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老妈没菜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防控已二十天了,经历了故乡七天的居家隔离,经历了返并回家后小区的时封时放以及各行政区的分区隔离,经历了一周的居家网上办公,正常上班一周后,迎来了第一个周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里急着想去看望已半月未见的八十岁的老妈妈,顺便给她改善一顿伙食。因为这一轮疫情导致我、弟弟和侄儿侄女们相继封闭,谁也照顾不上老妈,也无法给她买菜。今天好不容易到周末而且小区也解封了,和老公商量好,准备炖好肉,泡上蘑菇、金针,带上仅有的两个西葫芦,去老妈那里做顿大米猪肉菜。然后再好好和她拉拉家常,听听她给我们讲她从今日头条上看到的国际国内新闻要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妈今年八十岁,自从爸爸去世后,她坚持独居而不愿和子女们住一起。平时每到周末,她都叫我们去她那里,给我们做豆面、饺子、拉面等一些老家特色饭。这周末,她又问我们:星期六来不来?吃豆面或拉面的话她准备。我回说去,但让她啥也别准备,全部食材我们都带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说我们要带全部食材过去,她微信语音说:“不用过来了。与其你们都带,还不如就在你自己家吃了。”还说:“你们自己带上食材跑这么远,耗车耗油,不值得、没意义。” 她就是这样,一辈子只愿付出、给予,不愿索取、享受!她给我们做饭乐在其中;我们帮她干活百般阻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不让我们耽心,她连发十多条语音微信。说:“不用来看我,我有吃有喝,挺好的。每天也不闷,有今日头条里的新闻、各种有趣的故事陪伴,时不时还和你姨姨、表姐表弟们微信上聊聊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说:“手机可真是个好东西,天天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一点也不寂寞。”老妈最喜欢看新闻,国际的、国内的,她了解很多。以往我们一过去,她就给我们讲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朴瑾恵出狱、俄乌战争、东航飞机失事、上海疫情……,好像她长了“长目飞耳”,没有她不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她听到我坚持要过去时,语气似乎更坚决了:“疫情还没过去,你们不可大意,不要乱跑,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吧。”又说:“我也不想接触你们,怕万一被你们传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笑着说:“好像你的命可值钱了!我们几次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都是阴性,没问题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妈说:“那也是不过来的好,政府一再宣传,让人们居家,尽量不要外出。”感觉她站位比我们还高,仔细一想,觉得她说的不无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我深知,老妈没有多少鲜菜了,很后悔当初没听儿子儿媳的叮嘱,多买点菜。疫情岀现之初,儿子儿媳从深圳打来电话说:“务必要多囤点菜,小区封闭后你们就出不去了,院内小超市关了门,就真的买不到菜了。给我姥姥也多买点,把你们都封了,就没人给我姥姥买菜了。上海是教训,我们经历过深圳的疫情有经验。”我听着儿子的电话,嘴上应着,心想太原的疫情会很快过去吧,也就不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妈也说:“不用给我买,我有老南瓜、有土豆、有你姨姨给的苦菜和干菜,吃一年也够。“老太太似要准备过她们五、六十年代那种艰苦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曾想,我和老公因大数据排查健康码都变成了黄码,尽管几次核酸检测、抗原检测都是阴性,但今天是第四天了还仍未变绿。超市不能进,菜和水果不方便买,更别说给老妈买菜了。这几天翻出了以前人们送的金针、蘑菇、木耳,搭配着尖角将就着炒。昨天老公下班(医务工作者在疫情期间上下班准予通行)在自行车道骑车路过天桥看见有卖西葫芦就顺便买了两个。但家里的水果只剩下半个菠萝,老公说省着点吃吧,进不了超市买不到水果了,不禁觉得嘴里胃里很受委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与老妈比,我们还能吃上绿菜,老妈却没鲜菜了。妈妈没有鲜菜吃让我焦急,我该怎么办呢?心里还是矛盾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