都看没了封面,看缺了页。后来和初中高中等课本一起,谁去谁看,谁去谁拿,到后来一本也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 买书是有选择的,你在买每一本书时都是有选择的。由于人生志向不明,读书目标难定,买书就可能选择性不强,自然读书的效果就不够明显了。</p><p class="ql-block"> 工作后有钱了,从而买书就多了起来。记得刚上班发了几十块钱,就买了一套《三希堂法帖》,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价钱不少。字是教师基本功之一,当时想练练书法。心里不静,是练不了书法的。后来送给分到同一个矿区练书法的大学同学了。说来真是惭愧,没有想到给家里父母兄弟买点什么,就只买了不用的书。</p> <p class="ql-block"> 无论在学校教学还是在教培管理,单身生活期间,由于远离老家,星期节日没有地方去,也没有多少朋友一起出去逛逛玩玩,坐坐聊聊,那就几乎每周差不多逛一次书店买书,家里藏书有不少是这个时候买的。心不静,读不入。那时买了并没有全读,或有的书也没有读完。买书读书好像是打发时光,似乎排遣烦忧而已。书似乎成了自己亲密的伙伴,交流的对象,忧思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 结婚了成立家庭,买书仍在不断。买业务方面的,也买些闲书。闲书有中国历代古典名著,外国部分现代思想著作,哲学家周国平的,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学家王蒙、莫言的,朱镕基谈话录、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等退休国家领导人的等等,买书的数量继续增加。这个时期买的书大部分都看了。孩子能读书了,也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孩子也养成了买书读书的习惯。到目前孩子买书的数量,慢慢逼近自己了。自己也选读共读了女儿买的部分书。</p> <p class="ql-block"> 内退前后,经过了人生的历练,不像以前那样浮躁了,心似乎比以前沉静了些,读书又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买的少了,看的反而多了。由《中国哲学简史》引发,主要买了冯友兰的哲学著作,买了著名外交家基辛格的书,用内退临时工作的福利,买了汪曾祺散文全编等。也写了四个册子汇编一本汇编。记得工作时有一位同事说,光买书什么时候写书呀,当时觉着那个能写书呀!现在写点东西起码不难了,终于不像以前不羞愧了。</p> <p class="ql-block"> 读书造就了个人的职业,买书陪伴了一生的生活。书伴读了酷暑,书陪读了抗疫。看看书,打打拳,做做饭,更会成为内退乃至退休的主要生活方式。书成为伙伴,书成了朋友。高中以来买书不停,读书不止。回顾自我买书,反思自己读书,教训明显,心里不静,目标不明,效果不佳。人生余年,精力有限,再看书就要有点范围,定点目标,范围要以部分教育、心理和文学等书籍为主,辅以餐饮书法等休闲书籍。利用现有家藏,借好友藏书,辅以个别购买。近来又看了一部分沈从文的书籍,正看卢梭的著作,读得顺有收获,读出了作者火热纯真的心。想把能找到关于卢梭的书看看。只要能看,就再看看书。除已定的写作小目标以外,还有可能谈谈孩子教育,这样也不枉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职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