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中师生的习惯——灵武一中校长张洪斌写在世界第27个读书日之际

北风那个吹

<p class="ql-block">  最美人间四月天,落花微雨柳如烟。春意盎然、芳菲尽绽,万物萌发、争奇斗艳。春天是青春,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的含蓄淡雅、仙袂轻柔;春天是梦想,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潇洒快意、酣畅淋漓;春天是希望,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若即若离、若隐若现。在最美的季节,我们与世界读书日相遇,一定不能辜负这大好时光,与书为友、以书相伴,去书中寻找精神的寄托、英雄的礼赞;去书中与作者交流、秉烛夜谈;去书中开启你全新的旅程、陌生的世界;去书中与颜如玉相知相契、温馨缠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读书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  读书是因为喜欢。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会给你带来无限快乐和满足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平凡的世界》中,读高中的孙少平与同学相比,既无富裕家庭可以带来衣着上的体面,也无饮食优渥在同学面前应有的光鲜,每顿饭只有两个“黑非洲” 可以果腹,身上也只有仅可以蔽体的破衣烂衫;但书籍却带他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也带给他自信和尊严。因为喜欢而坚持,哪怕潦倒为一个穷苦的揽工汉,他也没有放弃读书,也正是读书让他与心爱的晓霞开始了爱情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著名作家沈从文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书籍是这个世界能够馈赠给我们最美好的礼物,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书中有知识,书中有情感,书中有精神,书中有思想,书中更有智慧。多读书、读好书,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发现更美的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听孔子的教诲,你方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站位与理解;与屈原对话,你才会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忧怀;和李白对酒,你也会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狂放;走近林则徐的人生,你会真正理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博爱。读书,你方可知道,你不但要对付生活中的蝇营狗苟、鸡零狗碎,还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读书,你才可以明白,你不但要承载着家族对你光宗耀祖的希望,更要肩负起“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开卷有益</b></p> <p class="ql-block">  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所以要读哲学类书籍。老子的《道德经》告诉你,道乃万物本源,事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相互转化,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的《庖丁解牛》能让你明白,量变会产生质变,只要熟练了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王夫之在他的《续通鉴论》中告诉你“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伟大命题;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尼采则说“存在即合理”;马克思让我们明白“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多读哲学类书籍,会让你更睿智、更思辨,有更开阔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任何人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自己,许多人在失败后才会感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代的帝王们,也能从先朝的灭亡中得到“水则载舟,亦则覆舟”的重要启示,进而能做到“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但其子孙视之不甚惜,在严刑峻法和沉重的苛捐杂税中,逼迫百姓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终致江山易手、身死国灭。所以,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无非是由一姓而换别姓,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轮回;马克思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提出要让“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要“解放全人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让人民站了起来。多读历史类书籍,能够让你明理,看清未来的布局!</p><p class="ql-block"> 要多阅读文学书籍,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才子佳人的恩爱缠绵,能看到王侯将相的兴衰恩怨,也能看到江湖侠客的快意恩仇,还能看到普通百姓的家常狗血……几千年文化,说不尽天下奇闻;若干代文人,写不完世事沧桑。在文学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与悲。王维的诗中,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田园诗意,又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厚重雄浑;苏轼的词里,你能看到“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坚定洒脱,也能感受到“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无奈凄凉;陆游的身上,既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江山社稷,又有“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的铁骨柔情;辛弃疾少年时曾有过“季子年正少,匹马黑貂裘”的飒爽英姿,但更多的是“却把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失意孤独。读文学作品,你还可以明悟世事。鲁迅的《狂人日记》让我们明白了套在中国人几千年精神上的枷锁是“礼教”,是“纲常名教”;戴望舒的《雨巷》告诉你,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让你明白,哪怕是泯灭了的人性,也可以在良善的感化下重新复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你“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启迪你的智慧,提升你的审美!</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政治、经济、哲学、法律,还是文学、历史、社会、生活,只要读书,就能从中找到自己可以汲取的养分。当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独有的收获。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可以告诉大家:留心处处皆学问,开卷有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你受益终生</b></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但要读书,还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更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自己的心灵与作者沟通,用自己的思想与作者对话,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得。</p><p class="ql-block">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做任何事情的动力源泉。有兴趣、兴趣浓,事情自然能做好。读书也是如此,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宁可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也要一口气读完,掩卷深思,依然意犹未尽。兴趣淡、没兴趣,则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勉强,即使眼睛在书上,灵魂早游离于天外了。</p><p class="ql-block"> 读书要有目标有计划,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一个人的长远目标,即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所读的所有书籍都要服务于这个人生的长远目标;但每一个近期目标,又是达成长远目标的一个阶段,这又要制定相应的读书目标。目标一旦制定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就要想方设法去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完成后,你都会有获得感、满足感、成就感;当你越来越靠近你的长远目标时,你就会成为真正的智者、达人了。</p><p class="ql-block"> 读书要勤于动笔。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此乃至理名言。每读完一部作品,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得写下来,不管多少,无论善恶,只要写了就是进步。刚开始可以写几句话,慢慢的可以写几段话,最后可以写成文章,天长日久,既积累了资料,又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p><p class="ql-block"> 读书要挤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肯定会有的。很多人都借口自己没时间,其实很多人把时间都花在了刷手机上、玩游戏上、喝酒打麻将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放羊的时候还揣着书,把羊拴在山峁上,利用羊吃草的时间看书;锄地到田头,利用休息时间,拿出新华字典记字的多种含义,很多知识基础就是在农村的7年打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好的读书习惯可以让你受益终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躬身示范 言传身教</b></p> <p class="ql-block">  作为灵武一中人,既要多读书、读好书、勤读书,还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作为灵武一中的老师,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名师大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学习氛围必定是非常浓厚的,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学习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学习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不是很高,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一段文章,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经常读书,可以让你更儒雅更知性。</p><p class="ql-block"> 从教学相长的角度来说,不光教师要读书,更应该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多读书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课堂教学启而不发。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或在教室里创办图书角,效果都很好。随着办学条件的成熟,学校为学生打造阅读广场和图书长廊,让灵武一中真正成为书香校园,让优秀的书籍带领学生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读书可以丰满我们的人生;同学们,韶华不为少年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让书香弥漫校园,让经典伴随成长。灵武一中的师生一起行动起来,迎着律动春风,伴着春花暖阳,在杏花春雨里体悟唐诗宋词的风流,在金戈铁马中诵读清风明月大文章;阅读千年国风,歌颂盛世辉煌,唱响时代新风,感受日月星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4.23</p>