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今天我读到了古人对书信的昵称:“尺素”、“青鸟”、“双鲤”这些名字,让人一下子感觉古人真正的含蓄,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有“高大上”的感觉。我在想我们年轻时那个年代,给亲朋好友写信,只要有笔、墨、纸及信封,写完后装入信封,浆糊封口后投入信箱。然后就盼着对方的回音,尤其是亲人的信件,经常会去收发处查找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有时候一封信会因天气或不可抗的因素长达月余。所以到现在还保留着八十年代初上大学时跟家人通信的信件,如果摞起来应有一尺高有余。尽管现在有手机,微信等通讯工具,但说完后什么也没留下。所以现在我常常用微信跟至亲亲友聊天时,除了重要事情需双方沟通才选择语音或视频聊天,大部分我会用文字写。重要的不仅截图,还要制作成美篇文章加以保存,珍贵的会印成美篇书保存。有点开小差了,言归正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说到古代人的家书,先说唐朝诗人张籍,当时的</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张籍客居洛阳,见秋风而起思念家乡和亲人。又由于归家无望即写家书,待写家书时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好不容易写成家书,刚刚封好,却又觉得意犹未尽,再次开封。所以就有了</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秋思》这首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的一个细节“临发又开封”的传神动作,却写出诗人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万千思绪。古代交通不便,书信就格外珍贵。还有就是岑参在戎马倥偬中,半路见家乡人求托给家人捎去口信,所以写出了“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杜甫在安史战乱岁月,以家书抚慰牵挂焦虑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再有明朝的袁凯收到家书,反反复复看,然后写下了“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他盼着回乡的佳音与家人团聚。还有很多古代的诗人都有写家书的习惯,在此不一一列举。但让我们看到当时的家书,真的是可以抵万金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再说古代书信是靠什么传递的呢?查资料看典故中对传递家书的方式多样又奇妙。如:鱼传尺素、青鸟传书、鸿雁传书、飞鸽传书等古老的传书方式。说到鱼传尺素,从《汉乐府</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 •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到唐代诗人</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中的“嵩云泰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等等。所以在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书信的传递者,而那些现在听起来比较陌生的词汇如“鱼素”“鱼书”“双鲤”“青鸟”等都是代指书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当时的“尺素”是指:用一尺长的绢帛写就,于是书信也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一双鲤鱼之形,所以“双鲤”也就代指了书信。一直到了东汉,人们又奇思妙想地用两块木板被刻成鲤鱼的形状,便成了“双鲤鱼”。两块鲤鱼形木板方向相同合在一起,木板上刻上槽,用线辖在槽里缠绕,再穿过一个方孔打结,打结处用黏士封好,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信件被私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还有就是青鸟传书。如李白在</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相逢行二首》中写到“</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的《无题》中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等很多诗人留下过青鸟传书的记载。所以青鸟就成了为远方的亲人和家人联系的信使。而“青鸟书”就是现在我们说的书信。从以上的古人对书信的渴盼,到现在看到人们世世代代对家书的眷恋,都是一种永远抹不掉的情结,在大学时我曾读过《傅雷家书》,书中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嘱托,依托文字表达出拳拳的父子情,激励了一代代的人。还有读到《曾国藩家书》,说来真是一本励志故事的宝典,里面很多的家训也是我们现在教育孩子所引用的至理名言。所以了解了这么多,您是不是也想写一封家书给远方的亲人或者写给自己。建议你用笔写在本子上,然后拍照成图片通过微信或电子邮件发给他们,不仅留下了笔墨含情的文字,更留下了你对亲人们的那份牵挂和爱恋。是一种发自内心,情染纸上的挚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片来源:来自网络,一并感谢!</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