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汉族地戏 </p><p class="ql-block">贵州有个“天龙屯堡”,堡中居民皆为明朝大军军属的后代,汉族,当地人称“老汉族” ,地戏,俗称“跳神”,因为演出不用戏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为傩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传统民间戏剧,是一种近千年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长角苗</p><p class="ql-block"> 长角苗族女子独特之处在于妇女头顶上戴有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绕着几公斤重的头发。这里的妇女每天梳头时把掉的头发用麻线编织起来,一代一代传下去,作为嫁妆传给闺女。可能一个长角苗的妇女,头上就有几代已故祖先的头发,有些头发甚至已有数百年历史。千百年来,长角苗族相当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这一文化传统,可以说是把历史写在头发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布依族</p><p class="ql-block">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依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通用汉文。</p><p class="ql-block">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以农业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岜沙苗族部落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岜沙苗寨保留着佩带火枪(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p> <p class="ql-block">黔东南南秀苗寨姐妹聚会</p> <p class="ql-block"> 2022年黔东南三棵树镇摆底村鼓藏节于3月8日开始。鼓藏节期间开展斗牛比赛、斗鸟比赛、苗歌比赛、芦笙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芦笙铜鼓歌舞表演等活动。</p><p class="ql-block"> :作为苗族最隆重的节日,鼓藏节是远古苗族先民祖先崇拜留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祭祖仪礼,也叫“祭鼓节”“鼓社祭”“翻鼓节”“吃鼓藏”等。每隔十三年举办一届,鼓藏节中通过邀请祭师唱诵呼唤天神地神和祖宗神灵来过节的古歌,追溯苗族自远古以来直到本家族的历史,对全体鼓社成员进行一次次的历史与文化的再教育,要求大家世世代代永远牢记苗族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苗族大妈</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清水江上游,位于凯里市西偏南部,因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地处平定下游,得名下司,素称:“人文下司,天造山水”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黔东南三棵树镇</p> <p class="ql-block">黔东南郞德(上下)苗寨</p> <p class="ql-block">黔东南南花苗寨</p> <p class="ql-block">黔东南季刀苗寨</p> <p class="ql-block">从江县银潭侗寨,这里也有水上粮仓。</p> <p class="ql-block">从江县占里侗寨,秋天晒稻谷时景色最美。</p> <p class="ql-block">从江县美德侗寨</p> <p class="ql-block">黄岗侗寨</p><p class="ql-block">黄岗侗寨旅游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p> <p class="ql-block">从江县岜扒侗寨</p> <p class="ql-block">小黄侗寨属贵州从江县,离县城20多公里,是一个原生态的侗寨村落,整个村寨都保持了比较原始的风貌,许多古老的习俗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演唱大歌便是其中之一,被誉为侗歌之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