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天路漫记</i></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i>天路漫记,是曾广丽早期去西藏旅游后写的作品。</i></b></p><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我去西藏旅游,到了拉萨火车站,通透的蓝天白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布达拉宫我被藏民手里摇着转经筒深深地吸引,内心感触良多,有种被震撼的感觉…西藏回来不久与广丽电话聊西藏的印象,她兴奋的说她早就去过了,还将她去西藏后写的文章发给我。她的文章写的很好,对西藏的感触描写很细腻感人,我突然感觉她将我对西藏的所感所思所想都写出来了,好像两人都想到一块去了。后来我征得广丽同意,在我堂妹的红洋之声公众号发表 …时隔三年以后,今天我再次翻开那篇文章,仿佛跟着她的文字,又和她在一起,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时的天真,海阔天空的聊,记得那时中学假期跟着她一起看书,她看啥书我也跟着看啥书,然后一起漫无边际的聊天,主要是她说,又简直就像是神聊,并由此种下了走出去看世界的种子…可惜了我的才女小姐姐…她的离世好像带走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我永远怀念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天路漫记 </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者:广丽</span></p> <p class="ql-block">印度板块在地幔的缓缓移动下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板块发生了碰撞,使得印度板块的北端皱褶、断裂、抬升,将原本是汪洋一片的欧亚大陆板块中的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为陆地。然而,这并不能停下印度板块北进的步伐,它继续向北插入欧亚大陆的古洋壳下,挤压欧亚大陆,使欧亚大陆的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海侵,继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构造了巍峨的青藏高原。</p> <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像一个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少年,不断地长高,长成了俯瞰世界的巨人。他那伟岸的身躯在冬季阻挡了低空干燥、寒冷的西风东进,在夏季留住了北上的潮湿、温暖的西南季风。在他的呵护下,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丰沛,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他伸出巨手截住高空的云中之水聚成雪山,再融雪为河,开源了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黄河、恒河、萨特累季河、印度河...。江河急流而下,蒸腾的水雾缠绕在巨人的腰际,以这云雾为界,分出了天上人间。</p> <p class="ql-block">传说,那天上有蔚蓝的苍穹,圣洁的雪山,神秘的湖水,飘飘的经幡。那里居住着一个质朴的民族,服饰美丽,经筒在手中长转,将心中的祈愿刻在玛尼石上,用匍匐在地的身躯贴近佛主,走进自己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走天路,去西藏!去体验世界屋脊的稀薄空气;去看看什么样的地方孕育了黄河、长江;去感受浓浓的藏传佛教的气氛;去倾听天籁梵音回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月28日,五张洋溢着兴奋和期盼的笑脸在闪光灯闪过之后与列车上“重庆——拉萨”的车牌一起留在了照片上。 </p> <p class="ql-block">列车启动。抑制不住激动的我坐在车窗前看着向后闪过的景物想起了两个在我心中系下关于西藏的心结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叫嘎玛,她是我在内江市医院实习时认识的一位藏族姑娘。我们同龄,又同在一个科里实习,而且科里的老师都说我们两个长得像,于是我们成了好朋友。嘎玛能歌善舞,性格也很开朗,我俩经常粘在一起,说笑打闹。我经常要求她唱歌,她很少推辞,说唱就唱。我喜欢听她讲西藏,现在她讲的很多东西都已在我的记忆中模糊,但唯独关于西藏的天葬被我清晰的记住。实习结束与嘎玛分手时,嘎玛对我说,“来我们昌都玩吧,来的时候告诉我,我到成都接你,我们骑马过金沙江。”骑马?还要过金沙江?我可没经历过这种刺激,所以我急急的对嘎玛说:“我不会骑马,连马都不敢碰,更不要说过金沙江了!”嘎玛看着我着急的样子,咯咯直笑,用手指点着我的额头说:“大笨蛋,胆小鬼!那我背你过去!”说着,我们两个又笑着扭做一团。而现在,我真想大喊一声:嘎玛,我来了——骑着铁马!</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我92年去甘孜州卫校开四川省卫生学校美育学术会时在康定遇见的一位藏族老妈妈。那天我们刚到康定,便争先恐后的跑上了跑马山。男老师们跑得最快,心里一定是惦记着那李家溜溜的大姐;女老师们也不示弱,也想着早点会会那张家溜溜的大哥。很遗憾,那天李家溜溜的大姐和张家溜溜的大哥都不在,只有几头牦牛懒散的卧在跑马山上。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牦牛,倒也觉得新鲜。可跑马山让我失望,我原想能跑马的山一定很宽阔、平坦,然而跑马山的山顶平地却很小,根本不可能跑马。不过站在跑马山上可以一览康定城的全貌。从跑马山上跑下来,又累又热,我躲进了一家百货公司的屋檐下。离我不远处,有一位梳着两条辫子银发飘飘的藏族老妈妈,她一手摇着经筒,一手捻着佛珠,嘴嘟囔着念着什么。我很好奇,眼睛盯盯地看着她,想听她念什么,可是听不清。她一定是发现了我的好奇,迅速地微笑着飘了我一眼,然后继续念她的。可能是老妈妈的微笑鼓励了我,我上前与她搭上了话:(康定是一个藏汉混居的城市,那里的很多藏人都会一口挺流利的普通话,连寺庙的僧人都会)“婆婆,您在念什么?”</p><p class="ql-block">“我在念阿弥陀佛。”</p><p class="ql-block">“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念?”</p><p class="ql-block">“为了赎罪。”</p><p class="ql-block">“赎罪?您有什么罪?”</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罪。你喝牛奶,就抢了小牛的奶;你吃牛、羊肉,就剥夺了牛、羊的生命;你走路踩死了蚂蚁,你就杀了生。”</p><p class="ql-block">“可那是不得已的啊!”</p><p class="ql-block">“是啊,所以不要浪费食物,浪费就罪孽深重了。有了罪,就要赎罪。”</p><p class="ql-block">“噢………。”</p> <p class="ql-block">30日的凌晨3点左右,列车驶进了格尔木车站。列车自此进入青藏铁路线。隔窗望去,格尔木车站的站牌上标着“海拔2829m”,站台上的许多工作人员都穿着棉大衣。刚从重庆来的我还没忘记气温39℃的感觉,眼前的情景引起了我的好奇。因为要在这里换车头,停车的时间较长,我和许多乘客一起下了车。对自己的身体是否能适应高原的气候没底,我小心翼翼地走到站台,用身体所有的神经细胞仔细搜寻全身每个部位的感觉。嗯,没有什么不适,相反,在三伏天享受这样的清凉,真爽!我用力地做着深呼吸,恨不得将每个肺泡里的污浊气体都挤出去,换上这高原的清新空气。早知道格尔木是著名的盐城,青海的交通枢纽,西北东出内地的物资集散地,有许多的奇特景观:比如万丈盐桥、昆仑山口、江源冰川、昆仑雪景,一步天险,盐湖海市蜃楼,纳赤喷泉……。但在夜色下看格尔木与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那些美景都在哪里呢?望着格尔木四周黑黑的夜幕多少有点遗憾。人说从格尔木到拉萨的沿途景色美不胜收,可现在也只能在梦中憧憬那些美景了。</p> <p class="ql-block">一阵嘈杂的低语声将我从梦中唤醒。睁眼看去,几个乘客正一边低声欢呼,一边用相机对着车窗外的景色拍照。我急忙从铺位上爬了下来,也来到了车窗口。夜色尚未完全褪去,天空已经露出湛蓝,白色的云彩下一抹黛黑,在它的映衬下,红褐色的土地变成了深棕色;一层薄薄的黄绿覆盖在平缓的山丘之下,整个高原素雅、安详。原以为能挡住西风寒流的高原巨人冰凌凛冽,怪石嶙峋,没想到竟然色调温煦,线条柔美。太阳渐渐升起,阳光将覆在山丘表面的云片片撕下,抛向碧蓝的天空,红褐色的山丘向前延绵伸展,从山顶到山下褐色、黄绿色、绿色渐次变换着。那绿色薄薄浅浅的,间或露出褐色的土壤。偶有一群群羊分散在绿色之间。没有建筑物,没有炊烟,一片原始的静谧。我遐想着:若只身一人走在这静谧之中,是孤独?恐惧?安然?还是自在?</p> <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深棕色的土壤中出现了漫滩似的水流,水流从多向流来,交叉纵横地汇聚、分开,交织成亮白色的水网,最终汇成了一条在阳光下闪耀着白光的宽阔的大河。 “沱沱河!”不知是谁喊了起来。哦,这就是沱沱河!它是长江的正源之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那冰川融下的水滴涓涓成流,靠着它的韧性,遇到阻碍时,积蓄能量,弯曲路线,始终朝着一个目标前行,经过160公里,百折千回才形成了这滔滔大河。</p> <p class="ql-block">可惜列车在青海湖没有站。深蓝色的青海湖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深棕色的堤岸围在深蓝色的湖水周边,简直就是一幅重彩的油画,太美了!第一次知道青海湖是在小学的历史课本里,知道它是我国最大的湖泊,而且是咸水湖。小学时我还看过一本专门介绍青海湖鸟岛的书。如今与神秘的青海湖插肩而过,好想驻足它的岸边,仔细地看看,尝尝咸水湖的湖水,体验一下遍地都是各式鸟窝、鸟蛋,头顶遮天蔽日的翱翔鸟群的感觉。然而,车窗外的青海湖没有喧嚣,她优雅地、静静地展示着她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30号下午,我们到了拉萨。出了车站,回头观望拉萨站的建筑,与到过的其它火车站有很大的不同。车站整体外观似巨大的藏民居碉楼,又像野外的木屋。中间主楼由12根巨大的青灰色的方形立柱搭成内倾成斜面的框架,中间的两根立柱最高,相隔间距也最大,构成了顶天立地的大门。大门的上方和两侧的立柱间都伸出两排数根原木的木梁,这些木梁既在视觉上将整个楼体分成两层;又好似藏民居窗口或门楣上的挑帘。副楼由红色的大理石铺面,形成民居院落的栅栏式结构。屋顶平平,没有任何装饰。设计得真好!简洁、稳定、庄重,既有宗教色彩又充满民族特色。</p><p class="ql-block">7月31号,我们开始了西藏游,历时5天。期间我们去了拉萨,林芝,日喀则;羊卓雍错湖、纳木错湖、巴松措湖;参观了大昭寺、布达拉宫和扎什伦布寺。</p> <p class="ql-block">西藏是个多山的地区,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座座赫赫有名。倘若站在这些海拔5、6千公尺高的大山脚下,即便无遮无拦,极目仍不可概全。人如沙粒,渺小自知。倘若站在这样巍峨的高山之巅,俯览世间,那是上帝的视角,包容万千。在这个视野中,世间所有的巍峨都将变得渺小,所有的湍急都将变得平静,所有的迷惘都将变得清晰……。然而,当我来到这些闻名遐迩的大山面前时,已身处高原,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那些赫赫威名的大山变成了“丘陵”。西藏的山多以风化岩(重庆当地叫石谷子)为主。由于高寒和土质肥力差的原因,除藏南林芝地区外,山上的植被非常脆弱。一般山顶都没有植被,半山以下才可见一些苔藓类的植物,山脚下有些草,但也只能叫做“寸草”。</p> <p class="ql-block">即便是我们去了藏北的草原,那里也没有我之前想象的茂密的草场。在藏南的林芝地区则不同了,那里草木葱茏,恍若回到了重庆。</p> <p class="ql-block">西藏是世界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那儿的阳光比重庆这个大火炉的三伏天还来得热烈。若将身体的皮肤裸露在阳光下,那金色的光芒会像芒刺样刺进肌肤,痛痛痒痒。但是西藏的天气并不像重庆那般闷热,因为它不像重庆被包围在大山之中,热量蓄积,不易发散。重庆的夏天,只要不在空调屋,身体总是汗涔涔的,闷热难耐;青藏高原孓立于世,周围无遮无拦,空气流动快,气候干燥,蒸发也快。在阳光下感觉非常热,但很少出汗,只要到了阴凉处,便会感到十分凉爽。</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空气干净,可视度非常高。到了西藏向周边一看,好像觉得自己的视力提高很多。如果说重庆像一幅迷迷蒙蒙的水墨画,那么西藏就似一幅色调饱满的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藏最美的是水。初见西藏的水是列车在措那湖边临时停车。那碧蓝的措那湖水看到第一眼便让我目瞪口呆。本来蓝色是优雅色,然而措那湖的蓝却显得有些艳俗,篮得那么鲜艳,那么夸张,那么招摇,那么妖冶。湖水静静没有波澜,就像一个盛装静坐的狂野少妇。水天一色,不知是湖水洗蓝了天,还是天色染蓝了湖。若不是在湖天之间有一线棕色的堤岸,若不是天上飘着大朵的白云,真分不清哪儿是湖,哪儿是天。此后去的纳木错湖也有与措那湖同样的景色。它们都让我想到过去照相馆里用作拍照的背景画,置身这样的景色之中似置身画中,美到心里,美到无法形容。</p> <p class="ql-block">别以为西藏的水都是雷同色彩,不!羊卓雍错湖是彩色湖,淡蓝的湖水中间杂着绿色、黄绿色的水带;巴松措湖深蓝色,被围在绿色的群山之间;尼洋河浅绿色,白浪滔滔,清澈无比;雅鲁藏布江卷裹泥沙,混黄湍急。</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佛无处不在。空中,有写着箴言的彩条裹满高高的风马旗杆,将人们的祈愿送向蓝天;风中,有写满经文的五彩经幡在猎猎的作响,如诵读经文声;路上,有朝圣的人们匍匐在地以自己的胸口贴近佛主;湖边,有许多人面向湖水磕着长头;寺庙里、街道旁,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经筒,以及转经的人;路上的行人、路边休息的人、家门口坐着的老妇都手摇经筒,手捻佛珠,口中念念有词。</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人有坚定的佛教信仰。在西藏有许多的寺庙,寺庙也是西藏最宏伟的建筑。寺庙大多都有金顶,金碧辉煌,彰显着佛的尊贵和宗教在藏人心中的地位。一般寺庙内供奉着多个佛。佛像都放置在佛台之上,像前点燃多盏酥油灯。信众们不分贫富,捧着或少或多的酥油自愿地为每座佛前的酥油灯添加酥油。在酥油灯的映照下佛像光彩奕奕,信众们无论是站着为灯添油,还是跪着拜佛,都在佛的脚下。佛以他那居高临下的姿态和淡定不变的表情接受信众们的跪拜,倾听信众们的祈祷。佛灯永远不会熄灭,佛的光环永远闪耀在信众的心中。在各佛案上,有许多人奉上钱币,这些钱币的数量很多,面值大小不等,我曾看到过一张100美元。无人要求,无人看管,也无人把这些币归为己有。在布达拉宫的盘山路上有一课小树,上面用酥油为粘着剂粘着许多的硬币和纸币,由于酥油不能长久地粘牢这些币,许多币落在了地上,但无人捡拾。这是一种自觉,因为人们知道这是供奉给佛的。西藏的导游告诉我们,西藏人是不留遗产的,所有的财产都奉献给寺庙。仰望布达拉宫,它是西藏最大的寺庙,依山而建,雄伟壮丽。它在藏民心中就是一座山,是一座不可撼动的宗教大山。</p> <p class="ql-block">西藏文化、艺术尽显在礼佛活动中。我爬到大昭寺的房顶去观看过金顶,金色的法轮和守护法轮的双鹿及金幢,铸造精良,纹案美丽;我仔细观摩过寺庙里的唐卡作品,色彩鲜艳,绘画细腻,描绘的都是佛像或佛的故事;我观察过大大小小各式经筒上隽刻的藏文,虽不知道写的内容,但字迹工整,浑厚遒劲。我在电视上还看过藏族的傩舞,晒佛的盛况,那些精美的艺术和文化无一不浸染着宗教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佛教信众将自身置于佛的净土,淡泊功利,隐忍苦难,一生无欲无求,宁静心绪,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物、智慧礼佛,侍佛,以求来世荣登极乐世界。反观凡俗之人,不求来世,只为今生 ,为功为利,为情为欲,为名为财,禅精竭虑,有欲有拼,有悲有喜,一生跌宕起伏。人只有一生,谁没有辜负此生?正是:</p><p class="ql-block">手持一盏酥油灯,眼中唯有佛光路。</p><p class="ql-block">心怀万种杂欲念,脚下无数凡生途。</p><p class="ql-block">佛路来世登彼岸,凡途当今迷世俗。</p><p class="ql-block">清净七情或悲喜,此生谁能不辜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