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 优化幼小衔接

海蓝蓝

<p class="ql-block">  为减缓幼儿园到小学衔接坡度,让幼儿有准备、有能力、有自信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2022年4月22日鹰潭市教育局基教科副主任桂珍琴、市教研室幼教部部长章佳玲、鹰潭市第六小学校长王卫保、副校长郑小娟、低年级段教师及学生代表、鹰潭市第二幼儿园园长吴淑华、保教主任徐文娟、全体大班教师及幼儿、鹰潭市第二幼儿园家长代表等相聚一堂,探索幼小衔接新举措。</p> <p class="ql-block"> 参观园内环境</p> <p class="ql-block">  首先,在园长吴淑华的引领下,代表们参观了幼儿园木工坊、陶艺坊、宝贝厨房、绘本馆、美术馆、运动场馆等……鹰潭市第二幼儿园把教室搬到操场,把自然放进场馆,把游戏融入生活。以“儿童为中心”,通过自由感的时间、自然感的材料、呼吸感的空间,把知识和技能镶嵌其中,在游戏中编织一张细密的“隐形毯”,让幼儿在润物无声中健康快乐成长,在“玩”中合理生长,践行“课程是水,孩子如鱼水中游”的课程理念。</p><p class="ql-block"> 通过观摩,与会代表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以最大化发挥教育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走进游戏 走近儿童</p> <p class="ql-block">  随后,大家一起观摩幼儿的户外自主游戏。</p> <p class="ql-block"> 幼儿介绍建构中的《心中的小学》</p> <p class="ql-block"> 大三班《趣玩山坡》</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游戏前的方案设计、游戏中的分工合作及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活动、交流互动等让老师们看到了孩子们的积极主动和快乐探索,深切地感受到幼儿园与小学教学模式的差异性!更让家长切身感受到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体会到幼儿全面而生动的发展内涵。</p> <p class="ql-block"> 走进教室 走近儿童</p> <p class="ql-block"> 大一班分享交流《我心中的小学》</p> <p class="ql-block"> 大三班分享交流《趣玩山坡》</p> <p class="ql-block"> 幼儿百问百答答辩会</p> <p class="ql-block">  小学的老师、哥哥姐姐走近幼儿园,来到了孩子们的中间,弟弟妹妹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渴望,迸发了一个个问题……孩子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小学都有什么内容?小学作业多么?怎么才会有红领巾?上小学要上厕所怎么办?小学有几节课?小学有前院后院吗?六小的老师和小学生代表针对小朋友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答。幼儿园小朋友代表还向小学生代表送上了小礼物。</p> <p class="ql-block"> 学习式教研</p> <p class="ql-block">  百问百答答辩会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听大班教师分享交流着幼儿的游戏故事,梳理游戏中的核心经验,小学老师们切身感受了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价值,游戏中“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激发了在场的家长代表和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更深层次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在三月初我们发放的幼小衔接家长问卷调查中发现家长有许多疑惑和不解,如幼儿园不办学前班,但市面上存在门类繁多的幼升小辅导班,周围的大多数孩子都在外面上课了,怕自己的小孩跟不上,观望与试水,进退两难!家长们面对现状。深感困惑:如今的“幼升小”到底意味着什么?</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幼升小的家长吃个“定心丸”,让他们不必焦虑,意识清晰。我们开展了“幼小衔接家园面对面交流会”,倾听家长的困惑与焦虑解惑平台,让衔接理念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园所走向家庭,在教育行为上做到同步。</p> <p class="ql-block"> 家长代表发言</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做幼小衔接?怎么去做?如何加强双向衔接,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在幼小学段差异巨大的教学模式下,一年级的老师如何接盘。我们的教学模式要怎样的更新,要怎样的改变,彼此之间要怎样兼容,才能让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p> <p class="ql-block"> 小学一年级教师发言</p>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幼儿园和小学有着许多的不同,我们仔细分析这些不同点,发现它们正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于是我们把衔接工作聚焦于“差异”认识到幼儿园的一日作息到小学生的一日学习,更重要的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衔接,为此,我们从吃、喝、拉、撒、睡入手,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既关注当下,又着眼于发展,为孩子们创造小步递进式的“爬梯"机会,在生活的照料上,老师们不断放手,给予孩子更多的自我服条,自我管理的机会,同时我们将孩子自主、自理能力和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性的发展贯穿于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始终把幼儿园最后一年的大班生涯视作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围绕有利于人一生的规则意识、时间概念、交往能力等重要的能力和品质,设计组织了专门的活动。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家长工作。广大的家长们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同盟军,只有争取到更多家长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成效,才会真正有益于孩子。为此,我园在进行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始终将家长工作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我们聚焦“同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家长们排忧解惑。</p><p class="ql-block"> 幼小两个学段的老师分别对有效科学衔接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希望。三方联动,基于儿童的发展,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梳理出了幼小衔接过程中急切需要幼儿园与小学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商定了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以及教研方向,系统地制定幼小衔接联合研究的具体方案。同时,大家在探讨过程中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性做好入学适应,使得本次研讨更加深入、更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鹰潭市第二幼儿园园长吴淑华:如何减小幼小衔接的坡度一直是我们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的工作,从小班幼儿入园开始我们就致力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个性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将来顺利迈进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大班,我们更是将幼小衔接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从幼儿学习的自主、生活的自理、阅读书写的准备、作息时间的改变以及今天的多方座谈交流等等,我们一直在努力践行国家方针政策,按文件精神指导规范家长、教师及幼儿行为,力求在家园携手培育下,让身心健康成为孩子的生命底色,让自信自主成为孩子的人生态度,让探究创新成为孩子的思维方式,让审美愉悦成为孩子的性格品质,让良好习惯成就孩子的快乐人生。</p> <p class="ql-block">鹰潭市教育局基教科副主任桂珍琴:幼儿园与小学初级阶段的幼儿有着相同的特点,存在着连续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明确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树立科学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三位一体,才使幼小衔接工作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鹰潭市教育局教研员章佳玲:幼儿园、小学搭建双向衔接桥梁,共建共研,建立园、校幼小衔接教研组,形成双向整合、一体化衔接方案,改变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实现无障碍双向衔接。</p> <p class="ql-block">鹰潭市第六小学副校长郑小娟:幼儿教师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小学教师对幼儿园生活的了解,双方的互相探讨、问题解析、活动的设计,让衔接无痕,有效推进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p> <p class="ql-block">鹰潭市第六小学校长王卫保:通过今天的观摩交流,幼小双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二园的办园理念、教育模式、课程意识、环境创设等方面给我感触很大,我们将进一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p> <p class="ql-block">  此次“构建三位一体 优化幼小衔接”的共研活动,明确了幼小衔接方向,强化幼小衔接的科学实施。幼小协同、凝聚共识,一同探索幼小衔接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断推进幼小衔接工作持续向前发展,把幼小衔接工作实实在在落地。</p>

衔接

幼小

幼儿园

幼儿

小学

家长

鹰潭市

游戏

孩子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