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思考了吗 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

自由的心

<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在网上随意划拉,一些扎心的文字便跳了出来。明天是世界读书日,那就读几段吧,权当应个景,对自己也算有个交代。</p> <p class="ql-block"> 毁灭人类的十种恶</p><p class="ql-block">1、没有人性的政治;</p><p class="ql-block">2、没有思想的崇拜;</p><p class="ql-block">3、没有人文的科学;</p><p class="ql-block">4、没有道德的商业;</p><p class="ql-block">5、没有良知的知识;</p><p class="ql-block">6、没有真实的历史;</p><p class="ql-block">7、没有独立的精神;</p><p class="ql-block">8、没有自由的幸福;</p><p class="ql-block">9、没有劳动的富裕;</p><p class="ql-block">10、没有制约的权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说:“你们赞美大自然赏心悦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人的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说,中国百姓并不迫切要求民主自由,因为他们太穷,迫切想要发财。所以,一些人士争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老百姓无动于衷,胜利了也不激动,失败了也不悲恸。如果有人打土豪分田地,用发财去号召百姓,立即一呼百应。</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常是一治一乱。当乱的时候,总是争皇帝。外国曾有为宗教而战,为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以来所战的都是为皇帝一个问题。中国人不知自由,只知发财。</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自顾自享受富足、安逸,对社会状态不闻不问的时候,那些生活在最底层,将所有的艰辛和贫苦慢慢熬成戾气,而后冷不丁给你致命一击。这是在告诉你,不要独自偷安,别忘了还有他们在底层挣扎着,这个社会永远是一个整体。</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那些洞穿历史洞穿人性的名言警句,时刻提醒我们保持对“生”的敬畏和对自由的追求:</p><p class="ql-block">1、从来如此,便对么?</p><p class="ql-block">2、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p><p class="ql-block">3、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p><p class="ql-block">4、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伪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p><p class="ql-block">5、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谈打得粉碎。</p><p class="ql-block">6、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p><p class="ql-block">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p><p class="ql-block">8、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p><p class="ql-block">9、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p><p class="ql-block">10、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p><p class="ql-block">11、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更有陷害忠良的人,有偷奸耍滑的人,有庸碌无为的人,有视法律为儿戏的人……</p><p class="ql-block">12、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p><p class="ql-block">13、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升平,还粉饰黑暗。</p><p class="ql-block">14、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p><p class="ql-block">15、唯有民族的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p> <p class="ql-block">诵读:自由的心</p> <p class="ql-block">音频制作:杨海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